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缘—政治地缘”:德国对华政策的分析框架现有的针对德国对华政策的分析大多聚焦于探讨国内政治因素如何塑造和影响德国对华政策,将其解释为德国政府在“利益外交一价值观外交”两个维度上的选择和平衡。从这种分析视角看,在发展对华关系问题上,德国国内长期存在着两派力量一是代表实际利益的经济界;二是代表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利益的群体,包括一些政客、非政府组织和媒体人士等。正是这两派竞争的国内政治格局主导了...
2023-03-07近日,美国总统拜登突访乌克兰基辅,后在波兰华沙发表演讲,宣称北约比以往更加团结,将继续支持乌克兰抵御俄罗斯的“入侵”。2022年2月爆发的乌克兰危机对拜登政府提出了重大外交挑战。拜登政府并没有对乌克兰危机进行直接的军事介入,通过提供情报、武器等方面支持实现“从背后作战”。美国利用这一危机,打造多边制裁机制,极大地削弱俄罗斯的经济、军事和技术实力,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重振了美国和欧洲之间的“跨大西洋联盟...
2023-03-07在谈及对俄乌冲突走向和前景的看法时,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学术委员吴心伯在发言中表示,目前来看有两个特点:一个是打的意愿还是很强,谈的意愿不足。打的意愿很强,从乌克兰来看,现在还处在反攻阶段,认为反攻还没有到位。从美国来讲,还在不断增加对乌克兰的军事支持,包括更先进的军事装备。从俄罗斯来看,虽然处在一个战争调整的过程中,但还是期待过一段时期以...
2023-03-072023年3月7日,外交部长秦刚在两会记者会上应询谈及中欧关系。秦刚表示,中欧是两大文明、两大市场、两大力量。中欧开展交往完全是基于彼此战略利益独立作出的选择。中欧关系不针对、不依附、也不受制于第三方。秦刚说,不管形势如何发展,中方始终视欧盟为全面战略伙伴,支持欧洲一体化。我们希望欧洲经历了乌克兰战火的磨难,痛定思痛,真正实现战略自主、长治久安。秦刚表示,我们愿同欧方一道,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坚持相...
2023-03-07【新征程 再出发 代表委员谈“五个牢牢把握”】光明日报记者 刘江伟“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一重要论断,根植历史与现实,有力回击了“文明冲突论”和“国强必霸论”,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从苦难中走过来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深知和平的珍贵、发展的价值,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视为自己的神圣职责。过去数十年,中国牢牢把握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取得了现代化建设的辉...
2023-03-042023年伊始,新西兰发生了两件事:一件是女总理阿德恩突然辞职,再一件是政府送给民众一份特别的新年礼物——“鸡蛋限购”。对于前者,西方大小媒体特别关注,唏嘘不已。对于后者,媒体关注度则不太高。殊不知,压垮阿德恩政府的“最后一根稻草”,正是这“鸡蛋事件”。2020年9月22日,时任新西兰总理阿德恩在奥克兰参加电视辩论会(图源:世界知识)“我累了”此次“鸡蛋事件”的起因是,执政的工党政府为响应绿党等进步人士“...
2023-03-0311-16 | 王栋:解读中美元首视频会晤 |
12-01 | 王勇:中美混双再续“乒乓外交”佳话 越竞争越需要人民间的友谊 |
11-26 | 王勇:美多数人为啥不认为美国是民主好榜样? |
11-17 | 王勇:中美峰会为何是关键阶段的战略对话? |
03-08 | 贾庆国:线下外交活动今年恢复情况有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