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心伯:历史不远,前路何往:解读中美《上海公报》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人访问

1972年2月28日,在美国总统尼克松结束访华之际,中美两国在上海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史称《上海公报》。作为外交史上的一份经典性文件,《上海公报》奠定了中美关系的重要基石,也提供了处理两国关系的重要指南,在过去半个世纪中一直指导着中美关系的发展,对今天如何处理错综复杂的中美关系也具有重要的启示。

一系列共识,一个重要问题和一个行动路线图

从内容看,《上海公报》的价值在于中美双方达成遵守一系列重要原则的共识,解决了一个重要问题,确立了一个行动路线图。

一系列原则就是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原则。“公报”写道:“双方同意,各国不论社会制度如何,都应该根据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侵犯别国、不干涉别国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国际争端应在此基础上予以解决,而不诉诸武力和武力威胁。”这些原则与中方在1950年代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完全一致,它被写进中美联合公报,具有重要意义。

尼克松访华,是为了谋求中美关系正常化,而阻碍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关键问题就是台湾问题。在《上海公报》中,美方表示,“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美方通过承诺一个中国政策,从而解开了影响中美关系改善的最主要的一个结。美方还确认了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

“公报”还提出了中美关系改善和发展的路线图,这就是促进两国在科学、技术、文化、体育和新闻等领域的交流,发展贸易关系,推进两国关系正常化进程,共同反对苏联霸权主义。

《上海公报》与中美关系的巨大发展

中美两国在经历了22年的敌对和相互隔绝状态后恢复接触并达成《上海公报》这一重要文件,是两国各自国家利益的需要。美国需要结束越南战争,改善其与苏联竞争的态势,因此谋求与中国和解。中国需要集中力量对付来自苏联的军事威胁,所以希望缓和与美国的关系。

除此之外,尼克松和基辛格对国际事务形成的新见解也很重要。他们认为,国际格局正在从美苏两极走向多极,美国、苏联、西欧、中国和日本这五大力量将决定世界未来走向。当世界走向多极时,美国也应奉行多极外交。如果中国置身于世界秩序之外并敌视该秩序的话,就不可能有稳定的世界秩序,因此一个比较稳定的国际体系必须反映出中国的巨大实力和潜力。关于国际事务的这些有见地的认知为尼克松政府寻求改善对华关系提供了重要的观念指导。

正是在《上海公报》达成的重要原则和共识基础上,中美关系迎来了甚至连开创者们当年都无法想象到的巨大发展。双方在1979年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两国间的科技、文化、教育、体育等众多领域的交流蓬勃展开,两国的经贸往来飞速发展,形成了重要的相互依存关系,两国在国际事务中开展了广泛而卓有成效的合作。

作为在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历史文化等领域存在巨大差异的两个大国,能够形成如此强劲有力的关系纽带,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双方在处理两国关系时将原则性与务实性的有机结合,这种结合就体现在《上海公报》中。另一方面,过去半个世纪中美关系发展的历程也表明,如果“公报”确立的原则与共识遭到破坏,中美关系就会出现波动和挫折。

如何为未来50年中美关系选择更好的发展路径?

50年后的今天,中美关系处在一个严峻的时刻。此前特朗普政府视中国为首要的战略竞争对手,实施对抗性的对华政策,声称要终结尼克松对华政策遗产,使得中美关系出现断崖式下降,拜登政府则在部分问题上一定程度继承了特朗普政府对华基本思路,两国相互认知的负面化趋势持续增强,对抗性不断上升,博弈更加激烈,冲突风险增大。中美关系何去何从,全世界都在关注。

如同当年尼克松、基辛格通过改变美国对华认知和调整对华政策掀开了中美关系的新篇章一样,今天要为未来50年的中美关系选择一条更好的发展路径,美方需要正确认识变化中的国际格局,正确认识中国,采取务实而建设性的对华政策。

首先,美方要面对世界正在加速走向多极化的现实,认识到要维护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实属螳臂当车。

其次,要正确对待中国的崛起。中国的崛起是世界多极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逻辑的展现。美国为了维护其霸权地位而阻止中国的崛起有悖于时代,有悖于大势。

第三,要现实地看待和处理中美之间的差异。中美两国在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上的差异有着深厚的历史和现实根基,并将长期存在,关键是如何处理它。50年前,尼克松总统在访华期间表示,“我们开始会谈时就承认我们之间有巨大的分歧,但是我们决心不让这些分歧阻碍我们和平相处。”他强调,希望“建立一种新的世界秩序,具有不同制度和不同价值标准的国家和人民可以在其中和平相处,互有分歧但互相尊重,让历史而不是让战场对他们的不同思想作出判断”。这一政治智慧值得今天的美国决策者借鉴。

第四,恪守“上海公报”中关于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原则。中国是一个讲原则的国家,中美关系是有原则的关系。美国在对华关系上尤其要切实尊重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干涉中国内政,以平等的态度与中国打交道。具体到当下的对华政策,就是遵守中方提出的三条底线:不得挑战、诋毁甚至试图颠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制度;不得试图阻挠甚至打断中国的发展进程;不得侵犯中国国家主权,更不能破坏中国领土完整。

