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速递 / 正文

【蓝厅论坛·重启人文交流】李君如:中美应进行价值观交流与对话

2021-02-22 15:52 iGCU
人访问

2021年2月22日上午,由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联合主办的“对话合作,管控分歧——推动中美关系重回正轨”蓝厅论坛成功举办。中美双方五十多位前政要、专家学者、卫生、文化、体育等各界代表以“线上+线下”的方式共同参加此次论坛。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美国前财政部长鲍尔森(Henry Paulson),美国亚洲协会会长、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Kevin Rudd),美国史带集团董事长、国际集团前首席执行官格林伯格(Maurice R Greenberg),中国驻美国大使崔天凯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北京大学校长郝平作为共同主办方代表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北京大学副校长王博出席论坛开幕式。论坛开幕式由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会长吴海龙主持。


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是本次论坛的主要承办方之一,承接多项会议筹备工作与中外嘉宾邀请事务,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副部长、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执行主任王栋主持分论坛三“重启人文交流”。原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受邀出席论坛开幕式并在分论坛三“重启人文交流”上发表主旨演讲。以下为发言全文,与读者分享。


原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


中美关系经过这几年又一轮风风雨雨、曲曲折折,现在应该重启对话、重归正轨了。这是两国人民共同的愿望,也是世界各国人民对我们两国的期盼。


借此机会,谈三个观点,和大家讨论分享:


一是,重塑中美互信必须重启中美人文交流。


今天的中美关系,面临两国邦交正常化以来最严峻的考验。我们要重塑中美互信,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就是重启中美人文交流。


记得2016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八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和第七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联合开幕式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在这个讲话的最后部分,他引用了中国800多年前一位诗人写下的诗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他说:“天下的大江大河千回百转,历经多少曲折,最终都会奔流到海。只要我们坚定方向、锲而不舍,就一定能推动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得到更大发展,更好造福两国人民和各国人民。”今天,我们重温这句古诗,重温习近平主席这番语重心长的话,更感到重启中美合作关系是历史的必然。


写下“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这句古诗的诗人叫辛弃疾,他虽然在战场上打过仗,但他写的许多诗词很像一幅幅田园画。比如他有首诗写道:“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你很忙很累,心也很烦,但一读这样的诗词,你的心就会平静下来,这就是文化特有的功能和魅力。中美之间进行人文交流,也可以用文化来沟通人与人之间的理解,让烦躁的心平静下来,冷静地思考一下两国关系。


二是,重启中美人文交流,最重要的,是要进行价值观交流。


如前所言,诗词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特色。中国是一个诗国,孩子在很小的时候,父母亲就会教他们背诵古诗。这些诗词凝聚了中国文化的精华,体现的是中国人的价值观。比如在中国,三四岁的孩子就会背诵“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诗告诉孩子们,人要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在中美关系中,尤其需要“高瞻远瞩”,它可以避免许多短视行为。


重启中美人文交流,最重要的,是要进行价值观交流。前几年,我们的人文交流缺乏“高瞻远瞩”,很少进行价值观交流。在一些人心目中或者口中,一讲到价值观,似乎有一个不言自明的“公理”——中美的价值观是不同的。其实,价值观问题非常复杂,既有各个国家不同的价值标准,也有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比如习近平主席就多次说过,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人类的共同价值。如果让孔子通过时间隧道到美国去观光,他就会和林肯总统对话说:你倡导的“民有、民治、民享”等国家治理理念,我在2500年前就提出了。在我之前,就有人说过:“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我是个搞教育的人,我说过“有教无类”,任何人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我还说过:一个理想的社会应该是“天下为公”的社会,即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我也说过“不患寡而患不均”,财富应该让民众公平享有。要知道,孔子这些话在中国早已成为全社会大多数人的价值理念,也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因此,简单地说中美两国的价值观是不同的,是不准确的。


在人类社会演进过程中,各个民族、各个地缘的人确实会形成不同的价值观。比如中国地势西高东低,黄河、长江等几条大河从西到东川流不息,每到汛期就会发生严重洪涝自然灾害。自古以来,中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官员就是能够带领人民用集体的力量来抗击泛滥的洪水。因此,集体主义对于中国人民来讲,是一种价值观,更是一种生存方式。这和美国崇尚个人主义,显然是不一样的。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中国提倡的集体主义并非抹杀个性、无视个人利益的集体主义。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都懂得一个好的社会应该是能够兼顾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社会,应该是能够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社会。


