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 蓝厅论坛 / 正文

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参与承办“全球安全倡议:破解安全困境的中国方案”蓝厅论坛

2023-03-07 14:22 iGCU
人访问

2023年2月21日上午,由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主办,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承办的“全球安全倡议:破解安全困境的中国方案”蓝厅论坛在外交部新闻发言厅举行。中外数十位原政要、专家学者及各界代表参加此次论坛,共同探讨当今全球安全困境的解决方案。中国外交部长秦刚出席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联合国原秘书长潘基文、斯洛文尼亚原总统图尔克(Danilo Türk)发表视频致辞。论坛开幕式由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会长吴海龙主持。论坛同时发布了《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详细阐释了全球安全倡议的核心理念和原则,并明确了重点合作方向和平台机制。

秦刚表示,当今世界各国面临史所罕见的多种风险挑战,人类社会陷入前所未有的多重安全困境。“世界需要什么样的安全理念、各国怎样实现共同安全”,已成为摆在所有人面前的时代课题。对此,习近平主席郑重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倡导走出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共赢而非零和的新型安全之路。倡议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核心要义,目前已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组织表示赞赏支持。

秦刚表示,中方正式发布《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阐释了倡议的核心理念和原则,明确了重点合作方向和平台机制,展现了中方对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担当、对守护全球安全的坚定决心。秦刚强调,安全是世界各国的权利,不是某些国家独享的专利,更不应由个别国家说了算。全球安全倡议服务的是全世界人民的利益,维护的是全世界人民的安宁,需要国际社会团结合作、共同推进。

秦刚表示,全球安全倡议植根于以和为贵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于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与实践。中国将始终致力于走和平发展道路,未来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中国永远不称霸、不扩张、不谋求势力范围,不搞军备竞赛,始终坚持做世界和平的守护者。中国将始终致力于推进国际军控、裁军和防扩散进程,积极应对全球挑战,坚持中国特色的热点问题解决之道。

秦刚强调,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安全的国际环境。同样,没有中国的安全也就没有世界的安全。当前,中国人民正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但来自外部的对中国的打压遏制不断升级,愈演愈烈,对中国的主权和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我们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坚决反对冷战思维和阵营对抗,坚决反对任何外部势力干涉中国内政,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和国际公平正义。中国期待与各国一道,沿着全球安全倡议指明的方向,携手并肩,团结合作,共同迈向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美好明天。

潘基文在致辞中表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危机加剧,不安全与不确定性凸显,中美竞争、俄乌冲突、新冠疫情、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极大冲击了现有的全球安全、经济与社会体系。在此背景下,各国应奉行多边主义,携手应对各类全球性挑战。然而,当前各国之间的分歧不断加深,团结似乎仍遥遥无期。他呼吁安理会各常任理事国积极发挥引领作用,共同维护和平与安全。唯有有效的、及时的合作能够使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更好地发挥作用,并团结带领世界各国协作应对不断涌现的传统和非传统安全挑战。


潘基文致辞

图尔克在致辞中强调,当今世界面临许多的传统和非传统安全挑战,冷战思维仍极大影响着西方国家,并使国际交往更加困难,误解误判的可能性进一步加深。各国应调整心态,积极推动和平与合作,通过政治与经济对话来减少分歧,并为全球安全寻找解决方案。在此情形下,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尤为重要,为全球安全对话与合作提供了极具建设性的理论框架。他进一步指出,联合国仍是人类未来发展的最大希望,各国都应遵守联合国宪章精神,基于相互尊重展开对话,单边主义和自私自利无助于全球安全。同时,对话不应局限于国家之间,还应包含学界、商界,以及一切有志于维护世界和平的人士。


