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i 导 读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陈绍锋撰文探讨了地区主义研究的发展历程和与国际政治经济学(IPE)的联系。文章从核心议题、研究范式和路径三个维度分析了地区主义理论的演进,并讨论了其与IPE学科发展的内在联系。文章指出,地区主义研究与IPE紧密相关,随着全球地缘政治的复兴,未来的地区主义研究将延续不同研究范式的融合,关注更多议题,如地区一体化制度的武器化、去一体化等。 本文经作者授权转发
2024年11月25日小 i 导 读 被誉为全球芯片“代工之王”的台积电是一家非常典型的超级企业。尽管台积电在商业上取得了重大成功,但在日益激烈的地缘政治竞争中却陷入了巨大的“选边困境”,不得不做出违背经济效率逻辑和比较优势原则的商业选择,从高效的集中生产转向低效的分散生产。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副院长,美国研究中心主任李巍,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硕士研究生李玙译在文章中指出:台积电陷入这种困境的原因
2024年09月25日小 i 导 读 近年来,美国频繁拉拢东盟对抗中国,试图让东盟各国卷入大国竞争。在今年新加坡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院的一项调查中,当被问及若被迫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会选择谁时,有50.5%的东南亚受访者表示他们会选择中国而不是美国。 为什么说美国或因以色列而失去东南亚?中国是如何赢得人心的?美国布鲁金斯学会李光耀东南亚研究讲座教授、剑桥大学高级研究员郭晨熹(Lynn Kuok)近日在《外交事务
2024年09月25日小 i 导 读 1971年7月,基辛格第一次秘密访华,挥起了砸破中美坚冰的第一镐。50多年后,基辛格这个名字似乎已成为了“中国通”、“知华派”、中美间“桥梁”的代名词。如今,中美关系越是艰难,越需要有更多的“基辛格”来努力维系中美之间各领域的交流。 澎湃新闻国际新闻中心推出“寻找‘基辛格’”系列报道,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研究学院中国研究教授、美国前国务院顾问白洁曦(Jessica Chen
2024年09月24日小 i 导 读 9月12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的第十一届北京香山论坛期间,中美竞争与对抗的风险、对话与沟通的重要性、双边关系范式或“框架”的探索以及美国大选对中美关系的影响是与会者关注的焦点。近几个月以来,经过两国高层的不断努力,中美双边关系今年实现了止跌企稳,两国地方官员、文化和教育界人士之间的交流出现了一些积极进展。美国艾奥瓦州和华盛顿州的中学生代表团今年也参访了北京、上海、河北、广州等地
2024年09月24日小 i 导 读 近日,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斯蒂芬·罗奇撰文分析美国两位主要总统候选人特朗普和哈里斯的对华政策走向,指出哈里斯的竞选搭档蒂姆·沃尔兹(Tim Walz)或许能为未来中美关系带来尼克松式的外交突破。本文原文发布于南华早报网站英文版,观察者网作中文编译。 斯蒂芬·罗奇曾受邀参与过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承办
2024年09月26日2024年9月19日,由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与浙江外国语学院城市国际化研究院、莫斯科创新集群以及多家专业机构联合主办的2024金砖国家未来城市论坛(BRICS Urban Future Forum)专题论坛“全球变化下的智慧城市”在莫斯科扎里亚季耶公园音乐厅(Zaryadye Concert)举行,会上发布了《2024 金砖智慧城市排名》。 此次论坛是北京大学与浙江省共建浙江外国语学院
2024年09月19日小i导读: 2024年9月16日,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中国前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特邀专家于洪君先生作为嘉宾出席2024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专题论坛“全球变化下的智慧城市”并发表了主旨演讲。 于洪君先生指出,当今时代,政治对话与人文交流是推动文明互鉴的两大引擎,加强政治对话是实现共同发展与安全的时代要求,加强人文交流是实现文明互学互鉴的重要前提。没有广泛深入
2024年09月30日小i导读: 2024年9月16日,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中国前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特邀专家于洪君先生作为嘉宾出席2024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专题论坛“全球变化下的智慧城市”并发表了主旨演讲。 于洪君先生指出,当今时代,政治对话与人文交流是推动文明互鉴的两大引擎,加强政治对话是实现共同发展与安全的时代要求,加强人文交流是实现文明互学互鉴的重要前提。没有广泛深入
2024年09月30日小i导读: 9月16日,联合国驻华协调员常启德(Siddharth Chatterjee)先生作为嘉宾出席2024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专题论坛“全球变化下的智慧城市”并发表了主旨演讲。 常启德先生在演讲中提到,智慧城市作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正成为解决城市挑战、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关键路径。他强调中国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并呼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打造包容、可持续、有韧性
2024年09月30日小 i 导 读 近年来美国针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质疑与竞争加剧,特别是在“中间地带”国家展开影响力争夺。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所长、中华美国学会会长、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学术委员倪峰,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朱晨歌撰文认为,美国通过多边合作机制和价值观叙事,试图削弱“一带一路”的影响力,这一策略可能增加国际合作的不确定性,助长地缘竞争思维回归,致使中美战略竞争进一步升级
2024年10月17日小i导读: 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在非洲市场表现抢眼,成为非洲国家绿色交通转型的助推器。海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学术委员梁海明深入分析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在非洲市场走俏的原因,探讨了中非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合作前景,并提出了推动双方互利共赢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十大伙伴行动”为中非合作绘制了宏伟蓝图。在这一新合作框架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正迎来
2024年09月30日10月12日,由中宏网和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联合主办的“中宏论坛——携手高校 中宏观察家面对面(北京大学篇)”网络直播活动,在北京大学圆满召开。 中宏网总裁毕俊杰、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陈刚出席论坛并致辞。聚焦“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招待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体会与未来展望”主题,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执行主任王栋,全国政协委员、国学
2024年10月14日小 i 导 读 10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2024年度颁奖晚宴致贺信。习近平指出,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攸关两国人民福祉和人类前途命运。两国应该成为对方发展的助力而不是阻力。中国愿意同美国做伙伴、做朋友。这不仅造福两国,也惠及世界。 10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2024年度颁奖晚宴致贺信。 习近平对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为推动中美各领域交流
2024年10月17日共有 2,176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46 页 当前第 131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