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 首页
  • 动态
  • 专家
    • 执行委员
    • 特约专家
    • 研究人员
    • 高级访问研究员
  • 观点
    • 两会
    • 2023全球数字经济论坛专题论坛
  • 研究
    • 议题研究
    • “十大机制”
    • 研究文章
  • 出版
    • 图书
    • 报告
    • 智库摘要
  • 项目
    • 领导力培养
    • 学术训练
    • 其他项目
  • 视频
  • PODCASTS
    • 对话思想者
    • 高端论坛
    • 蓝厅论坛
    • 全球数字经济论坛
    • iGCU独家专访
  • 关于我们
    • 基地简介
    • 主任致辞
    • 宗旨和理念
    • 管理团队
    • 联系我们
EN
  • 首页
  • 动态
    • 基地动态
    • 蓝厅论坛
    • 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论坛
    • 中美高级别战略与政策系列对话
    • “中美+”三边对话
    • 中韩学术政策研讨会
    • 中美青年学者论坛
    • 北京大学-乔治城大学学生对话
    • 洞明书屋
  • 专家
    • 执行委员
    • 特约专家
    • 研究人员
    • 高级访问研究员
  • 观点
    • 两会
    • 2023全球数字经济论坛专题论坛
  • 研究
    • 议题研究
    • “十大机制”
    • 研究文章
  • 出版
    • 图书
    • 报告
    • 智库摘要
  • 项目
    • 领导力培养
    • 学术训练
    • 其他项目
  • 视频
  • PODCASTS
    • 对话思想者
    • 高端论坛
    • 蓝厅论坛
    • 全球数字经济论坛
    • iGCU独家专访
  • 关于我们
    • 基地简介
    • 主任致辞
    • 宗旨和理念
    • 管理团队
    • 联系我们
    • 王栋教授受邀参加中法高级别人文交流论坛并担任分论坛主持人

      当地时间4月30日,由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驻法国大使馆联合主办的中法高级别人文交流论坛在巴黎举行。中法两国政府官员、友好协会负责人、研究机构代表、媒体人士等围绕推动两国关系发展、增进人文交流、促进媒体合作等热点话题展开对话。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执行主任、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栋受邀参加论坛,担任政治经济分论坛、人文交流分论坛及青年交流分论坛主持人。来源:央视新闻


      2024年05月17日
    • 王栋教授受邀参加纪念中马建交50周年论坛并发言

      5月7日,纪念中马建交50周年论坛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汇聚政府、商界、学术界代表和智库领袖,吸引近300位嘉宾现场参会。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执行主任王栋受邀参加论坛,在“基于五十年的发展,深化中马合作伙伴关系”专题研讨会上发言。来源:中国日报


      2024年05月17日
    • 贾庆国:中美关系虽趋于稳定,但仍面临障碍

      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主任贾庆国近日接受人民日报英文版采访时表示,美方的言行之间仍存在差距,尤其是在经贸、科技以及台湾问题上对华设置了诸多障碍,这些将阻碍中美关系进一步发展。(视频来源:人民日报英文版)


      2024年05月16日
    • 埃及前外交部长、基地高级访问研究员纳比尔·法赫米深度点评“一带一路”倡议

      中东国家如何看待和评价“一带一路”倡议,如何进一步推动中埃文化和人文交流?埃及前外交部长、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高级访问研究员纳比尔·法赫米对此发表深度点评。


      2024年05月16日
    • 新加坡学者代表团到访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

      2024年5月22日下午,东盟防长会议网络安全及信息卓越中心执行主任杨晓萍(Yeo Seow Peng),东盟防长会议网络安全及信息卓越中心研究助理主任江晓婷(Kang Xiaoting),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国防与战略研究所研究员穆罕默德·法扎尔·本·阿卜杜勒·拉赫曼(Muhammad Faizal Bin Abdul Rahman)三位学者到访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


      2024年05月27日
    • 苦夏降至:拜登的麻烦有多大?

      2024年美国大选不出所料还是成了2020年的翻版:民主党的现任总统拜登对阵共和党的卸任总统特朗普。虽然两人还未获得各自党派的正式提名,但已经锁定足够多数的党代表支持,剩下的只是时间和程序问题了。 不过,今年大选是否会重复四年前的结果,则见仁见智了。中美都有不少分析人士认为,特朗普有机会报四年前的一箭之仇,重返白宫。有的学者甚至认为拜登出局几乎已经注定。 拜登的麻烦 这样的看法当然不无道理


      2024年05月14日
    • 梁海明、冯达旋:中欧经贸合作成果丰硕

      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法国、塞尔维亚和匈牙利等欧洲三国,是近五年来中国国家元首首次访问欧洲,更是中国面向欧洲的一次重大外交行动,备受国际社会关注。在当前全球经济复甦乏力、地缘冲突不断的背景下,中欧维护稳定良好的双边关系,不仅能够持续推动欧洲经贸发展,更对维护全球战略稳定与和平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位于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半岛中部的塞尔维亚,是中国在欧洲的首个全面战略伙伴。该国民众对中国毫不陌生,甚至早在


