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半岛形势自2020年再次趋向恶化以来已到了一个新的临界点,东北亚地区的战略稳定再次面临严峻挑战。首先,半岛可能爆发新的核危机。在几年相对低调发展后,今年朝鲜已进行了近20轮包括洲际弹道导弹在内的各种导弹试射,并显露出可能进行新核试的迹象。美韩则陆续开展多种军事演习,并于8月底在时隔四年后恢复了 “乙支自由之盾”大规模联合军演(朝鲜立即将之称为“濒临核战争边缘的玩火行为”)。2018年半岛形势缓和存留的...
2022-10-06在佩洛西访台的影响下,往返于菲律宾海的美军“里根”号航母的航行轨迹备受关注。北京大学海洋战略研究中心主任、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兼职研究员胡波日前接受深圳卫视“直新闻”栏目采访时指出,美军“里根”号航母穿越台湾海峡的传言并不真实,也不符合美国的战略利益;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里根”号航迹反映的美国对台湾地区的态度。直新闻:美军“里根”号返回日本母港,这艘航母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为此前有传言称它将穿...
2022-10-052022年9月17日,山东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成立三周年大会暨学术讨论会在线上成功举行。众多知名专家学者齐聚线上,围绕“百年变局大势”和“区域国别学建设:百年变局下的区域国别学”两大学术主题开展研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学术委员翟崑指出,立足中国的东盟学是交叉学科背景下的区域国别学向纵深、交叉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在学科交叉背景下,立足中国的东盟学应该是什...
2022-10-05一般认为,中美日关系是中日关系受制于中美关系,这是一个方面;与此同时,从邦交正常化历史看,也要看到中日关系还有可能为中美关系产生创新的引领作用。1972年9月29日,中日两国签署实现邦交正常化联合声明,这对亚洲乃至世界来说都是重大事件。在当前中日关系面临各种挑战和困难、国际秩序发生重大转型的背景下,纪念这个历史事件,具有共同回顾历史、展望未来的积极作用。因此,更要思考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究竟纪念什么的...
2022-10-042022年9月29日是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进入新世纪以来,中日经济依存不断加深,然而两国建立政治互信依然任重道远,其中最突出的体现是中日安全关系。日本国立新潟大学副教授张云撰文指出新时代中日安全关系必须发扬实事求是的邦交正常化核心精神,超越以军事威慑力为逻辑起点的旧安全观,建立在双方社会更广泛深入互动和理解的基础上。9月29日是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半个世纪以来,中日关系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
2022-10-042022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在“东升西降”的世界大趋势下,中日两国如何构建面向未来的新型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山东大学讲席教授、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学术委员张蕴岭撰文指出,“双方应努力摆脱历史惯性和传统思维方式,着眼未来,着眼大局,推动合作协商。只有这样,两国才能走出因战略竞争的旧思维而陷入的‘安全困境’。”China and Japan normalized their bilateral ties i...
2022-10-0411-05 | 第一期“洞明书屋”唐士其教授新书交流会 |
05-06 | 贾庆国:新冠疫情影响中美关系走向 |
03-10 | 王逸舟:《迷人的国际关系》新书专访 |
11-16 | 王栋:解读中美元首视频会晤 |
12-01 | 王勇:中美混双再续“乒乓外交”佳话 越竞争越需要人民间的友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