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i 导 读 在美国政治社会极化达峰、两场地缘热战持续的背景下,特朗普赢得第二任期。特朗普2.0版将面临怎样的国内外挑战?又将采取怎样的内外政策?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学术委员吴心伯接受“上观新闻”记者采访,指出特朗普2.0版政策路径预计将是“1.0版的强化版”,经济、移民、社会等多项政策都会大大强化。吴心伯强调,特朗普2.0版对华政策或更具
2024年11月21日小 i 导 读 2024年美国大选落幕,特朗普领导的共和党取得全面胜利。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学术委员金灿荣撰文,分析特朗普胜选的主要原因,以及共和党掌权后将推进的议程。金灿荣教授认为,特朗普的对内政策预计将包括推动制造业回归、强硬移民政策等;在对中国的影响方面,特朗普可能加征关税,但并不会轻易推行“联俄制华”;此外,孤立主义外交
2024年11月16日小 i 导 读 2024年美国大选落幕,特朗普领导的共和党取得全面胜利。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学术委员金灿荣撰文,分析特朗普胜选的主要原因,以及共和党掌权后将推进的议程。金灿荣教授认为,特朗普的对内政策预计将包括推动制造业回归、强硬移民政策等;在对中国的影响方面,特朗普可能加征关税,但并不会轻易推行“联俄制华”;此外,孤立主义外交
2024年11月16日小 i 导 读 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11月2日,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中国日报社、中国公共外交协会联合主办的“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国与世界——第90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在海南海口正式开幕。来自32个省、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的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和媒体代表以及24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使领馆代表参加本次国际论坛。 全国政协
2024年11月14日小 i 导 读 中美经过近四年的磨合、博弈与较量,已经形成了一个新的互动和共处框架。特朗普再度执政后,他会在对华政策上搞“ABB” “另起炉灶”吗?澳门大学国际关系教授王建伟认为,对特朗普重返白宫后在对华政策上可能作出的“颠覆性”改变,或许也不用过于悲观。特朗普不至于全盘否定拜登政府期间的政策框架,“重置”中美关系。特朗普的对华政策不仅取决于其个人理念和偏好,也受到政府内外不同对华政策倾向对冲
2024年11月22日小 i 导 读 美国2024年大选尘埃落定,特朗普以显著优势成功当选,其在众多美国总统中有何特殊之处?其能够连任的关键原因是什么?华侨大学副校长、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林宏宇撰文指出,特朗普的历史地位源自两个方面:一是强调“美国的美国”,或将使美国未来发展方向产生根本性改变。二是以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平民商人总统的身份颠覆传统,提出了“真正的美国总统”的新命题。 本文经作者授权转发。 未来会告诉我们,特朗
2024年11月20日小 i 导 读 11月7日,央视财经评论邀请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一带一路学院研究员,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学术委员万喆分析特朗普当选后的金融及货币政策。万喆指出,当前市场对特朗普的减税和监管放松等政策有所期待,选举前的“特朗普交易”一定程度减少了胜选后的市场动荡。中长期来看,科技、能源、金融等行业或将迎来利好。然而,现在判断未来美国金融货币政策会向哪个方向走还是为时过早,特朗普的政策承诺具体
2024年11月14日作者简介 陈溪:浙江外国语学院新型国际关系高等研究院研究员、特聘教授、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学术委员 王栋: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副部长、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执行主任 “一带一路”中观指引概念的提出与展开 摘 要:当前,“一带一路”建设方兴未艾,但“一带一路”重大项目往往存在“重经典功能、轻辐射功能”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重大工程的综合效用,进而导致项目
2024年09月30日导读 本次采访中,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长聘正教授,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执行主任王栋教授和中美交流基金会总裁周建成讨论了当前中美大学之间的学术合作与交流。以中美交流基金会支持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问题研究中心项目为例,他们介绍了如何通过加强交流,鼓励青年领袖相互学习。 王栋教授呼吁北京和华盛顿达成“新接触共识”(New Engagement Consensus),即在相互尊重和平
2024年07月05日小 i 导 读 当地时间6日,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宣布赢得总统选举,将再次入主白宫。特朗普政府将会奉行怎样的对华政策,中美关系将何去何从备受关注。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美国研究中心主任、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学术委员王勇7日接受《香港文汇报》专访时指出,特朗普上台后可能会在经贸、科技、投资、地区影响力等方面给中国带来更多挑战,但中国有信心也有能力予以妥善应对。特朗普若一意孤行对华推动高
2024年11月14日小 i 导 读 当地时间11月6日凌晨,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前总统特朗普发表讲话,宣布在2024年总统选举中获胜。特朗普的第二个任期将对全球政治格局以及安全局势产生怎样的影响?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首席国际安全记者尼克·帕顿·沃尔什(Nick Paton Walsh)撰文指出,特朗普的不确定性可能令盟友不安,并令敌对国家难以预测他的行动。这种反复无常或带来更直接的冲突,或迫使国际社会重新审视合作方
2024年11月13日小 i 导 读 新时代中美关系存在复杂性与不确定性。中国社科院欧洲所研究员、前所长,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学术委员吴白乙撰文,探讨两国在全球战略竞争中的观念、策略和行为动态。文章指出中美博弈影响着全球化和多极化趋势,并从地区主义角度比较了两国在区域合作上的差异。中国的地区主义强调平等互利,而美国更侧重维护霸权。文章认为,中美竞争的可持续性取决于双方地区主义的包容性和普适性,暗示中美关系
2024年11月25日小 i 导 读 2024年美国大选落幕,特朗普当选总统后其经济政策会对中国产生何种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张明,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研究员张鹏、王瑶撰文指出,特朗普秉持“美国优先”,主张减税、加关税、驱逐非法移民等,短期内或促美经济增长,但长期影响复杂。对中国而言,特朗普政策将加剧中美经贸不确定性,影响出口、资本流动、科技发展及货币政策。文章最后提出
2024年12月06日小 i 导 读 11月27日,以色列与黎巴嫩真主党之间的停火协议短暂生效后,48小时内双方再次发生零星交火。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以色列中心主任朱兆一撰文指出,美国和法国虽促成停火,但协议条款凸显不对称性,真主党非正式签署方。以色列停火主要为休整军队、应对伊朗威胁及孤立哈马斯。然而,停火协议脆弱,受到国际政治事件影响,未来战火重燃可能性大,当前和平仅是暂时“中场休息”。 本文经作者授权转发。 11月
2024年12月05日小 i 导 读 当地时间11月25日,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在其社交媒体账号发文,妄言将对进口自中国的所有商品加征10%的关税。如何看待特朗普的贸易政策?中美贸易战未来将如何走?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WTO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学术委员屠新泉认为,美国加税的影响虽大,但对不同行业和地区的影响程度、阶段措施仍有很多不确定性。中美之间的博弈将是一场中长期的发展竞赛,最终的胜利者将取决于谁
2024年12月02日共有 2,171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45 页 当前第 134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