      2024年05月14日
    • 梁海明、冯达旋:中欧经贸合作成果丰硕

      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法国、塞尔维亚和匈牙利等欧洲三国,是近五年来中国国家元首首次访问欧洲,更是中国面向欧洲的一次重大外交行动,备受国际社会关注。在当前全球经济复甦乏力、地缘冲突不断的背景下,中欧维护稳定良好的双边关系,不仅能够持续推动欧洲经贸发展,更对维护全球战略稳定与和平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位于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半岛中部的塞尔维亚,是中国在欧洲的首个全面战略伙伴。该国民众对中国毫不陌生,甚至早在


      2024年05月14日
    • 李巍:科技是中美战略竞争的最关键“战场”

      2017年12月,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刚刚结束访问中国仅一个月,其政府就发布了任内的首份《国家安全战略》,正式将中国定位为“战略竞争对手”;2018年3月,特朗普政府又宣布将对来自中国的价值500亿美元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这两起事件标志着美国全面拉开了对华战略竞争的序幕,自1979年中美建交以来、在1999年中美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达成协议所正式确立的美国对华接触政策被彻底抛弃,中美关系正式进入


      2024年04月20日
    • 于洪君:核战争的风险可以化解吗?

      当前,俄乌冲突背景下的核战争风险与构建全球安全新格局问题,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关注。相关各方,特别是俄罗斯、美国和北约,在这个事关国际社会共同安全和人类文明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上,立场严重对立。双方进行的战争准备,尤其是核战争准备,不再仅仅是令人忧虑,而是令人不寒而栗。在这里,我想就当前的核战争风险与防止核扩散、俄罗斯和北约的关系走向、如何构建新的国际和地区安全架构、以及如何发挥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安全


      2024年04月18日
    • 王栋:巴以冲突已逾半年,停火谈判前途未卜

      新一轮巴以冲突自去年10月7日爆发,至今已逾半年。本轮冲突持续时间长,规模强度大,造成了大量平民的伤亡以及十分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然而双方停火谈判至今无明显进展,且谈判障碍重重充满变数,双方长期全面的停火协议恐难以达成。能否达成相对有限的、短期的停火协议,还需进一步观察。 冲突致严重人道主义危机 据卡塔尔半岛电视台报道,加沙地带卫生部门的数据显示,本轮巴以冲突已造成超过3.3万名巴勒斯坦人死亡


      2024年04月15日
    • 张云:中美关系稳定与“战略认知”重要性

      20年前战略对话所构建的双方认知,已经不适应时代的现实。2008年的金融危机后,美国越来越认为,中美经贸关系不是双赢而是中国赢两次,经济关系的压舱石似乎正在成为绊脚石;而负责任利益攸关方的身份,则似乎被最大战略对手所取代。中美关系的稳定已经超越利益交汇点的阶段,而是要积极构建战略认知交汇点的时刻。 近期,中国领导层在提及中美关系时,频繁出现一个关键词“战略认知”。3月2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


      2024年04月17日
    • 王勇:时机特殊,耶伦为何再访华?

      日前,77岁的美国财政部部长珍妮特·耶伦飞抵广州白云机场——这是她继2023年7月后再度访华,她也成为拜登政府任内,两次访华的内阁官员。 中国财政部3日公布,经中美双方商定,美财政部部长珍妮特·耶伦于2024年4月4日至9日访华。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美国研究中心主任王勇接受中新网专访时指出,耶伦时隔九个月再次访华,释放出多重信号,对话将有助于两国增进了解、减少误判,促进中美关系稳定


      2024年04月12日
    • 赵明昊:上半年是中美关系“稳中有进”的关键窗口期

      美国财长耶伦结束了对中国长达五天的访问,这一不寻常的安排,显示了中美双方希望稳定两国关系的良好意愿。耶伦的访问涉足广东和北京两地,她不仅和中方高级官员举行会谈,还与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等民间人士展开交流。耶伦品尝中国美食的新闻,也受到中国民众的广泛关注。这些举动似乎让人感受到中美之间的“接触”(engagement)又回来了。 “接触”这个概念具有特定涵义,它常被用来形容20世纪70年代中美


      2024年04月23日
    • 崔洪建:切莫掉入世界“治乱循环”史观

      为了在变乱交织之间看清世界大势、把握格局脉动,围绕如何界定当前的全球发展阶段、未来的世界秩序又将以何种面目出现等重大问题,相关观察和思考正在逐渐深入。将历史经验与现实变化进行简单比较,据此归纳出某种“规律”并赋予其普遍性,是其中较为流行的一种思考方式。 这种思考的优势是看起来既有“历史依据”,又简洁明了地把握住了“规律”。前些年在西方战略界比较热门的“修昔底德陷阱”之说就是典型代表之一。近来热门


      2024年04月12日
    共有 2,176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46 页   当前第 117 页
友情链接
  • 政府机构
  • 国内研究机构
  • 国外智库
  • 相关机构
  • 媒体平台
联系我们 订阅

邮箱:igcu@pku.edu.cn

电话:+86(10)6275578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B110办公室

版权所有@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