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 基地动态 / 正文

【聚焦两会】贾庆国:关于加强打击网络上编造和散布虚假信息行为的提案

2022-03-04 10:58 贾庆国
人访问

3月4日下午3时,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于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开幕。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原院长、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主任贾庆国共向全国政协提交两份提案,分别为《关于改进公共外交工作、讲好中国故事的提案》,《关于加强打击网络上编造和散布虚假信息行为的提案》。以下为《关于加强打击网络上编造和散布虚假信息行为的提案》全文,与读者分享。


关于加强打击网络上编造和散布虚假信息行为的提案

贾庆国

互联网的出现在给人们带来众多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困扰。其中一个困扰就是虚假信息急剧增多,广泛传播,充斥网络。一些网络用户刻意编造、传播、炒作虚假信息,误导、欺骗民众。由于互联网传播较传统传播方式成本低、速度快、覆盖面广等特点,再辅助一些营销手段,虚假信息可以得到迅速和广泛传播,成为民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近年来,虽然有关部门采取了一些措施限制虚假信息传播,但总体效果有限,上述情况仍有愈演愈烈之势。

仔细分析,导致制造、传播虚假信息的主要原因至少包括下列几个:一是发泄不满。部分人由于个人生活中的挫折和在一些问题上引发的偏见,通过制造虚假信息来宣泄对社会的不满;二是牟利。如通过制造假消息博取关注和增加点击量,来获取收益;三是搞不公平竞争。如制造对竞争对手不利的虚假信息,打击竞争对手;四是压制不同观点。认为自己的观点正确,通过制造虚假信息攻击他人不同观点,或宣扬自己的观点,如认定改革开放是错的就编造虚假数字和谎言攻击和否定改革开放;五是狭隘民族主义心态作祟。如通过制造各类阴谋论,煽动恐外、排外和仇外情绪。六是匿名效应。发布信息的很多用户都是匿名的,相比实名,匿名发布信息的用户主观上觉得自己可以对发布的信息不负责任,所以发布信息时通常更随意,更偏激。

需要关注的是,网络虚假信息的泛滥正在给国家利益、社会利益、企业/单位利益和个人权益构成严重的冲击。首先,它导致社会认知错位。大量虚假信息的涌入,掩盖了事实真相,在很多人没有能力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弄清事实真相的情况下,虚假信息成为不少人认识问题的依据,从而导致认知混乱。其次,它导致社会上是非混淆。当虚假信息成为许多人判断是非的事实依据时,一些错误、甚至极端荒谬观点得到广为传播,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人们判断是非的标准。第三,它加剧了社会的分化和撕裂。在是非混淆的情况下,民众对事务的看法分化,极端声音被放大,依据客观事实形成共识难度大幅增加,这导致社会对立情绪上升,突出地表现在仇官、仇富和仇精英的现象上。第四,它加剧了中外对立的趋势。如网络上常常有人出于某种目的,将某个外国人针对中国的恶毒言论包装成那个国家的所有人对中国的看法,以此煽动国人对该国和该国人的不满和敌视。

上述情况给社会伦理、政治稳定和对外关系都造成日益严重的威胁,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为此,特建议如下:

一、全国人大立法明令禁止网上散布虚假信息的做法,制订具体判断标准,颁布具体的惩罚措施,对制造虚假信息给国家、社会、企业和个人利益造成重大伤害的个人和社会组织加以严惩。

二、中宣部或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设置专门机构领导,依法协调打击制造和传播网络虚假信息行动。

三、各级检察院依法起诉影响恶劣的虚假信息制造者。

四、国内主流媒体应分工负责甄别和纠正虚假信息,包括设立专门部门监测网络信息状况,实时发布纠正不实信息的通告。

五、要求各大网站发布的头50条新闻和时事评论的作者实名化,让发布信息和评论者为自己发布的信息和言论负起责任来。

六、在网上所有新闻报道类网页下设立举报链接,方便群众举报虚假信息,并设置奖金鼓励民众举报虚假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