首页 / 新闻速递 / 正文

高强:深刻领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科学含义

2022-07-11 12:37 iGCU
人访问

高强部长在《中国健康老龄化发展蓝皮书——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研究与施策(2022)》新书发布会上的讲话

(2022年6月26日 北京)

原国家卫生部部长高强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我理解中央提出这个战略的核心在于“积极应对”,其科学含义是积极进取,而不是消极退缩;是乐观向上,而不是悲观畏难;是主动开拓,而不是消极应付;是超前部署,而不是滞后反应;是坚强有力,而不是软弱无能。我们贯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就必须深刻领会“积极应对”的科学含义,在以下三个层次上明确积极应对的目标任务、方针政策和方法步骤,有条不紊、精准有效地应对人口老龄化。

一、正确认识人口老龄化的积极意义

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民生越改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越强,人们的健康状况就越好,生命周期就越长,人口老龄化程度就越高。只要不发生世界性战争和不可抗拒的严重自然灾难,这就是人类发展的客观规律。世界上所有的发达国家、富裕国家都是人口老龄化程度高的国家,而绝大部分发展中国家都是人口老龄化程度低的国家。在1949年以前,我国居民的人均预期寿命只有30多岁,人口相当年轻,却是一个积弱贫穷的国家。党领导我们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才使我国的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已经超过1万美元,与此同时也步入了人口老龄化国家的行列。我们应当如何看待人口老龄化问题呢?是巨大成就,还是严重问题?是财富,还是负担呢?按照一分为二的方法,我认为这是成就伴生着问题,是快乐存在烦恼,是幸福尚有不足。我们既要看到长寿是人类普遍的追求和期盼,也要看到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困难和矛盾,全面、客观地分析人口老龄化的形势和任务,不要只讲我国老龄人口的数量巨大,也不要把人口老龄化当作一种社会负担,更不要希望改变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而应当因势利导、顺势而为,正确认识人口老龄化的积极意义,引导人们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和乐观进取的姿态,努力化解人口老龄化伴生的困难和问题,在快乐中化解烦恼,在幸福中弥补不足。我经常听到有的同志讲,中国是“未富先老”,似乎批评我国的老龄人口增加得太快了,带来的困难太多了。我不赞成这个说法。中国的富裕程度还不够高,人均GDP仅占世界第74位,而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已经超过美国,这一个巨大的成就,正好印证了党关于“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宗旨,正好印证了我国社会制度的优越性!我们用不太丰富的医疗卫生资源,保护了中国人民的身体健康,逐年提高了我国人民的人均预期寿命,实现了几千年来中国人追求长寿的目标,将“七十古来稀”远远甩在身后,做到了“七十青春期”。

有些同志担忧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得太快,又出现了“少子的倾向,希望国家调整人口政策,增加新生人口,改善人口结构。对此,中央提出了“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孩”的政策。有些同志感到力度不够,希望进一步放宽人口生育政策,鼓励多生多育。我认为,中央调整人口生育政策,是从我国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核心是“可以生育三孩”,是尊重民众的选择权,由育龄夫妇自行决定是否生育三孩,而不是实行“三孩化”,更不是放开生育政策。应当看到,人口是国家的第一资源,也是国家发展的基础。人口少的国家可以成为富国,但成不了大国,更成不了强国。但人口也不是越多越好,人口多的国家可以成为大国,但不一定能成为强国。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但除少数朝代外,一直不是强国,甚至被外国、外族侵略、欺凌,直到现在才真正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高端。靠的是什么?不是我国人口世界第一,而是靠我国政治社会制度的优越、靠经济发展实力的强大、靠科技教育水平的提高、靠民族团结奋斗的精神。如果再进一步放宽人口生育政策,导致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社会负担可能比人口老龄化更加严重。从现在到“第二个一百年”,还有27年的时间,正是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宏伟目标的关键时期。如果再进一步放开生育政策,现在多生的孩子,最早也要在20多年以后才能成为生产力,对于实现第二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是贡献呢?还是负担呢?

二、充分认识老龄人口的积极作用

人从出生到老年,历经千辛万苦,不仅为国家的发展奉献了大半生的精力、智力和能力,也积累了丰富的知识、思想、技术和经验,这是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的宝贵财富。人到60岁退休了,离开了工作岗位,但这些宝贵财富并没有流失,而是继续等待国家和社会的召唤,随时准备发挥光和热。古人有诗云:“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认为太消极了,改为“夕阳无限好,贵在近黄昏。霞卷千堆火,云舒万道金”,形容老年的壮丽景象。老年人是财富,不是负担。有些同志将老年人的贡献称之为“余热”,我不赞成这种说法。现在人们从60岁退休,大多在80岁以前都能够健康地生活、愉快地交往、深入地思考和从事喜欢的工作。20多年的时光不可虚度,20多年的能量更不可忽视。“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永远是老年人的座右铭。看不到老年人的作用是严重失明,不发挥老年人的作用是重大损失。党政领导同志不能眷恋官位,应当按规定及时退休,也不要再称呼原来的职务,更不能再发号施令,干预现职的工作;但他们依然可以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这是老同志的责任,也是一笔宝贵的资源。国家应当鼓励老同志调查研究、提出建议,现职同志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择善纳言。至于学有专长,从事文化、教育、艺术、医疗、科研、技术、工匠等方面的高素质人才,更具有独特的优势,更要注重发挥他们的智慧和特长,可以著书立说,可以教书育人,可以言传身教,也可以与人联合攻关,这是加快人才培养的一条捷径,关键在于党和政府的重视和组织。陈可冀院士已经92岁,依然头脑灵活、口齿清晰,仍在发挥独特的作用。像陈老这样的卓越人士还有很多很多,都应当以不同的方式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一定要注意发挥老年人的优势、挖掘老年人的潜力、运用老年人的特长、尊重老年人的意愿、维护老年人的健康,尽其所能地发挥老年人的作用,使老年人健康地生活、愉快地工作,继续为社会、为人民做出贡献。

