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 北京大学-乔治城大学学生对话 / 正文

北京大学和乔治城大学两校师生共话全球发展合作

2023-04-27 02:56
人访问

全球发展将走向何方?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全球发展问题日益突出,全球发展治理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深化全球发展合作?推动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需要各国贡献智慧和力量。

在此背景下,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与乔治城大学“美中全球议题对话项目”合作举办了“全球治理与全球发展”师生线上对话。本次对话聚焦“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与全球减贫挑战”“‘全球发展倡议’与清洁能源转型”和“全球发展的美国路径与自然灾害挑战”三个主题,于3月22日、3月29日、4月12日分三场举行。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中外人文交流基地主任贾庆国和乔治城大学副校长、沃尔什外交学院院长、“美中全球议题对话项目”主任托马斯·班科夫(Thomas Banchoff)教授作为双方教师代表为对话项目致开幕辞。在对话过程中,来自两校的各10名同学围绕上述主题深入探讨、友好交流,分享了自己对全球发展合作的真知灼见。

对话伊始,乔治城大学副校长、沃尔什外交学院院长、“美中全球议题对话”项目主任托马斯·班科夫(Thomas Banchoff)教授向两校参会师生表示欢迎。班科夫教授指出,当前全球地缘政治热点频发、中美关系处在关键节点,两国青年学子能够就减贫等全球性问题坦诚相交、切磋见解,难能可贵。班科夫教授还简要讲解了活动日程安排与发言规则。

图片

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主任贾庆国在开幕致辞中介绍了对话主题。贾庆国教授表示,消除贫困、促进发展是中美共同目标,两国均为这一事业作出了大量努力、积累了丰富经验,如能携手合作,对全球减贫事业将有巨大助益。贾庆国教授还感谢了双方工作团队的辛勤付出,预祝参会师生收获满满。

图片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助理教授徐沁仪作为点评嘉宾应邀出席第二场对话会,并就全球清洁能源转型分享了她的见解。她肯定了同学们从投资、科研、传播等角度所作的思考,指出清洁能源转型是实现全球碳中和的重要途径,需要中美深度合作、国际社会广泛参与,中美如何合作是学界当前的关注焦点。

图片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执行主任王栋担任第三场对话会点评嘉宾并致闭幕辞。他对同学们提出的“深化数据共享与科研合作”“构建灾害应对多边协调框架”和“充分发挥人文交流作用”等观点表示肯定。在闭幕辞中,王栋教授赞赏了两国学生充实高效的讨论,强调以青年对话为代表的高质量人文交流为中美关系改善注入了活力,并对双方工作团队表示感谢。

图片

本次对话聚焦“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与全球减贫挑战”“‘全球发展倡议’与清洁能源转型”“全球发展的美国路径与自然灾害挑战”三个主题,于3月22日、3月29日、4月12日分三场举行,每场时长约90分钟,采取学生主导-结合教师指导的对话模式,分组讨论-小组汇报的活动流程,每场对话小组成员随机分配。在分组讨论中,组内同学依次进行了自我介绍,对议题进行了坦诚而深入的研讨,并推举一名代表汇报小组讨论成果。对话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意犹未尽,并且期待未来进一步联络与交流。

本次对话活动为两校青年提供了相互交流、互学互鉴的平台,同学们围绕中美双方共同关注的全球发展议题进行了富有成效的讨论。与会同学普遍认为,“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勾勒了全球治理的宏观蓝图,中国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是对此发展目标的丰富与发展,并且中美两国在全球减贫事业、气候治理等领域合作潜力巨大。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而在民心相通过程中,以青年对话活动为代表的人文交流意义非凡。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两国青年是中美友好的民间大使,将为中美友好事业注入亮丽的青春活力。青年也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参与者、受益者,同时更应是生态文明的倡导者、引领者。在大国关系和全球治理处于十字路口的当下,中美青年学子的对话沟通有助于夯实中美关系的人文交流支柱、彰显应对全球挑战的青年担当,难能可贵。

图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