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中国前驻美大使崔天凯应邀参加“基辛格与中美关系”研讨会并就中美关系问题同与会嘉宾进行深入讨论。崔天凯大使表示,我们应该从中美关系50年来的历程中得到很多有益的经验教训,但是现在有人对它全盘否定,这值得警惕。1971年,时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基辛格博士秘密访华,开启了中美交往的大门。当时,崔天凯大使正作为“知青”在黑龙江省爱辉县工作。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从报纸上读到“亨利·基辛格”这个名...
“基辛格与中美关系”研讨会5月31日以视频方式举行。刚刚度过99岁生日的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线上参加会议,并就当下中美关系发表了观点。他指出,中美作为大国需要建立共处的原则,找到共处的方式,共同避免对抗。基辛格博士表示,过去几十年,中美关系沿着建设性方向不断发展,但是现在双方存在很多分歧,形势相当紧张。无论是中方还是美方都清楚,过去几十年里,中美两国都肩负重大责任,和50年前相比,现在双方责任更大。基...
2022年5月31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应邀在“基辛格与中美关系”研讨会上发表视频致辞。王毅国委赞赏以基辛格为代表的美各界友好人士长期关心支持中美关系发展,表示,半个世纪前,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和尼克松总统、基辛格博士等中美老一辈领导人,以非凡的远见卓识、政治勇气和外交智慧,打破了两国隔绝对抗坚冰,实现了震撼世界的“跨越太平洋的握手”,翻开了中美关系新的篇章。50多年来,基辛格博士近百次访华,推动历...
“我两次到访美丽的艾奥瓦州,同马斯卡廷市结下了不解之缘。”习近平主席在信中深情回忆。1985年,中美交流的大门刚打开不久,时任河北正定县委书记习近平首次访问美国,在艾奥瓦州马斯卡廷市民德沃切克家中借住两晚。萨拉·兰蒂女士,正是当年访问活动的组织者之一。“他脸上总是洋溢着笑容,特别高兴能用学到的知识为自己的国家效力,”谈及当时对习近平主席的印象,兰蒂说道,“他参观了大学和农场,同时也非常愿意向我们介绍...
5月20日,在天津茱莉亚学院·天津音乐学院茱莉亚研究院2022届硕士研究生毕业典礼上,中国驻美国大使秦刚与美国驻中国大使尼古拉斯·伯恩斯(Nicholas Burns)分别发来了视频致辞。他们的寄语充满温暖和力量,现将致辞全文与大家分享。 以下为秦刚大使的讲话: 中国驻美国大使秦刚很高兴参加天津音乐学院茱莉亚研究院首届研究生毕业典礼,祝贺你们取得的学业成就,也祝贺你们从今天起即将踏上人生的新旅程。I am delighted to joi...
摘要当代东南亚各国的华人政策具有显著的差异性。这一现象植根于近现代殖民遗产的结构性原因,而治理自主性及族群结构则是导致政策差异的关键变量。具体而言,治理自主性决定了东南亚国家能否避免殖民政权对移民事务的支配,自主地协调与适应华人的移入;族群结构则决定了各族群在政治参与中可利用的物质基础和竞争杠杆。作为东南亚国家中的典型案例,泰国、印尼和马来西亚分别建构了“治理自主+单一族群主导”“治理不自主+单...
在刚刚结束的2022年法国总统选举中,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RN)候选人玛丽娜·勒庞虽然未能在第二轮投票中战胜谋连任的马克龙,但在两轮选举中分别以23.15%、41.45%的得票率创下该党历史纪录。舆论广泛评称,这是一次“没有输家”的选举。国民联盟得票率大幅提升的背后,是法国部分民意的极右倾向进一步发展。法国极右思潮的历史甚为悠久,在过去及当下林林总总存在着很多极右翼政治力量,长期处于分化重组的变动之中,国民联盟是...
今年4月,法国举行了新一届总统选举。在4月10日的第一轮投票中,现任总统马克龙和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候选人勒庞分别获得27.85%、23.15%的选票,位居前两位,但均未超过半数,根据宪法需举行第二轮投票。4月24日,第二轮投票举行。次日,法国内政部公布了统计结果,马克龙获得58.54%的有效选票,成功连任,任期五年;勒庞获得41.46%的有效选票。此次大选重现了2017年马克龙与勒庞在第二轮投票中展开对决的情形,但两人的得票...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27日下午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的决心和意志,筚路蓝缕,跋山涉水,走过了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体的发展历程。要深入了解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把中国文明历史研...
2022年5月13日下午,由北京大学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办公室、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早稻田大学孔子学院、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和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联合主办的中日人文交流论坛“近代中国与早稻田大学”顺利召开。此次研讨会采用线上模式,来自国内外知名院校以及机构的118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本场论坛是早稻田大学孔子学院中日系列论坛的第三场,也是“人文交流、文明互鉴”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论坛暨孔子学院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