图尔克致辞

本届蓝厅论坛共设有两场平行分论坛,分论坛一主题为“全球安全倡议与传统安全”。中国外交部原副部长、原驻美大使崔天凯,埃及原外长、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高级访问研究员纳比尔·法赫米(Nabil Fahmy),中央外办原副主任陈小工,美国政治风险咨询公司欧亚集团主席克利夫·库普坎(Cliff Kupchan),新西兰原驻华大使包逸之(Tony Browne),中国国防大学国际防务学院院长徐辉,韩国世宗研究所理事长、韩国原总统外交安保事务顾问文正仁(Moon Chung-in),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战略研究所所长朱中博,马来西亚槟城研究所执行主任黄基明(Ooi Kee Beng)出席分论坛一并就相关议题发表看法。分论坛一由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执行主任王栋主持。


分论坛一

崔天凯在发言中指出,当前,人类面临着沉重的和平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许多传统安全问题愈演愈烈。导致这一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一些过时的、和时代潮流背道而驰的理念仍在危害国际关系。崔天凯强调,无论应对传统安全还是非传统安全问题,首先要做的是必须打破那种建立在分裂、对抗、零和基础上的传统思维,世界需要一个新的体现时代精神和人民愿望的安全观。正是面对这样的时代课题,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全球安全倡议,倡导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共赢而非零和”的新型安全之路,为国际社会以共赢思维应对复杂交织的安全挑战提供了中国思路和中国方案。


崔天凯发言

纳比尔·法赫米表示,埃及高度赞赏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及其所倡导的共同、综合、合作和可持续的安全观念,这一倡议对正面临日趋激烈和广泛冲突的国际社会至关重要。过时的权力制衡概念应当被基于平等和集体安全的利益平衡所取代,并基于多边主义共同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同时,各国应共同推动国际关系非军事化,通过外交谈判和平解决国际冲突与分歧,从对抗文化(culture of confrontation)转向合作文化(culture of cooperation)。他建议,为落实全球安全倡议,中国应在世界各地组织各类国际性或地区性活动,探讨全球安全倡议的可行性措施,使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的进一步广泛响应和支持。


纳比尔·法赫米发言

陈小工强调,俄乌冲突的持续发酵对全球社会、经济和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损害,破坏了应对全球挑战的国际多边行动,并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基于全球安全倡议中维护国际安全的六项原则,他提出两点建议:其一,加强冲突管控,最大限度减少战争造成的损失并防止出现更广泛的破坏行为,为政治谈判创造条件;其二,推动政治谈判,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和争端,推动多轨对话及官方、非官方接触,发挥大国的协调作用,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原则,重视各国合理的安全关切,共同努力实现危机的和平解决。


陈小工发言

克利夫·库普坎认为,随着俄乌冲突的持续发酵及美俄关系的恶化,现有的军备控制制度正面临严峻挑战,俄美双方均缺乏维系并延续现行军控制度的意愿。在此背景下,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主要大国应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共同谋求建立新的军控机制。在中美两国军方之间建立定期的、更有效的沟通渠道是必要的,双方应扩大接触,实现更广泛的合作与对话。


克利夫·库普坎发言

包逸之指出,新西兰支持将以联合国宪章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作为处理全球安全问题的核心,并根据国际法和平解决分歧与挑战。当前,更广泛的大国战略竞争给国际安全体系带来了日益增长的挑战,全球安全成绩单并不乐观,对国际安全体系的维护以及全球性挑战的应对亟待全球各国共同努力。他表示高度赞赏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并期待看到中国关于和平解决俄乌冲突、重塑国际安全秩序的建设性方案。


包逸之发言

徐辉基于东亚和平与安全的经验对全球安全倡议的未来发展进行了深入剖析。他指出,从历史上看,“欧洲模式”的框架未能保障欧洲的安全,反而导致了数次严重的冲突,而东亚各国则得以通过共同努力维护了持续40余年的长期和平。在这一进程中,作为东亚最大国家的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发展战略、反对冷战对抗、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多边主义、坚持结伴不结盟、坚持积极防御而非先发制人的国防政策,为维护东亚和平繁荣作出巨大贡献。正是基于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及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提炼,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全球安全倡议,在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安全观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安全架构,为消弭国际冲突根源、实现世界长治久安提供了新的指引。


