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波:“印太海域态势感知伙伴关系”意味着什么

人访问

今年五月,美日印澳在东京召开“四方安全对话”(Quad)峰会上宣布推出一项海上安全新倡议——“印太海域态势感知伙伴关系”(IPMDA),宣称以打击“非法捕捞”为目标实现海上信息共享,并声称此倡议将提升太平洋、东南亚和印度洋地区各国的海域监控能力,以“维护自由而开放的印太地区”。尽管在对外的正式文件中删除了针对中国的措辞,但美国相关官员、媒体和国际观察家等普遍认为,该倡议针对中国。

当地时间5月24日,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QUAD)首脑会谈在日本东京首相官邸举行(图源:文汇报)

IPMDA是美日印澳“四边机制”少有的“带牙齿”的举措,却单单针对中国的渔船,从来没有一个国家的渔船被外界赋予如此高的国际影响和战略地位。分析人士普遍认为,所谓的渔船非法活动只是借口或托词,该倡议的根本目的是动摇或剥夺中国利用海洋的正当权利,旨在通过舆论和外交手段破坏中国海洋强国建设及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并企图以渔业信息分享等非传统安全合作为起点,构建针对我国海洋活动的全面情报信息网络。具体主要有如下内容:

首先,“污名化”中国渔船。IPMDA的设立已经在国际上给中国渔船扣上了不遵守规则、破坏环境和渔业资源的帽子。随着其具体实施,美日印澳会继续加大对中国渔船“非法捕鱼”的炒作,在国际上营造“中国渔船无处不在”的印象,塑造“中国渔船破坏渔业资源及环境”、“中国通过渔船胁迫其他国家”和“中国渔船在其他国家管辖海域非法活动”等话题,给中国渔船贴上负面标签,妖魔化中国海洋活动,损害中国的国际形象。IPMDA打着自由开放的旗号,却刻意针对中国,这显然不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23条规定的合作精神,也与国际上的区域合作实践相悖。

其次,IPMDA有意混淆渔民的个体责任和国家责任的关系。在捕鱼问题上有详尽的国际公约,国内立法也有包括渔业法、渔业法实施细则、远洋渔业管理规定、渔业全国检验条例、渔业全国登记办法、远洋渔船监测管理办法在内的一系列完善的法律法规,立法上中国已经尽了审慎义务。近年来,中国还在公海自主休渔,以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仍“揣着明白装糊涂”,将所有中国渔船都当成是中国实施国家战略的平台。

再次,给中国涉海外交制造摩擦。客观地看,IPMDA主要依托的是民间技术和现有的数据资源,未必能对中国构成直接的军事威胁。其对美国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外交和战略层面,美国等国基于数据信息的外交操作和舆论炒作,通过进一步放大“中国威胁”在国际上制造对华恐慌和焦虑,意图从根本上解构中国海洋活动的合法性。即便不能完全达到目的,这些虚假信息和片面叙事,也可能给中国外交和国际舆论制造更多的摩擦和干扰。借助这个抓手在中国与“印太”其他国家间制造无谓的摩擦及纠纷,恶化、毒化中国发展的国际环境,正是其目的所在。

最后,强化情报分享,做实“印太战略”。虽然颇为高调,但美日印澳“四边机制”本质上仍是一个对话平台,有实质内容的东西不多,而且有忽视“印太地区”其他国家的问题。而IPMDA正好是一个抓手,美国等国希望通过信息分享充分调动区域内国家跟随“印太战略”的积极性。“四方安全对话”目前尚未建立情报共享机制,但四国现有的双边协议已为情报共享合作奠定了基础。在双边协议基础上,美日印澳通过“海域态势感知伙伴关系”这类民用框架加深四国之间的信息共享及合作,为进一步建立四国军事情报共享机制探路。更重要的是,美日印澳将会打着为地区提供国际安全公共品的旗号,拉拢其他国家主动或被动地参与,逐渐形成事实上针对中国的情报或信息共享网络。此外,如果再与其所谓的执法合作相配合,还会从行动方面直接对中国的海洋活动构成挑战。美国所谓“自由且开放”的印太战略,实际上是要构建充满冷战思维、以战略围堵和制衡中国为核心目标的排他性对抗性小圈子。

为此,美国将通过技术合作、舆论造势、叙事竞争和外交网络等手段推进“印太海域态势感知伙伴关系”计划。美国声称IPMDA将充分利用现有的AIS、遥感和无线电等商用数据,整合与扩展位于印度的印度洋信息整合中心、位于新加坡的信息整合中心、澳大利亚资助在瓦努阿图设立的太平洋融合中心,以及太平洋岛屿论坛渔业局在所罗门群岛的区域渔业监控中心等四个信息中心的数据。印度、日本和澳大利亚也打算向美国鹰眼360公司购买其天基无线电检测系统获得的船舶监控信息,并通过美国海军的“海洋视野”平台等渠道向其伙伴国发布数据。

