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往期活动 / 讲座 / 正文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政治学系教授黛博拉•拉森(Deborah W. Larson)讲座:“中国将会成为新型大国吗?地位与身份的角色”

2014-06-10 16:54 iGCU(formerly known as CUPPE)
人访问

受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原中美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和北京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共同邀请,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政治学系教授黛博拉•拉森(Deborah W. Larson)于2014年6月10日访问我院,并在国关C104会议室给学院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中国将会成为新型大国吗?地位与身份的角色”(Will China be a New Type of Great Power: The Role of Status and Identity)的精彩讲座。拉森教授是美国著名国际关系学者,曾任教于南加州大学与哥伦比亚大学,是国际关系理论认知学派的代表性人物。其代表作Origins of containment: A Psychological Explanation, Anatomy of Mistrust: U.S.-Soviet Relations during the Cold War是认知学派经典之作,也是理论和历史结合的典范之作。


320C7


拉森教授首先阐述了本次讲座的中心观点,她认为,中国的外交政策取决于中国如何对自己的身份进行定义,以及国际社会中其他国家如何回应。


随后拉森教授对社会心理学里的社会身份理论(Social Identity Theory,SIT)进行了阐释。根据社会身份理论,国家在追求国际地位的过程中通常会采取三个战略,分别是社会流动(social mobility)、社会竞争(social competition)和 社会创造(social creativity)。具体采取怎样的战略,取决于既有体系结构对新兴力量的开放度、合法性和地位等级的稳定性。根据社会身份理论,拉森教授认为中国不会模仿西方的自由主义价值观,也不会走上德国、日本、苏联这些失势的大国的失败之路。中国在追求国际地位的过程中所采取的是社会创造战略。


紧接着拉森教授梳理了1949年至今的中国外交政策,并结合社会身份理论对这些政策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释。


最后拉森教授认为,没有证据表明中国已经抛弃了社会创造理论,中国近些年在维护主权上的一些动作与其他正在崛起的国家没有区别,但是其他国家误读了中国的防御性行为,导致了安全困境的加强。美国应该鼓励中国在亚太地区做负责任的大国,在南海问题上,各方也应该在共同利益上达成一致。


本次讲座由中外人文交流基地执行副主任王栋副教授主持。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张植荣教授、节大磊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尹继武副教授、仵胜奇博士以及来自各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等10余人参加了此次讲座。讲座现场气氛活跃,在场师生向拉森教授提出了许多问题,拉森教授分别给予回答。双方互动积极,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