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i 导 读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政系成立六十周年之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社会科学学部副主任、国际关系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国际政治经济学系主任王正毅撰文,回顾国际政治经济学系在北大的建立与发展,指出国际政治经济学在北大的专业制度化和飞速发展是北大“常为新”和“兼容并包”精神的体现。
2024年是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成立60周年,作为纪念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院委托闫岩老师嘱我就国际政治经济学系的建立和发展写点东西。因为国际政治经济学系的建立和发展涉及方方面面,既不知从何说起,也担心挂一漏万,所以一拖再拖。好在2023年4月学院组织召开过“新时代国际关系理论创新暨国际政治经济学专业20周年”纪念会,曾对国际政治经济学专业(系)在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建设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以及面临的挑战进行过总结。在仔细核查相关的正式文件、档案资料、学院网站历史记载的基础上,我在这里想就国际政治经济学系如何围绕着本科专业、硕士点和博士点建设而建立和发展的写些回忆。这里所忆,不能说是国际政治经济学系建立和发展过程的全部细节,但应该是国际政治经济学系建立和发展的主要脉络。
一
2001年10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干原则意见》(教高【2001】5号)文件。之后,北京大学向教育部提交《北京大学关于申请自主设置本科专业审批权的请示》(北教【2001】395号),2002年2月,在《教育部关于同意北京大学自主设置本科专业的批复》(教高函【2002】6号)中,“决定赋予北京大学自主设置本科专业审批权”。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国际关系学院决定调整学科布局,优化本科专业设置,筹建国际政治经济学本科专业,以适应中国加入WTO后对既懂政治又通经济的复合型国际关系人才的需求。
2002年5月,我正在泰国朱拉隆功大学亚洲研究所进行为期半年(2001年12月-2002年5月)学术研究,接到潘国华老师的国际长途电话,告知我学院经过认真研究,决定调整学科布局,筹建国际政治经济学本科专业。潘老师询问我何时回国,希望尽快确定时间来向学院学术委员会汇报。尽管之前我曾先后通过不同方式向张汉清先生、梁守德老师、潘国华老师、袁明老师和许振洲老师表示过到国关院工作的意愿,但确实没有想到会这么快。2002年7月,我来到当时学院所在地法学楼三楼会议室向学院学术委员会进行汇报。之后不久,潘国华老师正式通知我,学校人事工作会议已经通过,希望我尽快来校报到。
2002年9月2号,我来到北京大学报到,首先面临的是生活上的难题,这主要是没有北京户口带来的诸多不便(直到两年以后我原来供职的单位同意调动后,才开始办理北京户口)。我是一个不太愿意麻烦别人的人,尤其是生活方面,但来到北京大学后还是给学院许多老师和行政人员添了许多麻烦,直到今天他们对我生活方面帮助的细节依然历历在目,对此我一直心存感激,限于篇幅无法在这里一一列举,但仍想借此机会表达我的深深谢意。
生活稍微安顿下来,随之而来的难题就是办公和上网。2002年国际关系学院两系(国际政治系和外交系)和两所(国际关系研究所和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还都挤在法学楼三楼,老师们大都在家里办公,院党委和行政挤在一间办公室(参见潘国华老师的回忆文章)。我初来乍到,学校分配的朗润园公寓开始装修,为我在16楼安排的两间临时住房无法上网(那时还没有像现在这样方便的无线网络)。袁明老师得知情况后,为我在国际关系研究所会议室(里外间)的里间安排了办公桌和电脑,而国关所的老师们则挤在一间办公室里,我觉得很过意不去。为了减轻我的心里负担,袁老师鼓励我说,这是新成立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的办公地点,院里已经决定任命你为研究中心主任,你就在这里准备国际政治经济学专业的申请材料吧。如此周到细致,唯有竭尽全力完成学院交给的任务,才不负学院的厚望。
二
虽然来北大之前我曾或多或少地参与过专业申请的事情,但在北大这个人生地不熟的环境里申请一个新专业,说没有压力甚至焦虑,那是自欺欺人。好在有万能的潘国华老师和袁明老师的鼓励,有分管教学的许振洲老师的帮助,有相关系所老师们的支持,我所焦虑的问题最终都迎刃而解。当时最为棘手的问题主要有三个。