徐辉发言

文正仁指出,美国主导的地区合作框架排他性日益增强,导致地区紧张态势的进一步加剧。从这个意义上讲,全球安全倡议是应对地区和全球安全困境的重大举措,正当其时,中国应当在建立新的全球安全秩序的过程中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并制订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他进一步指出,全球安全倡议具有世界性的普遍意义,期待看到中国和国际社会一道共同将倡议转化为实际行动,并为世界带来持久和平。


文正仁发言

朱中博认为,全球安全倡议具有三个层面的重要意义。其一,倡议抓住了传统安全问题的时代痛点,即重大安全挑战层出不穷及各方对有效的安全之道的迫切追寻。其次,倡议找准了传统安全难题的现实堵点,即一些国家固守冷战思维,大搞霸权霸道霸凌。最后,倡议指出了破解传统安全难题的关键要点,即以“六个坚持”为核心要求,指明维护全球和平的理念指引、基本前提、根本遵循、重要原则、必由之路和应有之义。刚发布的《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进一步明确20项重点合作方向、五大类合作平台和机制,将持续凝聚国际最大合力,极大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事业。


朱中博发言

黄基明指出,应通过鼓励国际贸易、加强国际经济联系、增强国家间的信任。经济脱钩是零和思维和民族国家的防御性导致的战略互疑的结果。他强调,在多极化背景下,全球安全倡议是极具创新性和启发性的全球引领性理念,有助于破除传统安全思维的冲突导向性。


黄基明发言


分论坛二主题为“非传统安全与国际合作”。中国外交部原副部长、联合国原副秘书长刘振民,英国伦敦经济与商业政策署原署长罗思义(John Ross),复旦大学一带一路与全球治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学术委员黄仁伟,巴西里约热内卢州立大学经济科学系教授伊莱亚斯·贾布尔(Elias Jabbour),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秘书处处长吴晓丹,俄罗斯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项目主任伊万·季莫菲耶夫(Ivan Timofeev),上海春秋发展战略研究院理事长、观察者网董事长李世默,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可持续发展中心主任杰弗里·萨克斯(Jeffrey Sachs),俄罗斯伊兹博尔斯克俱乐部“俄罗斯梦和中国梦”研究中心主任,中俄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专家理事会俄方主席尤里·塔夫罗夫斯基(Yuri Tavrovsky)出席分论坛二并就相关议题发表看法。分论坛二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主持。

论坛闭幕环节由王栋和王文汇报两场平行分论坛的讨论情况,由吴海龙作总结发言。吴海龙指出,通过讨论,与会学者普遍认为,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局势中不稳定、不确定、不安全因素凸显。面对动荡不安的国际局势,中方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顺应国际社会人心,合乎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根本之道,是继“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之后中国向世界贡献的又一重要的国际公共产品,为各国破解全球性和区域性安全问题提供了新的路径和方法。落实全球安全倡议要求各国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维护联合国的权威与地位,通过沟通协商凝聚最广泛的共识,完善全球安全治理框架。

吴海龙作总结发言


蓝厅论坛

“蓝厅论坛”是外交部创建的政府、企业、学界、媒体及公众等中外各界沟通交流的平台,旨在为社会各界就中国外交政策等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讨论建立新渠道。因定期在外交部南楼“蓝厅”举行,称为“蓝厅论坛”。此次是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第四次承办蓝厅论坛及外交部相关重要论坛,承接多项会议筹备工作与中外嘉宾邀请事务。之前三次承办分别是:2020年7月9日“相互尊重、信任合作——把握中美关系的正确方向”中美智库媒体视频论坛,2020年9月28日,以“后疫情时代的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为主题的第十八届蓝厅论坛,以及2021年2月22日的“对话合作,管控分歧——推动中美关系重回正轨”蓝厅论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