三是,重启人文交流,最好的办法,是能够让双方听到对方人民群众的声音。


说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价值观,这几年美国以蓬佩奥为代表的一些人总是用赤裸裸的语言,挑拨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的关系。如果中美两国能够重启人文对话和人文交流,美国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和中国人民直接交流,听一听中国人民是怎么谈论和评价中国共产党的。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今年,已经满一百岁。一个百年大党之所以还那么得人心,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观是“人民至上”、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这几年为什么要开展反腐败斗争,就是因为那些腐败分子完全违背了这样的价值观和根本宗旨;中国共产党的改革开放和反腐败斗争为什么得人心,也是因为人们看到中国共产党是真心诚意为人民服务的。这种话,我在这里说,你们还是会有怀疑的;最好的办法,是你们能够到中国老百姓中去听一听。


中美重启人文交流的最大意义,就是能够让双方听到对方人民群众的声音,使中美两国人民增进相互了解、减少误解,成为两国政治家推动两国关系健康发展的基石。


中美之间的人文交流经历过友好交往与相互隔绝等多个发展阶段,我们深知相互交往比相互隔绝好、相互交流比相互指责好。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美两国在智库交流和学者访问、影视和文化项目落地、青年学生留学以及旅游等各个方面,人文交流获得了很大的发展。据美国国际教育学会数据,2017年到2018年,中国在美高校留学生就已超过36万人,占全美国际留学生的33.2%。中美智库和学者之间、文化工作者和体育工作者之间的交流也在多层次展开。这样广泛多层次的人文交流,使得中美两国人民对对方的了解大大加深。


令人遗憾的是,这几年出现了很不正常的情况,美国有的地方无理驱赶中国留学生、限制中国学生和学者入境、违背协议打压孔子学院,还正式暂停了“政策制定人士中国教育旅行计划”(Policymakers Educational China Trip Program)、“美中友谊计划”(US-China Friendship Program)、“美中领导者交流计划”(US-China Leadership Exchange Program )、“美中跨太平洋交流计划”(US-China Transpacific Exchange Program)和“香港教育与文化计划”(Hong Kong Educational and Cultural Program)。特别是,在许多人文交流项目停止的情况下,美国有些政客和媒体还向美国人民传递了许多虚假的信息,包括一些无中生有的谣言,在两国人民之间筑起了一道道无形的壁垒,影响了两国人民的互信。坦率地说,这种做法给我的印象是:美国那些人对自己的国家、自己的人民太没有自信了。


我们希望,中美两国能重启人文交流。比如,现在就可以让双方的医学专家围绕防控疫情进行交流。在疫情过后,恢复执行双方的人文交流协议,同时拓展更多的人文交流项目。


人要活得好,还是少一点悲观、多一点乐观为好。我是乐观派,相信“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坚信中美人文交流一定能够重启。


“重启人文交流”分论坛现场



背景链接


“蓝厅论坛”是中国外交部创建的政府、企业、学界、媒体及公众等中外各界沟通交流的平台,旨在为社会各界就中国外交政策等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讨论建立新渠道。因定期在外交部南楼“蓝厅”举行,称为“蓝厅论坛”。


此次论坛已是北京大学与中国公共外交协会第三次共同合作组织高级别会议,分别为:2020年7月9日,以“互相尊重,信任合作——把握中美关系的正确方向”为主题的中美智库媒体视频会议;2020年9月28日,以“后疫情时代的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为主题的第十八届蓝厅论坛;以及此次的“对话合作,管控分歧——推动中美关系重回正轨”蓝厅论坛。


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是历次合作的主要承办方。基地是由教育部批准设立并由北京大学承办的集教学科研、政策咨询与人才培训为一体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目前,基地是北大唯一一家教育部设立的人文交流综合智库,服务于人文交流“十大机制”,引领国内人文交流研究的高地,统筹、协调和推进我国中外人文交流事业的建设。2020年1月,经教育部审批同意,“北京大学中美人文交流研究基地”更名为“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Institute for Global Cooperation and Understanding,iGCU)。2020年12月,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入选2020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2021年1月,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上榜“2020亚洲大国(中国、印度、日本、韩国)百强智库榜单”排名第76位,在上榜的中国智库中名列第17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