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i 导 读9月12日召开的第11届北京香山论坛,一个重要特点是大批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即“全球南方”国家派出高层代表团与会。对此,日本国立新潟大学副教授张云撰文指出,国际安全领域的一个重要变化是“全球南方”安全观的崛起。其根本特点是“内生性安全观”,即首先保证国内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进而实现国内安全韧性。这与北约建立在军事威慑基础上,以防止假想敌入侵为基本思维框架的“外生性安全观”完全不同。“全...
2024-09-18北京香山论坛于9月12日至14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来自100多个国家的代表、嘉宾围绕“共筑和平、共享未来”主题,在安全合作、全球治理、地区稳定等领域展开了讨论。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主任贾庆国日前在第十一届北京香山论坛期间接受中评社记者采访表示,中美有斗争有博弈,但也有共同利益,双方应意识到需要加强沟通和协商,加强管控分歧并推进在共同利益方面的合作。
2024-09-18小 i 导 读9月5日,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发表了题为《携手推进现代化,共筑命运共同体》的主旨讲话,明确提出中非携手推进“六个现代化”目标,并宣布未来三年中非合作的“十大伙伴行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一带一路学院研究员,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学术委员万喆就此撰文,深入分析中非共建“一带一路”11年来在粮食安全、基础设施建设、金融合作等领域为非洲现代化奠定的坚实基础,并指出中非...
2024-09-148月27至29日,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来华,展开中美新一轮战略沟通。这是继2016年苏珊·赖斯访华之后,时隔八年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再次访华,也是沙利文任内首次访华。此次访华有何目标?有什么成果?对中美关系的发展有何意义与价值?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赵明昊对此次访华进行了深度分析,他认为,中美关系实现向前走,必须确保稳下来。稳下来的前提则是要有更加明确的底线和红线意识。
2024-09-12小 i 导 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政系成立六十周年之际,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燕京学堂副院长、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执行委员范士明根据个人的回忆并求教于多位老师后对国政系的“国际化”展开介绍。改革开放以后的45年,国政系开启了国际化的脚步:学生来自全世界、院友走向全世界、伙伴遍布全世界,北大国关人的学术声音、学术观点也经常传播在各种国际场合。在中国走向世界的时代大背景下,国政系的国际化既源自国际...
2024-09-11小 i 导 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政系成立六十周年之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社会科学学部副主任、国际关系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国际政治经济学系主任王正毅撰文,回顾国际政治经济学系在北大的建立与发展,指出国际政治经济学在北大的专业制度化和飞速发展是北大“常为新”和“兼容并包”精神的体现。2024年是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成立60周年,作为纪念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院委托闫岩老...
2024-09-1111-16 | 王栋:解读中美元首视频会晤 |
12-01 | 王勇:中美混双再续“乒乓外交”佳话 越竞争越需要人民间的友谊 |
11-26 | 王勇:美多数人为啥不认为美国是民主好榜样? |
11-17 | 王勇:中美峰会为何是关键阶段的战略对话? |
03-08 | 贾庆国:线下外交活动今年恢复情况有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