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心伯:中美应重新思考合作的潜力

人访问

作者:吴心伯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

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基地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评社香港5月9日电(记者 郭至君)中美关系在新冠疫情大背景下更加复杂,越加冲突、紧张。在此背景下,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举办了线上的“人大美国研究学术圆桌——中美关系脱险之道”学术论坛,邀请了中国众多中美关系专家进行研讨。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吴心伯在论坛发言中表示,在中美激烈对抗阶段的互动,我们要发挥好反击力、掌控力和杀伤力,在美国大选结束后,中美应重启关系,思考合作的潜力。

当前的中美关系,应该讲是处在尼克松访华以来最严峻的局面。为什么这么讲?因为我们看到现在存在两个三重叠加效应,一个是在结构层次上,一个是在政策层次上。那么在结构层面,我们看到的三个因素在起作用,第一个当然就是中美之间崛起国和霸权国的矛盾,这个矛盾在2010年以后就开始发酵。第二个因素就是中美在地缘政治层面的博弈,2012年以后,中国在南海的维权行动,还有我们推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与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以及现在的“印太战略”实际上就是一个相向博弈的态势。第三个因素就是双方在政治和意识形态层面的一种对立。从中国来讲,近年来我们对内讲四个自信,对外要讲好中国故事,这就涉及到我们对我们的价值观、制度、文化、意识形态的一种推崇或者促进。对美国来讲,2008年以后,他在价值观上对新自由主义的自信心在下降,而这个时候中国的自信心上升,实际上加剧了美方对中方的反弹,所以为什么这两年美方在政治和意识形态上对中国的攻击越来越强,这是个原因。

在政策层面,现在也是三个因素在互动。第一个就是中美战略竞争的一种延续。特朗普从2018年正式开始推进对华战略竞争,一个主要的后果就是在美国形成了看待中国和中美关系的一种现实主义的思维。疫情在中国爆发以后,按理美国应该从非传统安全的角度,把它看作是一个人道主义的挑战,人类共同面对的挑战,应该是向中国伸出援手进行合作。但实际上美国不是的,特朗普政府把它看作美国推进对华战略竞争的一个机会,认为因为受疫情的影响,中国的经济增长会放慢,甚至会导致中国政治和社会的不稳定,给美国推动中美经济脱钩带来了机会。美国仍然是从大国政治竞争、中美战略对抗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第二个因素就是美国本土疫情扩大以后,他需要转移责任,转移给谁?就是转移给中国。第三个因素当然就是选举的需要。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在结构层次上三个因素的叠加以及在政策层面上三个因素的叠加给当前的中美关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美国从现在开始到年底进入一个选举模式,要咬住中国。从中国来看,我个人的看法就是中国对美政策的思路也在改变。今后半年到美国大选之前,中美之间应该是进入一个更加激烈的冲突时期。这一段时间中美的互动模式就是对抗和冲突,特别是有可能出现一些危机的事件,包括台海和南海,还有经贸关系,除了贸易战以外可能会受到美方采取的新的措施的冲击。

当然接下来的形势也存在一些变数。第一就是美国疫情确诊和死亡人数,这是最大的不确定性。现在美国死亡人数已经超过7万,从这个趋势来看,10万以上恐怕不是不可想象的。它带来巨大的人员和经济损失,使得特朗普很难完全甩锅。第二,很多谣言禁不住检验,包括所谓武汉实验室病毒的事情,对中国的甩锅对影响舆论和公众对华态度起到一定作用,但是存在局限性。第三个因素,特朗普还是希望把跟中国的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作为他的竞选中的一个亮点,所以如果导致中美关系激烈摩擦,甚至局部冲突,从而导致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执行停滞下来,对特朗普不是什么好事情。

基于这样一个形势的分析,我们怎么应对?从中美之间来看这三个方面,第一个就是在疫情问题上,我们一定要有反击能力,一定要更加主动灵活,不要被动挨打。第二在台海和南海问题上,我们要显示出对局势的掌控能力。不管美军在台海、在南海做什么,基本上我们对局势的掌控不能动摇。第三个经贸问题,接下来如果美国方面在经贸问题上对中国要有新的动作,我们一定要展现出对美国利益的杀伤能力。中美激烈对抗阶段的互动,我们要发挥好三个“力”——反击力、掌控力和杀伤力。

另外,在接下来的半年里,比与美国的博弈更重要的是我们自己怎么办?任何一场战争,不在乎战争先从哪里打起来,甚至也不在乎战争中场打的怎么样,关键就是战争结局如何。所以对中国来讲,第一,一定要保持有效的常态化防疫,避免疫情二次冲击。第二,积极恢复经济。第三就是疫苗研发能不能率先突破,因为这个病跟过去的不一样,是长期的,所以如果先开发出了疫苗,我们就稳住了全局。

中美关系的重启只能等到美国大选之后。怎样重启中美关系?不管是特朗普连任还是民主党上台,总体上都需要我们从战略层面来考虑。在中美之间的力量转移问题上,能不能强调一种新的力量互补模式?第二就是在地缘政治层面要找到合作点。特朗普对中国采取战略竞争为主的这样一个思路,并不意味着中美之间合作的需要和潜力就消失了,它没有消失,只不过暂时被边缘化。第三就是中美之间在政治和意识形态层面的矛盾,这个问题关键就是双方都要淡化,如果中美双方都强调政治和意识形态,最后可能就是冷战的另外一种回归。


