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i 导 读约瑟夫·奈(Joseph Nye),著名国际关系理论家,于当地时间5月6日逝世,享年88岁。他在著作《美国总统及其外交政策》中提出“道德重要吗“这一命题,通过分析二战后历任美国总统的外交决策,揭示美国外交始终在例外主义和普世价值、孤立主义和自由主义之间摇摆。约瑟夫·奈认为,美国外交充满马基雅维利式谎言,其道德标尺随战略需求而变动,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更使美国道德形象加速崩塌。面对中国崛起,美国应采取...
2025-05-09小 i 导 读特朗普再度执政虽仅短短几个月,却已对美国内外政策产生剧烈冲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牛可近日在《国际战略研究简报》撰文分析指出,特朗普外交政策的根本特征是前所未有的断裂性、不稳定性与不可预测性,这一现象深受其民粹主义基础的推动。特朗普的成功源自其有效动员美国基层群体,形成了强大的“让美国再次伟大”(MAGA)运动。这一群体对外交政策的影响愈加突出,尤其在孤立主义和“美国优先”的背景下。他...
2025-04-30小 i 导 读当今世界正在遭遇“乱”与“变”,人类社会正处于十字路口。当今国际形势总体呈现西强东弱、西乱中治、东升西降的趋势,国际格局正在发生变化。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张树华在《政治学评论》撰文指出,近年来,世纪疫情、局部冲突与百年变局交织叠加,世界步入新一轮动荡变革期。这既对中国构成了挑战,也为中国突破西式价值体系和话语霸权禁锢提供了绝佳的历史机遇。...
2025-04-30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宫,引发了国内外学者对其第二任期内外政策议程与美国未来前景的热议。2025年初,《当代美国评论》编辑部对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国际战略研究院创始院长、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特邀专家王缉思教授进行了专访。
2025-04-30小 i 导 读人工智能的颠覆性发展正深刻影响国家安全。吉林大学公共外交学院、国家发展与安全研究院院长、教授肖晞分析指出,人工智能技术既冲击传统军事安全,改变战争形态,又带来认知安全和社会治理等非传统风险。面对技术变革的双重挑战,需统筹技术发展与全球治理,构建系统性的安全保障体系。本文经作者授权转发。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标志性成果,以高速性、通用性、智能性和交互性的颠覆性特点,对国...
2025-04-28小 i 导 读在全球政治不确定性加剧与国际冲突复杂化的背景下,传统研究方法难以捕捉冲突地区的微观社会动态。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助理教授吕晓宇基于2018—2024年在叙利亚、黎巴嫩、乌克兰等冲突地区的实地调研,系统探讨了国际冲突实地研究的价值、挑战与方法。吕晓宇指出,实地研究通过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能够弥补传统信息源的不足,揭示冲突的深层社会动因与感官体验;同时面临安全风险、伦理困境与后勤限制等挑战。基...
2025-04-2811-16 | 王栋:解读中美元首视频会晤 |
12-01 | 王勇:中美混双再续“乒乓外交”佳话 越竞争越需要人民间的友谊 |
11-26 | 王勇:美多数人为啥不认为美国是民主好榜样? |
11-17 | 王勇:中美峰会为何是关键阶段的战略对话? |
03-08 | 贾庆国:线下外交活动今年恢复情况有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