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征程 再出发 代表委员谈“五个牢牢把握”】 光明日报记者 刘江伟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一重要论断,根植历史与现实,有力回击了“文明冲突论”和“国强必霸论”,为解决人类问题...
2023年03月04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国会开始针对来自敌对国的投资制定一系列法案,不仅强制禁止了敌对国在美的所有贸易,还没收了在美的绝大部分资产。1950年,为了进一步控制和扩大国防生产,美国国会通过了《国防生...
2022年10月11日如果不是因为写作“门罗主义”全球史著作《此疆尔界》的机缘,我也许很难真正从心灵上“重逢”拉丁美洲。17年前,我曾经在洛杉矶的“小哈瓦那”回声公园(Echo Park)居住一年,每天穿过熙熙攘攘的讲...
2022年10月10日2022年9月28日,中国阿根廷人文交流高端论坛在北京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同阿根廷总统费尔南德斯分别向本次论坛致贺信。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黄坤明出席论坛,宣读习近平主席贺信并致辞。阿根廷...
2022年10月11日[内容摘要] “区域国别研究”是今日中国社会科学中的一个热门话题。区域国别研究实际上就是一国对于外部世界中各国或地区的知识性探究。它的诞生与发展,中外之理相同,都是源于了解外部世界的需要。它既是一种...
2022年10月10日2022年9月17日,山东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成立三周年大会暨学术讨论会在线上成功举行。众多知名专家学者齐聚线上,围绕“百年变局大势”和“区域国别学建设:百年变局下的区域国别学”两大学术主题开展研讨...
2022年10月05日朝鲜半岛形势自2020年再次趋向恶化以来已到了一个新的临界点,东北亚地区的战略稳定再次面临严峻挑战。 首先,半岛可能爆发新的核危机。在几年相对低调发展后,今年朝鲜已进行了近20轮包括洲际弹道导弹在内...
2022年10月06日2022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在“东升西降”的世界大趋势下,中日两国如何构建面向未来的新型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山东大学讲席教授、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
2022年10月04日2022年9月29日是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进入新世纪以来,中日经济依存不断加深,然而两国建立政治互信依然任重道远,其中最突出的体现是中日安全关系。日本国立新潟大学副教授张云撰文指出新时代中日...
2022年10月04日在佩洛西访台的影响下,往返于菲律宾海的美军“里根”号航母的航行轨迹备受关注。北京大学海洋战略研究中心主任、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兼职研究员胡波日前接受深圳卫视“直新闻”栏目采访时指出,美军“里根”号...
2022年10月05日内容提要 在持续紧张的南海局势中,“固有领土”叙事是基于历史记忆的社会建构,不相容的叙事客观上增加了问题的复杂性。历史记忆的路径依赖、对无形价值的情感框定、“自我—他者”二元话语结构,强化了负面...
2022年10月06日内容提要 在持续紧张的南海局势中,“固有领土”叙事是基于历史记忆的社会建构,不相容的叙事客观上增加了问题的复杂性。历史记忆的路径依赖、对无形价值的情感框定、“自我—他者”二元话语结构,强化了负面...
2022年10月06日2022年是中韩建交30周年。30年来,中韩两国在科技、经贸等领域交流日益活跃、合作不断深化,双方关系定位实现了“三级跳”。立足中韩建交30年的关键节点,9月30日,由延世大学中国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届...
2022年10月06日全球发展将走向何方?近年来,中美经贸冲突和全球性问题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对欠发达国家的冲击尤为巨大。同时,国家间地缘政治冲突加剧,阻碍了国家间就全球发展议题开展有效合作。如何构想一个积极...
2022年09月30日当地时间2022年9月23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驻地会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 本次会晤,是中方代表团参加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行程中的一项。 在会见布林肯之前,中方代表团已经陆续...
2022年10月11日共有 2,237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50 页 当前第 56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