图片来源: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

文章来源:中评网

文章链接:http://www.crntt.com/doc/1057/6/1/1/105761117.html?coluid=7&kindid=0&docid=105761117

人访问

更多文章

  • 吴心伯:界定中美博弈的边界,很难却很重要2023年12月01日

    中美元首日前在美国旧金山举行会晤,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共识和成果,对稳定和改善双边关系具有积极意义。从中美关系演变的大背景看,这次会晤是拜登执政以来中美两国间最重要的外交事件,有助于推动处在转型期的中美关系的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有助于界定中美博弈的边界。中美关系的发展目标是什么?双方对此有大不相同的愿景。中方希望发展相互尊重、和平共处、互利共赢的中美关系,其中“共赢”是关键。美方则不然。拜登政府明...

  • 吴心伯:中美关系,缓和还是改善?2023年11月02日

    中美关系新动向今年5月份之后,中美关系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动向,中美两国之间的高层交往明显增加。自6月份美国国务卿访华以来,美国财长、商务部长、参议院两党代表团、美国加州州长等陆续访华,美国众议院代表团也即将来访。目前,美方的对华交往从行政部门扩展到立法部门,从联邦扩展到州一级,呈现出全面恢复的态势。图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州长纽森我认为,美国国会代表团访华有着非常重要...

  • 吴心伯:处理中美关系的必由之路是什么?2023年06月01日

    从特朗普政府到拜登政府,美国对华政策始终以遏制打压为主,将中国视为主要战略竞争对手。两届政府期间,这一战略设计在理念上不断强化,在实践中不断深化。针对美国对华战略的重大变化,中国也不断调整对美战略,中美战略博弈愈加激烈。在此背景下,中美两国相互认知越来越负面,针对对方的叙事越来越消极,行为上的对抗倾向越来越突出,走向恶性循环的趋势更加明显。不仅如此,中美战略竞争和对抗越来越受到国际和国内结构性...

  • 吴心伯、何伟文:变局之下,大国外交如何“踏浪前行”?2023年03月20日

    主持人: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国外交如何坚持正道、主动破局?2023年3月7日上午,外交部长秦刚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围绕当前备受关注的中美关系,秦刚再次强调,美国的对华认知和定位出现严重偏差,这导致美国对华政策完全脱离了理性健康的正轨,“美方所谓要给中美关系‘加装护栏’,不发生冲突,实际上就是要中国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但这办不到。如果美方不踩刹车,继续沿着错误的道...

  • 吴心伯:俄乌冲突将以何种方式结束?2023年03月07日

    在谈及对俄乌冲突走向和前景的看法时,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学术委员吴心伯在发言中表示,目前来看有两个特点:一个是打的意愿还是很强,谈的意愿不足。打的意愿很强,从乌克兰来看,现在还处在反攻阶段,认为反攻还没有到位。从美国来讲,还在不断增加对乌克兰的军事支持,包括更先进的军事装备。从俄罗斯来看,虽然处在一个战争调整的过程中,但还是期待过一段时期以...

  • 吴心伯:美国对华政策范式变化,如何与美保持有效交往成挑战2022年12月03日

    “应尽我们所能改善美中关系,现在(做这件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符合我们国家的利益。”美国史带投资集团董事长、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现年97岁的莫里斯·格林伯格(Maurice R. Greenberg)今年7月在《华尔街日报》的撰文中这样呼吁道。为发展更具建设性的美中关系,格林伯格还与十余名有中国经验的美国商业和政策领袖成立了一个小组,并表达了与在中国有共同想法的人士开展坦诚交流、寻找解决方案的期待。包括格林伯格在...

  • 吴心伯:历史不远,前路何往:解读中美《上海公报》的历史与现实意义2022年03月17日

    1972年2月28日,在美国总统尼克松结束访华之际,中美两国在上海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史称《上海公报》。作为外交史上的一份经典性文件,《上海公报》奠定了中美关系的重要基石,也提供了处理两国关系的重要指南,在过去半个世纪中一直指导着中美关系的发展,对今天如何处理错综复杂的中美关系也具有重要的启示。一系列共识,一个重要问题和一个行动路线图从内容看,《上海公报》的价值在于中美双...

  • 吴心伯:中美应重新思考合作的潜力2020年05月24日

    中美关系在新冠疫情大背景下更加复杂,越加冲突、紧张。在此背景下,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举办了线上的“人大美国研究学术圆桌——中美关系脱险之道”学术论坛,邀请了中国众多中美关系专家进行研讨。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吴心伯在论坛发言中表示,在中美激烈对抗阶段的互动,我们要发挥好反击力、掌控力。在美国大选结束后,中美应重启关系,思考合作的潜力。

  • 特朗普政府重构中美关系的抱负与局限2020年04月23日

    【作者】吴心伯【摘要】特朗普政府谋求从根本上重构中美关系,重置对华政策的前提与目标、框架与内涵、手段与方式,其所采取的一系列举措涉及面广、颠覆性强,严重削弱了中美战略互信,破坏了两国关系的重要基础,扭转了双边关系的发展方向,加剧了两国关系的紧张、摩擦与动荡,使两国走向对抗与冲突的风险显著上升。与此同时,特朗普政府重构中美关系的努力也受到多种因素制约,这使其实现对华政策目标的能力大打折扣。随着政治经济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