第一个问题是设计一个什么样的专业培养方案?为此我广泛征求国内外同行的意见,还联系了相关政府部门听取他们的建议。资料记载,我征求了国内外20多所大学的同行,其中对专业培养方案设计影响比较大是熊性美(南开大学)、倪世雄(复旦大学)、宋新宁(中国人民大学)、伊曼纽尔·沃勒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耶鲁大学)、罗伯特·吉尔平(RobertGilpin,普林斯顿大学)、彼得·卡赞斯坦(Peter Kazenstein,康内尔大学)、罗伯特·基欧汉(Robert Keohane,杜克大学)、海伦·米尔纳(Helen Milner,哥伦比亚大学)、迈尔斯·卡勒(Miles Kahler,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雷文修(John Revenhill,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肖恩·布瑞斯林(Shaun Breslin,英国华威大学)、山影进(东京大学)等专家,他们不但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还将他们所在学校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电邮过来。此外,外交部、商务部、发改委、财政部等相关政策部门的人员也从中国的现实需要提出了许多建议,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经过半年多努力,最终完成了《国际关系学院关于增设国际政治经济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报告》,同时,邀请校外九个单位的专家对论证报告进行评审,最后根据各位专家的意见形成《校外同行专家评审意见报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专业课程设计过程中,学院其他专业的同仁们给予了极大支持,比如,几乎所有的地区国别课程的名称都由原来的“政治与外交”增改为“政治经济与外交”。
第二个问题是如何通过学校的评审?由于国际政治经济学专业是从政治和经济相结合的角度研究国际关系,这自然涉及到学校经济学科的相关院系。按照程序,申请设置新专业需要经过学部和学校两个层面的相关委员会同意。北京大学从1999年开始推行学部制(《北京大学关于成立学部学术委员会的通知》(校发〔1999〕86号)),那时的经济学院、光华管理学院和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等还都属于学校社会科学学部,2016年经济与管理学部才成立(《关于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学部、经济与管理学部班子任职的通知》(校发〔2016〕117号)),所以,在学部层面通过是关键的第一步。尽管大家都在强调交叉学科的研究,但在学部层面讨论交叉学科专业的设置绝非易事(多年之后,当我参与学部的工作时才真正知道其难度)。好在有潘国华老师和袁明老师的鼓与呼,国际政治经济学本科专业最终在学部和学校得以顺利通过,成为2003年北京大学新增的五个本科专业之一(专业代码030209),同年9月国际政治经济学本科专业开始招收学生。
在国际政治经济学本科专业获得通过时,恰巧学校研究生院对研究生专业目录进行调整,我们旋即提交了《国际政治经济学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申请设置国际政治经济学硕士专业。在评审过程中再次涉及到学科边界问题,潘国华老师和袁明老师再次出马,国际政治经济学专业硕士点(专业代码030221)最终得以通过,但要在专业目录上加上“政治学”以显示学科门类,这是“政治学(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由来。
因国际政治经济学专业硕士点是2003年4月获得通过的,所以没有赶上当年的招生,为此,学院为国际政治经济学系调剂了2名硕士生(来自国际政治系的苗苗和来自国际关系研究所的钟飞腾)。苗苗、钟飞腾两位同学成为国际政治经济学系成立后首届硕士研究生。2003年底,国际政治经济学系开始单独命题选拔第二届硕士研究生。
第三个问题是如何确保专业的持久发展?由于新专业申请存在着不确定性,在申请专业的论证、填表和评审过程中,国际政治经济学系的建立并没有提到日程上,我也不便询问。所以,在专业申请过程中碰到任何问题时,我主要向潘国华老师、袁明老师和许振洲老师请教和汇报。在专业获批后,为了便于新专业的规划和管理,学院决定成立国际政治经济学系。2003年5月,潘国华老师在全院大会上正式宣布成立国际政治经济学系,并宣布国际关系研究所的王勇老师、国际政治系(国际关系教研室)的朱文莉老师、外交学系的丁斗老师调入国际政治经济学系,王正毅任系主任,朱文莉任副系主任,王勇任党支部书记(2010年丁斗接任)。
2003年是国际政治经济学在北京大学初步完成学科制度化之年,自主设置了国际政治经济学本科专业并开始招生;设立了国际政治经济学硕士点并招收了首届硕士研究生;在国际关系专业博士点下设立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方向,招收了首届博士研究生;成立了国际政治经济学系,初步组建了教师队伍。2006年6月,国际政治经济学系第一届(2003级,学制三年)和第二届(2004级,学制改为二年)硕士研究生顺利毕业。
2006年6月9日,国际政治经济学专业2003级、2004级硕士生毕业合影留念。前排教师从左至右依次为:朱文莉、王正毅、王勇、丁斗
三
国际政治经济学系成立之后,在学院的统筹规划下,我们与学院其他系所一起投入到教学、科研、人才培养以及社会服务工作之中。对于国际政治经济学系而言,另一个任务提到日程上来,这就是申请国际政治经济学专业博士点。