2021年11月16日,美国总统拜登在与中国领导人的视频会晤中表示,不寻求改变中国的体制,不寻求通过强化同盟关系反对中国,无意同中国发生冲突。美国政府致力于奉行长期一贯的一个中国政策,不支持“台独”。这说明美方意识到中国的重大关切,也表现出愿意妥善处理这些重大关切的姿态,关键是要言而有信,把承诺体现在行动上。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人访问

更多文章

  • 吴心伯:界定中美博弈的边界,很难却很重要2023年12月01日

    中美元首日前在美国旧金山举行会晤,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共识和成果,对稳定和改善双边关系具有积极意义。从中美关系演变的大背景看,这次会晤是拜登执政以来中美两国间最重要的外交事件,有助于推动处在转型期的中美关系的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有助于界定中美博弈的边界。中美关系的发展目标是什么?双方对此有大不相同的愿景。中方希望发展相互尊重、和平共处、互利共赢的中美关系,其中“共赢”是关键。美方则不然。拜登政府明...

  • 吴心伯:中美关系,缓和还是改善?2023年11月02日

    中美关系新动向今年5月份之后,中美关系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动向,中美两国之间的高层交往明显增加。自6月份美国国务卿访华以来,美国财长、商务部长、参议院两党代表团、美国加州州长等陆续访华,美国众议院代表团也即将来访。目前,美方的对华交往从行政部门扩展到立法部门,从联邦扩展到州一级,呈现出全面恢复的态势。图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州长纽森我认为,美国国会代表团访华有着非常重要...

  • 吴心伯:处理中美关系的必由之路是什么?2023年06月01日

    从特朗普政府到拜登政府,美国对华政策始终以遏制打压为主,将中国视为主要战略竞争对手。两届政府期间,这一战略设计在理念上不断强化,在实践中不断深化。针对美国对华战略的重大变化,中国也不断调整对美战略,中美战略博弈愈加激烈。在此背景下,中美两国相互认知越来越负面,针对对方的叙事越来越消极,行为上的对抗倾向越来越突出,走向恶性循环的趋势更加明显。不仅如此,中美战略竞争和对抗越来越受到国际和国内结构性...

  • 吴心伯、何伟文:变局之下,大国外交如何“踏浪前行”?2023年03月20日

    主持人: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国外交如何坚持正道、主动破局?2023年3月7日上午,外交部长秦刚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围绕当前备受关注的中美关系,秦刚再次强调,美国的对华认知和定位出现严重偏差,这导致美国对华政策完全脱离了理性健康的正轨,“美方所谓要给中美关系‘加装护栏’,不发生冲突,实际上就是要中国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但这办不到。如果美方不踩刹车,继续沿着错误的道...

  • 吴心伯:俄乌冲突将以何种方式结束?2023年03月07日

    在谈及对俄乌冲突走向和前景的看法时,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学术委员吴心伯在发言中表示,目前来看有两个特点:一个是打的意愿还是很强,谈的意愿不足。打的意愿很强,从乌克兰来看,现在还处在反攻阶段,认为反攻还没有到位。从美国来讲,还在不断增加对乌克兰的军事支持,包括更先进的军事装备。从俄罗斯来看,虽然处在一个战争调整的过程中,但还是期待过一段时期以...

  • 吴心伯:美国对华政策范式变化,如何与美保持有效交往成挑战2022年12月03日

    “应尽我们所能改善美中关系,现在(做这件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符合我们国家的利益。”美国史带投资集团董事长、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现年97岁的莫里斯·格林伯格(Maurice R. Greenberg)今年7月在《华尔街日报》的撰文中这样呼吁道。为发展更具建设性的美中关系,格林伯格还与十余名有中国经验的美国商业和政策领袖成立了一个小组,并表达了与在中国有共同想法的人士开展坦诚交流、寻找解决方案的期待。包括格林伯格在...

  • 吴心伯:历史不远,前路何往:解读中美《上海公报》的历史与现实意义2022年03月17日

    1972年2月28日,在美国总统尼克松结束访华之际,中美两国在上海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史称《上海公报》。作为外交史上的一份经典性文件,《上海公报》奠定了中美关系的重要基石,也提供了处理两国关系的重要指南,在过去半个世纪中一直指导着中美关系的发展,对今天如何处理错综复杂的中美关系也具有重要的启示。一系列共识,一个重要问题和一个行动路线图从内容看,《上海公报》的价值在于中美双...

  • 吴心伯:中美应重新思考合作的潜力2020年05月24日

    中美关系在新冠疫情大背景下更加复杂,越加冲突、紧张。在此背景下,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举办了线上的“人大美国研究学术圆桌——中美关系脱险之道”学术论坛,邀请了中国众多中美关系专家进行研讨。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吴心伯在论坛发言中表示,在中美激烈对抗阶段的互动,我们要发挥好反击力、掌控力。在美国大选结束后,中美应重启关系,思考合作的潜力。

  • 特朗普政府重构中美关系的抱负与局限2020年04月23日

    【作者】吴心伯【摘要】特朗普政府谋求从根本上重构中美关系,重置对华政策的前提与目标、框架与内涵、手段与方式,其所采取的一系列举措涉及面广、颠覆性强,严重削弱了中美战略互信,破坏了两国关系的重要基础,扭转了双边关系的发展方向,加剧了两国关系的紧张、摩擦与动荡,使两国走向对抗与冲突的风险显著上升。与此同时,特朗普政府重构中美关系的努力也受到多种因素制约,这使其实现对华政策目标的能力大打折扣。随着政治经济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