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 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论坛 / 正文

北大中外人文交流论坛首场分论坛“多彩的亚欧古代:亚欧大陆考古新探”(一)

2022-05-18 11:24 iGCU
人访问

2022年4月25日下午,由北京大学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办公室、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北京大学海外传播办公室共同举办的“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论坛暨孔子学院学术文化季”(点击左方链接回顾相关文章)开幕仪式及首场分论坛在英杰交流中心月光厅隆重举行。首场分论坛主题聚焦“多彩的亚欧古代:亚欧大陆考古新探”,共邀请中国、西班牙、以色列三国6位考古领域的知名学者出席并发言,研讨内容均为近五年来亚欧考古领域的热点问题和最新进展。

本场论坛由北京大学汉推办、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考古文博学院、希伯来大学孔子学院、格拉纳达大学孔子学院联合举办。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黎婉欣副教授担任主持。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张剑葳、研究员宁超,希伯来大学教授吉迪恩·谢拉赫·拉维(Gideon Shelach-Lavi)、博士后研究员伊多·瓦赫特尔(Ido Wachtel),格拉纳达大学教授胡安·曼努埃尔·吉梅内斯·阿里纳斯(Juan Manuel Jiménez Arenas)、卡洛斯·罗德里格斯·雷兰(Carlos Rodríguez-Rellán)出席并发言。六位学者分享了各自最新的考古研究成果,内容涵盖古代长城、村社演变、金属建筑、基因溯源、早期人类定居点、史前生产与消费等,并就亚欧考古前景及未来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与展望。


中蒙辽-金长城考古研究

图片

来自希伯来大学亚洲研究系的吉迪恩·谢拉赫·拉维教授介绍了中国和蒙古国的辽金长城考古研究。辽金城墙总共有3500公里,如果把所有的平行线算进去,累计长度超过6500公里,这可能是世界历史上建造的最长的城墙,也是最大的纪念碑之一。 2018-2019年,耶鲁大学和蒙古国立大学合作,在蒙古东北部的长城北线进行了两次前期实地考察。

图片

吉迪恩·谢拉赫·拉维教授和他的团队在此前考察的基础上开展了专项研究,研究问题包括与长城本身的基本问题(如修建年代、废弃年代、建筑技术、工程耗费、修建目的等),也包括与其有关的历史社会问题(如修建时的政治、经济、社会背景、修建和设计的气候和生态背景、该地区定居社会和游牧社会之间的联系等)。

在2018-2019年对两个目标区域的密集调查基础和研究上,吉迪恩·谢拉赫·拉维教授给出了初步的研究假设:中世纪的城墙系统(以及中国历史上许多其他长城建设的片段),是为了监管、甚至是阻止游牧民族和他们的牛群移动,而非出于军事目的。

利用计算机定位模型研究中国东北地区定居农业社会的演变

伊多·瓦赫特尔研究员的发言聚焦于考古预测建模研究。考古预测建模是一种工具,可帮助评估考古遗址出现在地理环境中不同位置的可能性。这些模型用于考古研究,作为一种分析工具,可以更好地解释定居模式和过去的人类行为。它们也是保护考古遗址的重要工具,因为它们可以帮助规划者避开可能存在遗址的区域。

在这项研究中,使用计算机定位模型研究中国东北地区定居农业社会的演变。研究发现,导致狩猎采集者过渡到定居和农业生活方式的原因和过程是人类历史上一个基本的未解决问题。在这里,他们展示了在中国东北地区对两个单人居住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年代分别为7.9ka和7.4ka)和两次高分辨率考古调查的结果,这些调查捕捉到了在第二古老的驯化中心的最早阶段的定居和小米种植在旧世界。向定居的转变恰逢华北地区向湿润条件的显著转变,8.1-7.9ka。他们认为,这些较潮湿的条件是促进中国北方向定居并最终驯化小米的复杂过渡过程的经验先决条件。

有趣的是,定居和植物驯化遵循不同的轨迹。定居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规范迅速演变,在几百年内,他们发现建立在自然景观中的复杂的定居村庄。然而,植物驯化的过程在几千年的时间里进展缓慢。他们最早的驯化过程开始的证据出现在一个已经很复杂的定居村庄(兴隆洼文化晚期)的背景下,在耕作开始后的半千年,即使在这个阶段驯化的动植物也很少见,这表明在生活资料富足地区向驯化植物的过渡可能在向定居社会的过渡中没有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古代的金属结构建筑

张剑葳老师的发言以金属材料为切入点,首次系统考察和对中国古代金属建筑进行了专深研究。中国古代建筑“五材并用”。其中,金属材料相对比较特殊,金属建筑的数量也相对较少。象征意义与适应性技术是推动金属建筑出现、发展的两项内在动力。发言着重探讨金属建筑出现的文化根源,以及中国古代金属建筑与宗教、政权等重大象征意义的关联,并在技术层面对金属建筑的营造等展开讨论。

图片

发言分为上、下篇。上篇以时间发展为序,勘查实例、爬梳文献,考证、勾勒出中国古代金属建筑的发展史。共七部分:

第一,先秦至南北朝时期是金属建筑的蕴育与技术储备期。

第二,唐代正式出现了天枢、铁塔等可考的金属建筑,且出现了可考的金属屋面建筑。

第三,五代至宋出现了铁塔的建设活跃期,其结构不断进化发展;以斗栱为表征,形象上的仿木程度也越来越逼真。

第四,明代的铁塔发生变化,出现了能够登临的砖芯铁壳塔;铜塔也于此时集中出现。

第五,现存最早的铜殿建于元代,而明永乐武当山太和宫金殿名扬天下,引领了万历年间的建设高潮,从道教建筑波及佛教建筑。

第六,铜殿在明末清初技术已臻成熟,并出现符号化的发展趋势。

第七,清乾隆以后金属建筑逐渐式微,最终未能从中国传统的金属建筑中生发、完成近代转化。

图片

下篇为金属建筑专题,分析金属建筑作为工程实体完成的全过程。共五部分:

第一,从金属建筑实例和道教、佛教经典出发,分析铜殿、铁塔、铜塔的总体设计和立意。

第二,分类探讨金属建筑的单体设计,指出铜殿系按照木构建筑分件铸造构件、组装而成,在设计上也采用了木构建筑的模数控制方法;对铁塔、铜塔的单体设计也分别做了分析。进而通过与世界上其他文化系统的“金属建筑”对比,指出中国古代金属建筑,尤其是铜殿作为中国建筑原创贡献的价值和意义。

第三,首次对铜殿进行了无损XRF(X射线荧光分析)分析,并在GIS(地理信息系统)平台进行表达和深入分析,指出铜殿构件的合金配比和组合运用是有意识的设计,并进一步探寻出指导其材料设计的哲学思想和技术智慧。

第四,论述金属建筑的铸造、建造。指出由于依赖、满足于借鉴木构技术的结构与构造,中国古代金属建筑未发展出能充分发挥金属材料性能的刚性节点。

第五,分析、统计金属建筑的铭文,以GIS表达捐资者、组织者、工匠的空间分布和互动。从而以社会断面还原金属建筑的实现过程,探寻金属建筑作为物质文化风尚的社会动因。

文章来源:北大汉推办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