2002年9月我来到学院之后,学院安排我在国际关系专业博士点中招收国际政治经济学方向的博士生。当时学院采取的是博士生导师制,每位具有博士生导师资格的老师每年招收1名博士生。2005年学院进行改革,取消博士生导师制,改为所有老师都可以带博士生(参见许振洲老师的回忆文章)。2003年,国际关系专业有四位教师(方连庆、袁明、许振洲、王正毅)招收博士生,分布在国际政治系(国际关系教研室)、国际关系研究所和新成立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系。入学考试有两门课,一门是国际关系史(由方连庆、袁明老师负责);另一门课是各位指导老师的研究方向课(报考国际政治经济学方向的考生考国际政治经济学),由指导教师命题。2003年9月,国际政治经济学系迎来了第一届博士生曲博。换句话说,从2003年国际政治经济学系成立之后,国际政治经济学系的教师所招博士生,都是在国际关系专业博士点(国际政治经济学方向)之下,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2012年国际政治经济学专业获得博士点为止。
2007年6月6日,2003级国际关系专业(国际政治经济学方向)博士生曲博同学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会,从右至左依次为:张小明、李安山、张宇燕(答辩主席)、查道炯、张小劲、王正毅(指导教师)
2015年9月15日,先后毕业于国际关系专业(国际政治经济学方向)的曲博(后排右一)、钟飞腾(前排左一)、董昭华(后排左一)、熊洁(前排左二)等青年学者与访问外交学院的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罗伯特·基欧汉进行学术对话和交流
2009年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设置与管理办法》(学位[2009]10号),要求对“学科目录实行分层管理,采取规定性与自主性相结合、相对稳定与动态调整相结合的管理机制”(第四条)。2010年11月,教育部印发了《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二级学科自主设置实施细则》(教研厅【2010】1号)的通知,2012年5月,北京大学印发了《北京大学关于设置与调整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的实施办法》(校学位【2012】3号),同时校研究生院下发了《关于做好我校二级学科自主设置及相关工作的通知》。在随后繁杂的申请和评审过程中,虽面临着各种挑战,但在学院、特别是主管教学的唐士其老师的积极推动下,国际政治经济学专业博士点(专业代码030221)最终得以通过,为了与经济学类专业(诸如国际经济与国际贸易)相区别,前面仍加上“政治学”。2013年3月,国际政治经济学专业博士点开始单独命题选拔博士研究生。
2018年6月1日,国际政治经济学专业2013级博士生王钊同学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会,从左至右依次为:钟飞腾、王勇、王正毅(答辩主席)、丁斗(指导教师)、朱文莉、宋伟
2024年7月3日,国际政治经济学专业2024届博士毕业合影留念,从左至左依次为:董昭华(老师)、王勇(老师)、钟点、曾楚媛、王兹婷、热伊丁·阿不都热扎克、王凯璇、廖舟、黄浩、王正毅(老师)、陈绍锋(老师)
2024年7月3日,国际政治经济学系欢送2024届博士毕业合影留念。前排从左至右依次为:庞珣、王勇、王正毅、陈绍锋、董昭华
这样,从2002年开始筹建国际政治经济学本科专业,到2012年设立国际政治经济学专业博士点,经过近10年的努力,国际政治经济学专业初步形成了一个本、硕、博比较完善的学科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得到了国内学术界的广泛认可,并逐渐在国际学术界产生影响。
四
国际政治经济学专业的设置和国际政治经济学系的建立,凝聚着学院领导和同仁们的心血,肩负着学院学科创新的厚望,所以,在国际政治经济学系成立之后,在加强教学和学科建设的同时,与学院其它学科相互补充,积极承担专业培训项目,规划和组织大型科研项目,努力为学院的全面发展添砖加瓦。其中,有两个与专业相关的大型项目至今记忆犹新。
一个项目是承担商务部和欧盟联合举办的为期三年的“WTO高级专业人才培训项目”(2005年-2007年),项目是由潘国华老师和时任商务部WTO司司长张向晨院友引荐的。该项目是由商务部和欧盟合作,培训中央各部委和各省商务厅从事与WTO相关业务的官员,以提高中国加入WTO后应对各种挑战的能力,切实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培训内容主要包括WTO组织机构与决策机制、WTO的基本原则、保障措施、服务贸易协定、SPS协议、贸易政策透明度、争端解决程序与执行、反倾销、原产地规则、市场准入与多哈非农业谈判、政府采购协定、区域贸易协定等课程。学员由商务部在中央各部委和各省的商务厅进行选拔,每期20名学员,他们先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学习4周,然后赴日内瓦WTO总部学习4周。
2006年7月第二期“WTO高级专业人才培训班”结业合影,商务部WTO司张向晨司长(前排左四)、潘国华教授(前排左五)、王正毅教授(前排右二)、商务部WTO司尹维静处长(前排右一)、学院培训办公室堵德才老师(前排左一)
