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0日晚,由北京大学中美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和北京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主题为“特朗普、美国实力和世界秩序——国际合法性的失去”的圆桌讨论会在我院C105举行。本次讨论为中美人文交流高端讲座系列之...
2018年3月19日至20日,来自中美两国著名智库、高校的15位专家学者出席了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举行的“管理全球失序:中美合作的前景”学术研讨会。此次会议由北京大学中美人文交流研究基地(教育部基地)和美国著名...
当前,中美关系在新形势下,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受北京大学中美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和北京大学美国研究中心邀请,2018年1月11日上午,由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宋怡明(Michael Szonyi)教授率领的五位著名美国学者一行到访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并与我院师生举行“新时代的中美关系:新机遇与新挑战”圆桌讨论会。此次圆桌研讨为“中美人文交流高端讲座”2018年第2讲。参加圆桌讨论会的美方学者包括:哈佛大学费正清中...
2018年1月10日12-14点,著名国际关系学者阿米塔·阿查亚(Amitav Acharya)教授和著名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Niall Ferguson)教授到访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围绕“国际秩序向何处去?”话题与我院师生展开对话。
11月10日上午,北京大学英杰阳光大厅座无虚席,“十九大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理论研讨会在这里召开。北京大学十三位著名学者从各专业领域全面深入解析十九大精神。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燕京学堂院长、中美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学术委员会委员袁明教授在会上发表了题为“共同塑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彩讲话。什么叫做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人提出这么一个概念需要样的眼光和气度?青年人能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塑造中起到怎么...
11月9日晚七点,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中国进行首次国事访问期间,新浪国际、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联合推出的重磅学术活动——“顶尖学者把脉特朗普亚太行”在国际关系学院学术交流中心礼堂举行。本次活动邀请到的五位作为主讲嘉宾国际关系学界顶尖专家学者分别是: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前院长崔立如,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国际发展与全球治理研究所所长楚树龙,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长江学者金灿...
11月5日上午,在美国大选进入倒计时第四天之际,美国芝加哥大学法学院政治学系副教授Gerald N. Rosenberg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与部分师生举行2016年美国大选圆桌讨论会。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美国总统特朗普于2017年4月在海湖庄园会晤期间共同确定建立中美社会和人文对话。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和美国国务卿雷克斯·蒂勒森于2017年9月28日在华盛顿共同主持了首轮中美社会和人文对话。本轮对话包含教育、科技、环保、文化、卫生、社会发展、地方人文合作七大合作领域,旨在促进双方在两国全面对话机制框架内进一步推动社会和人文交流。 中美社会和人文对话为两国开展积极坦诚的对话交流提供了重要...
一45年前的1972年2月28日,中美两国政府发表了《上海公报》。作为中美之间的第一个联合公报,《上海公报》成为中美关系史和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不仅标志着中美长达22年隔绝状态的结束和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开始,也对亚太地区乃至世界形势产生了积极和深远的影响。《上海公报》开启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大门。20世纪70年代初,世界格局和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中美共同战略利益上升。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以非凡的战略...
2017年1月13日下午,“特朗普时期的中美关系”研讨会暨《战略领域的中美关系》中文报告发布会在北京大学举行。活动由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中美人文交流研究基地执行副主任王栋主持。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