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的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精神,2024年3月18日上午,北京大学在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厅举行“聚时事·观热点”学习2024年全国两会精神专题报告会。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主席团成员、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校党委书记郝平领学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精神,校长龚旗煌结合学校发展重点任务部署全国两会精神的落实工作,部分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作
2024年03月27日2024年3月19日,“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问题研究院学生对话”活动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成功举办。此次活动由太平洋国际交流基金会、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主办,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协办。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问题研究院的多名教授,以及近50名中美学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家安全学系助理
2024年03月27日过去几年,公共外交作为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服务中国外交总体布局、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百年变局的加速演进、中美竞争加剧以及后疫情时代的开启,更加复杂的国际环境给中国的公共外交带来了新机遇和挑战。未来,如何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提升中国的国际传播效能,公共外交仍然任重而道远。 问:张院长,您长期从事国际问题研究工作,不仅对公共外交
2024年03月16日如何思考未来的世界?面对这一宏大问题,唐世平老师首先从方法论的层面进行了探讨。大部分人在关注不同的事件时会潜意识地将它们视为互不联系的个例。然而,人类社会与国际关系的复杂性提醒我们,研究者应当关注到更深的层次,从事件到“趋势”再到“原动力”,从单一维度的线性思维转变为多维度的系统思维。不仅要思考那些已经发生的事件,也要对没有发生的事情进行反事实思考;既要考虑事件的即刻的、直接的、非积累性的、期待
2024年03月14日2024年美国大选已进入初选阶段,眼下的选情可谓相当诡异。 一方面,两位宿敌拜登和特朗普在各自的党内一骑绝尘,支持率大幅领先其他对手;另一方面,选民却对两位“老”候选人感到厌倦,对11月再次上演“拜登VS特朗普”的戏码兴味索然。 民调显示,对拜登或特朗普有好感的美国选民都不足40%,多数美国人既不愿意拜登连任,也不愿意特朗普卷土重来。86%的受访者认为拜登年龄太大,62%则认为即便是小四岁的特朗
2024年03月16日谈去年工作: 5.2%的经济增速 彰显中国经济巨大的韧性、潜力和活力 新京报:政府工作报告回顾了2023年工作,你如何评价2023年中国的“经济答卷”? 董志勇: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实现平稳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这一年,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圆满完成,经济总体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 从经济规模
2024年03月13日“全球南方”被用于表达对国际安全与合作事务的关注,分水岭性的重大事件是2022年年初俄乌危机演变成军事冲突。以北约成员国为代表的“全球北方”,就此开始争取不直接涉事的所有国家在外交表述乃至物资供给方面予以支持,以至于2023年俨然成了国际政治外交活动中的“全球南方年”。 近期,在美国智库大西洋理事会的一场有关中国在“全球南方”以及不断变化的国际秩序中的影响的研讨会上,一位参会高级研究员“警告”说
2024年03月15日两会外长记者会上,谈及中美关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发出“四连问”,并指出“美国面对的挑战在自身,而不在中国。”贾庆国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美国的党派之争、利益团体之争,以及来自不同国家移民对政策的立场,都直接导致了美国外交的不确定性,“美国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的确在于自身,是一个客观事实。” 据贾庆国介绍,当前中美在恢复高级官员磋商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在俄乌冲突、巴以冲突等热点问题
2024年03月18日2月26日,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刘建超在北京会见由民主党主席谢尔达罗夫率领的土库曼斯坦民主党、农业党、工业家和企业家党代表团。 刘建超欢迎土议会三党代表团在中国农历新年伊始访华,表示中土是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建交32年来,两国秉持相互尊重、互利共赢原则,推动双边关系不断跨上新台阶。中方愿同土方共同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同土方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在实现现代化进程中加强“一带一路”倡议同“复兴
2024年03月07日有些人认为,中国可能会步日本的后尘,对这个看法我不太同意。”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在全国两会期间回答中新社记者提问时,对一些美国学者宣扬“中国经济见顶论”,把中国看作“下一个会与美国经济越拉越远的日本”予以回击。 林毅夫指出,20世纪90年代初,很多人谈论日本经济会超越美国,结果不仅没超越,还与美国差距一路加大。他强调,日本的情况不会在中国发生。 20世纪90年代日本
2024年03月09日3月10日上午,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在京闭幕。在为期七天的会议上,来自北京大学的24名全国政协委员认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参加政协三次全体会议、界别协商会议和界别小组会议,审议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并受邀列席全国人大十四届二次会议开幕会,听取政府工作报告。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3月6日下午出席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的民革、科技界
2024年03月14日自2017年特朗普上台以来,中美关系发生了自1972年尼克松访华以来最广泛、最深刻的变化。尤其是2017年12月,特朗普政府制定的《国家安全战略》出台,在该报告发布演说中特朗普声称“世界进入了大国竞争的新时代”。在随后发布的报告中,特朗普政府将中国定义为“修正主义国家”、美国的“战略竞争对手”,认为“自尼克松政府以来历届美国政府奉行的以接触为主的对华政策失败了”。以此为标志,美国政府开启了全面
2024年04月08日拜登政府第一任期已进入最后一年。如果从2017年特朗普政府上台算起,美国共和、民主两党已分别在一个总统任期大幅改变和调整美国对华战略。2023年11月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之后,中美关系出现了某种企稳的态势,不过多数人认为,这一局面未必能持续很久。从短期美国政治动态看,如果共和党候选人在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中获胜,美国内外政策可能会再次出现重大调整,进而也会对美国对华战略及中美关系产生重大
2024年04月04日进入21世纪,特别是在第二个十年里,美国的全球霸权遭遇到来自中国的竞争压力,同时美国国内的诸多制度性缺陷也进一步展露。美国霸权的走向及其主导下的国际秩序变迁再次成为一个值得讨论的国际政治经济学问题。 一、国际政治经济体系中的美国霸权 20世纪下半叶开始,美国从英国手中接过了历史的接力棒,在历经曲折后确立了其全球性霸权,成为第一个不以领土征服为基础,但又成功地实现了对全球政治经济体系拥有超强控制力
2024年04月02日4月2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同美国总统拜登通电话。两国元首就中美关系以及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坦诚深入交换了意见。 习近平指出,去年11月,我和总统先生在旧金山会晤,开启了面向未来的“旧金山愿景”。这几个月,双方团队认真落实我们达成的共识,中美关系出现企稳态势,受到两国各界和国际社会欢迎。另一方面,两国关系中的消极因素也有所增加,需要引起双方重视。 习近平强调,战略认知问题始终是中美关系必须扣好
2024年04月04日共有 2,176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46 页 当前第 120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