另一个项目是受学院“博诚基金”委托,国际政治经济学系规划和组织的大型研究项目“香港-珠江三角洲产业聚集与经济增长”(2007年-2009年),旨在从产业聚集的角度探讨新经济增长中心形成的可能性,主要包括五个研究议题:(1)产业聚集与区位选择;(2)产业聚集与企业制度创新;(3)产业聚集与政策选择;(4)产业聚集与社会经济网络的制度构造;(5)“香港-珠江三角洲”与全球经济。
在潘国华老师和北京大学名誉校董陈国钜先生的引荐下,我们先后分别与香港大学和中山大学联合举办“香港-珠江三角洲产业聚集与经济增长”研讨会(香港,2008年12月20日)和“香港-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转型与经济增长”研讨会(广州,2009年4月26日),会议吸引了众多来自香港和内地的政府官员、学者、企业家,以及广大院友和“北大之友”的积极参与。研讨会不仅促进了与政府部门和企业界的交流,扩大了国际政治经济学学科的影响,同时也为学院筹集发展资金添砖加瓦。期间,李家诚校董表示愿意向学院捐款1000万元作为种子基金,以帮助学院实现“教师学术休假”制度建设;陈伍玉华女士(陈国钜先生夫人)表示愿意捐资学院咖啡厅的建设,方便师生们进行交流,之后不久(2010年4月17日),在总设计师许振洲老师的策划下,温馨而雅致的“博诚咖啡厅”在燕园诞生了。
2008年12月20日,北京大学和香港大学联合举办“香港-珠江三角洲产业聚集与经济增长”研讨会,图为北京大学名誉校董李家诚先生(站立者)致辞
香港大学首席副校长王于渐教授(中)在“香港-珠江三角洲产业聚集与经济增长”研讨会上发表学术演讲,右为王正毅教授
2009年4月26日,北京大学与中山大学联合举办“香港-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转型与经济增长”研讨会,北京大学名誉校董陈国钜先生(站立者)致辞,主席台嘉宾从左至右依次为:时任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一鸣、香港大学副校长谭广亨、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闵维方、广东省副省长宋海、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郑德涛、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慕新海、广州市市委常委、纪委书记苏志佳、北京大学名誉校董李家诚、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王缉思
五
从2003年国际政治经济学系成立以来,国际政治经济学系在教学课程与教材建设、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以及国际化等诸多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
2023年4月15日,北京大学“新时代国际关系理论创新”研讨会暨国际政治经济学专业20周年纪念会合影留念
(1)精品教材和课程建设。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知识体系,是国际政治经济学系(专业)的首要目标。在过去20多年里,先后出版了“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国际政治经济学》(朱文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2021年第三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国际政治经济学通论》(王正毅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2022年第二版)、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国际政治经济学》(王正毅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年)。本科生课程“国际政治经济学”2008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和“北京市精品课程”,2023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2)高质量的科学研究。密切关注世界政治经济的变革和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趋势,把握国际学术界前沿性理论、议题和研究方法进行学术创新。