三、积极化解人口老龄化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我认为,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应当有针对性研究对策加以化解。

第一,“食之者众,生之者寡”,担心劳动力供应不足。这个矛盾现在还不太突出,但今后可能会出现,应当未雨绸缪,早作安排。一是重新认识生产力的基本概念。过去我们讲人多好办事,什么人间奇迹都能创造出来。这个道理是正确的。但是,这里所说的人不是普通的人,而是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是人才,而不仅是人力。改革开放以前,我国有80%的人从事农业生产,并沒有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现在我国在农村的人口只占36.11%,却早已将饭碗牢牢端在我们自己手上。靠的是什么?是改革解放农业生产力,靠科技提高农业生产率,是改革与创新使我国的生产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二是加快推进退休制度改革,适当延迟退休年龄,并在一定期限内实行弹性退休制度。我不赞成每年延迟几个月退休的做法,因为这样做使我国的退休制度长期处于变化之中,且无法可依。我建议国家修改退休法律,规定从现在起,每三年延迟一年退休年龄,15年后达到65岁法定退休。同时,实行弹性退休制度,对于愿意六十岁退休的人员,可以继续实行原有的退休办法,并享受应有待遇;对于不愿按规定退休的人员(除公务员以外),可以根据本人意愿和条件,向原单位提出申请,经过一定的审批程序,适当延长退休年龄。三是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加强科研攻关,以提高生产率弥补劳动力的不足。机器人的发明和改进,可以替代一些繁重、危险行业的劳动力,“食之者众、生之者寡”的局面,完全可以避免。

第二,担心养老基金“入不敷出”,发放出现困难。这个问题在一些老工业基地比较突出,现在就靠中央财政补助和省级养老金调剂来弥补缺口。随着养老保险基金全国统筹的逐步到位,这个矛盾可以得到有效缓解。根据财政部公布的数据,2022年,全国社保基金滚存结余4.8万亿元。2021年,中央财政安排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补助资金的规模已经达到了约9000亿元。2017年11月,国务院印发《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实施方案》,决定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弥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截至2020年末,符合条件的中央企业和中央金融机构资本划转工作全面完成,共划转93家中央企业和中央金融机构国有资本总额1.68万亿元。再加上今后经济发展和养老基金收入增加,保障养老保险金的发放并不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第三,实施健康养老工程,这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最有效的一项措施。我们讲的长寿是健康长寿,我们讲的养老是健康养老。失去健康,寿命就没有质量,养生就没有乐趣。我们讲健康养老,并不是只针对健康的老年人,也包括失去健康的老年人。目前,我国的失能和半失能人员约有5000万人,其中大多数人属于老年人。如何保障这部分老年人有所养、有所医、有所护、有所乐、有所为,是健康养老面临最繁重的任务。老年人大多体弱多病,医疗费用是国家和家庭的一项沉重的负担。有人说,人一生的医疗费用有80%用在最后两年,其中又有80%用在最后两个月,实际情况大致如此。如何化解这个问题?一方面要千方百计地保障失能半失能老人的饮食起居、医疗服务和娱乐生活,更重要的是,保障更多健康老年人不失能或者晚失能,尽量延长老年人的健康寿命,使他们有尊严、有质量、有心情、有兴趣地生活。只有这样,才能使更多的健康老人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发挥老年人的作用;才能享受“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快乐;才能减轻国家和家庭的负担,增进社会的和谐氛围。

推进健康老龄化,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社会最关心的一个问题。老年人最怕什么?最怕失去健康。可以说,失去健康就失去了一切。而保障老年人的健康生活,应当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第一位的任务。我们研究健康老龄化,不应当采取简单化、一刀切的方式,而应当根据老龄人口的不同年龄段和不同的健康状况,有区别地实施不同健康促进方法,实行不同的健康保障措施。要坚持以老年人健康为中心,了解老年人的健康需求,拓展老年人的健康服务范围,改善老年人的健康服务质量,增强老年人的满意度和幸福感。要将健康养老服务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汇总、整理,形成改善健康养老服务的政策措施建议,通过各种渠道向党委和政府反映,为党和政府制定完善健康老龄化的方针政策提供参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