9月以来,美国《纽约时报》和专司炒作中国海洋威胁的“亚洲海事透明倡议”等媒体及智库开始造势,撰写了多篇污蔑中国渔船行为的文章,夸大中国渔船的活动及对海洋环境甚至地缘政治的影响。近年来,美国将炒作的重点转向远海大洋,以期调动更多的成员来牵制和对抗中国。跟随中国远洋渔船的足迹,美国的炒作已经遍布全球,在全球各大海洋制造虚假信息和谣言。

IPMDA本身就是美国等国叙事竞争的重要部分,其手法大致与前些年炒作中国南海行为如出一辙:先是通过舆论将中国塑造成破坏地区规则及和平稳定的麻烦制造者,然后在外交上不断重申强调,最终在舆论和外交上形成一种流行的话语现实。可以预计,在舆论炒作的基础上,美国下一步将会发起新一轮外交攻势。


原文:《光明日报》,2022年12月5日

人访问

更多文章

  • 胡波:“印太海域态势感知伙伴关系”意味着什么2023年01月06日

    今年五月,美日印澳在东京召开“四方安全对话”(Quad)峰会上宣布推出一项海上安全新倡议——“印太海域态势感知伙伴关系”(IPMDA),宣称以打击“非法捕捞”为目标实现海上信息共享,并声称此倡议将提升太平洋、东南亚和印度洋地区各国的海域监控能力,以“维护自由而开放的印太地区”。尽管在对外的正式文件中删除了针对中国的措辞,但美国相关官员、媒体和国际观察家等普遍认为,该倡议针对中国。当地时间5月24日,美日印...

  • 胡波:美军“里根”号航母如果穿越台海,将意味着什么?2022年10月05日

    在佩洛西访台的影响下,往返于菲律宾海的美军“里根”号航母的航行轨迹备受关注。北京大学海洋战略研究中心主任、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兼职研究员胡波日前接受深圳卫视“直新闻”栏目采访时指出,美军“里根”号航母穿越台湾海峡的传言并不真实,也不符合美国的战略利益;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里根”号航迹反映的美国对台湾地区的态度。直新闻:美军“里根”号返回日本母港,这艘航母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为此前有传言称它将穿...

  • 胡波:监控中国渔船只是“前菜”?2020年05月21日

    美日印澳“四边机制”峰会日前在东京举行,这也是四国领导人第二次线下会议。从会议讨论内容看,涉华议题无疑是焦点,尽管联合声明中避免直接提及“中国”。例如,联合声明公布的“印太海域态势感知伙伴关系”(简称IPMDA)倡议,打着“与区域伙伴合作应对人道主义、自然灾害和非法捕鱼”的旗号,直接针对中国在印度洋和太平洋地区的海洋活动。美日印澳提出的这一倡议,到底会带来哪些影响?根据此前英国《金融时报》等媒体披露...

  • 胡波:中美海上危机管理机制有哪些?2022年04月08日

    冷战结束特别是近20年来,中美双方危机管理的意识大幅增强,各种交流、沟通和对话机制全面建立,军事互动规则也正在探索。然而,面对当前两国日益激烈的军事竞争和不断上升的各种安全风险,这些危机管理的努力又显然是不够的。迄今为止,中美海上危机管理机制主要包括高层互动、沟通与交流机制和军事行为规则三大类:高层会晤及其他互动中美元首主要通过直接会晤、热线、特别代表和电报等多种方式保持着频繁互动,海上危机管理...

  • 中美南海军事竞争:真相与想象2020年06月15日

    作者:胡波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研究人员北京大学海洋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南海战略态势感知计划”协调人没有人怀疑中美在南海军事竞争和摩擦的真实性和严重性,因为双方已有竞争的意图,针锋相对的战略和频繁的日常操作层面的摩擦。中国被指责胁迫美国的盟友和伙伴,在南海搞“军事化”和寻求地区霸权;美国被认为在打“南海牌”,并遏制中国的海上崛起。在两国总体关系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南海更不可能例外。但是疑问仍...

  • 胡波:美军难兼顾抗疫与全球攻防2020年05月20日

    胡波:美军难兼顾抗疫与全球攻防作者:胡波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兼职研究员北京大学海洋研究院海洋研究中心主任本次新冠肺炎疫情仍在世界扩散,极大影响了全球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态,也对各国军队的部署和战备构成了严峻挑战。而美军作为“全球部署、全球攻防”的力量,客观上最容易受到疫情的影响。截至4月8日,美国国防系统确诊病例已超过3000例,其中60%为现役军人。其中,美军太平洋舰队及印太总部的情况尤为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