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维护霸权地位并延缓自身衰落,美国将中国视为“主要对手”和“安全威胁”,推行所谓“全政府”和“综合威慑”的对华战略。准确认识美国的对华错误认知,需要把握其哲学思想、历史观、世界观以及战略理论等思想根源。美国根深蒂固的“天命论”和“盎格鲁-撒克逊优越论”及对丛林法则的信奉,导致其形成了唯美国独尊的历史观,建立了固执己见的当代史观和自恋式的未来史观。美国从零和博弈和二元对立思维出发,形成了偏执...
2023-05-11在英国和欧陆完成了近两周的会议和走访,各类大会的主题不离开三个关键词:乌克兰、中国、人工智能。对中西之间的认知鸿沟我有所准备,但是这三年造成的影响还是远超于我的想象。不止一次,我在私下的场合被问到,你们现在出来方便吗?国外的研究者还能进入中国吗?这些问题不是来自对中国一无所知的人,反是之前去过中国、并对于中国持中立友好的态度的人,他们目前十分踟蹰、心存疑虑。这一趟下来,可以说得到的倾听的姿态比...
2023-05-10问:前不久,习近平主席访问俄罗斯。双方签署联合声明,强调通过和谈解决乌克兰危机。您如何解读习近平主席此次访问俄罗斯的意义?此次中俄间达成的一系列重要共识和成果,美方乐见吗?答:首先,习近平主席这次对俄罗斯的访问,在整个国际形势处于动荡变革期的今天,向国际社会非常清晰地展示了中国声音,而且中俄战略合作能够为世界和平发展提供重大积极贡献。双方领导人签署的联合声明,我觉得对今天的世界而言有三个方面的...
2023-05-1010月28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主办,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协办《全球变局下的中国机遇与世界发展》高端电视主题论坛,美国、英国、西班牙、挪威、南非、吉尔吉斯斯坦、尼泊尔等多国政要、国际组织负责人和知名学者围绕“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等话题展开深入讨论。中国部分学者也与会。论坛嘉宾普遍认为,中共二十大为中国未来发展描绘出清晰蓝图,为世界各国携手应对挑战、实现共同...
2023-05-10法国总统马克龙对中国进行了国事访问,中法领导人在北京和广州举行了长时间会谈,并发表了内容相当丰富的联合声明。可以说此访不仅为中法关系注入强大新动力,也为中欧关系发展带来契机。4月5日晚,法国总统马克龙抵达中国后出席第17届“中法文化之春”艺术节开幕式。马克龙总统访华后接受采访时候说,欧洲不应卷入台海,不应该成为附庸,欧洲要实现战略自主才能成为第三极。此言引发一些欧洲国家和美国的猛烈攻击,如对中国软...
2023-05-09德国外长贝尔伯克首次访华受到德媒广泛关注,主要原因之一是她过去在对华政策上给人留下较为负面的印象。正因如此,她受到德国和欧洲对华存有偏见人士的追捧,但也有德国政客觉得她的对华言论还不够狠。给人的感觉是,柏林政治和媒体圈子中的一些人把对华关系当成德国内政党派斗争中“比狠”的工具,德媒对德国外长访华的期待似乎就是要看她有“多狠”,甚至要求她通过此访“纠正”法国总统马克龙访华造成的所谓欧盟“疏美亲华...
2023-05-0911-16 | 王栋:解读中美元首视频会晤 |
12-01 | 王勇:中美混双再续“乒乓外交”佳话 越竞争越需要人民间的友谊 |
11-26 | 王勇:美多数人为啥不认为美国是民主好榜样? |
11-17 | 王勇:中美峰会为何是关键阶段的战略对话? |
03-08 | 贾庆国:线下外交活动今年恢复情况有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