在过去20多年里,围绕着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比较政治经济学、国际合作与国际制度、地区主义比较、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社会科学方法论,以及国际贸易、跨国投资与全球生产链、国际金融和货币、发展与转型、能源、资源与环境、地区经济合作与制度建设、全球化与全球治理、地缘政治及其风险等专题,举办了一系列引领国际政治经济学发展前沿和学术创新的国际会议和国内会议,组织了“国际政治经济学前沿系列讲座”;翻译了一系列国际政治经济学经典名著;出版了一系列富有学术影响的中英文著作,并在《中国社会科学》《世界经济与政治》《国际政治研究》、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Review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s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The Pacific Review、Political Analysis、Political Science Research and Methods、Global Asia、Asian Perspective、The Washington Quarterly等国内外顶级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广泛影响;承担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部社科重点基地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博士点项目、北京大学教学改革项目,以及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科技部、商务部和亚洲开发银行委托的项目。多位教师担任The Pacific Review、Global Asia、Global Governance、Comparative Politics的国际编委。多项科研和教学成果获得校级、省部级奖励,其中,王勇的《中美经贸关系》获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8年);董昭华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网络课程》获得北京大学第五届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课程大赛一等奖(2013年)和教育部第十三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高教文科组二等奖(2013年)。
(3)优秀的师资队伍建设。吸引优秀的教师加入学科发展和创新团队,是国际政治经济学系(专业)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2005年尚英从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加入(后因工作需要调入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2007年吉宓从康内尔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加入(后因工作原因前去法国定居),2007年查道炯教授从中国人民大学调入,2009年陈绍锋从新加坡国立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加入,2010年董昭华从早稻田大学和北京大学获得双博士学位后加入,2022年庞珣教授从清华大学调入。多名教师位列国家、省部级和校级人才奖励计划,其中包括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奖励计划以及“青年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大学教学卓越奖。
(4)国际化的人才培养。培养国际化的既懂政治又通经济的国际关系人才以满足国家改革开放的需求,是国际政治经济学系(专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在培养国际政治经济学专业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的过程中,努力实现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在学院的统筹规划下,国际政治经济学专业和学院其它专业一起,与日本早稻田大学建立了本科双学位项目;与英国伦敦经济政治学院、法国巴黎政治学院、日本东京大学和韩国首尔国立大学建立了双硕士培养项目;与日本早稻田大学建立了双博士培养项目(参见范士明老师的回忆文章)。经过20年努力,国际政治经济学专业形成了一个日臻成熟的本硕博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千余校友遍布在世界各地和国内的各行各业,为国家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知识和智慧。
作为国际政治经济学专业和国际政治经济学系建设的亲历者,抚今追昔,感慨万千。无论是一个专业的设置和发展,还是一个系的建立和发展,都离不开一个大学的环境。国际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首先能在北大完成专业制度化,这是北大“常为新”精神的体现;国际政治经济学系能在北大国际关系学院飞速发展,这是北大“兼容并包”精神的再现;相信国际政治经济学专业和国际政治经济学系在未来的日子里,仍能与时代同行,继续发扬光大,从容应对各种挑战,以无愧于这个伟大的变革时代。
原文: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24年9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