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i 导 读1971年7月,基辛格第一次秘密访华,挥起了砸破中美坚冰的第一镐。50多年后,基辛格这个名字似乎已成为了“中国通”、“知华派”、中美间“桥梁”的代名词。如今,中美关系越是艰难,越需要有更多的“基辛格”来努力维系中美之间各领域的交流。澎湃新闻国际新闻中心推出“寻找‘基辛格’”系列报道,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研究学院中国研究教授、美国前国务院顾问白洁曦(Jessica Chen Weiss)受到专题报道。她是...
2024-09-24小 i 导 读9月12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的第十一届北京香山论坛期间,中美竞争与对抗的风险、对话与沟通的重要性、双边关系范式或“框架”的探索以及美国大选对中美关系的影响是与会者关注的焦点。近几个月以来,经过两国高层的不断努力,中美双边关系今年实现了止跌企稳,两国地方官员、文化和教育界人士之间的交流出现了一些积极进展。美国艾奥瓦州和华盛顿州的中学生代表团今年也参访了北京、上海、河北、广州等地。不过,这种...
2024-09-24小 i 导 读在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访华前一天,南华早报(South China Morning Post)刊登对美国资深外交官傅立民(Chas Freeman)的独家专访,请他分析中美关系热点问题。傅立民在尼克松访华时担任美方翻译。他在采访中称赞尼克松是一个对地缘政治有着深刻洞察力的政治家,中美建交反映了这一点。然而,最近几任美国总统在意识形态上对华缺乏同理心,不能充分理解全球秩序的演变,不肯承认美国全球影响力迅速衰退。202...
2024-09-22小 i 导 读1971年7月,基辛格第一次秘密访华,挥起了砸破中美坚冰的第一镐。50多年后,基辛格这个名字似乎已成为了“中国通”、“知华派”、中美间“桥梁”的代名词。如今,中美关系越是艰难,越需要有更多的“基辛格”来努力维系中美之间各领域的交流。中美问题专家,香港大学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主任、外交政策项目资深研究员李成教授接受了澎湃新闻“寻找‘基辛格’”系列报道专访。李成认为,或许完全如基辛格一样的人物...
2024-09-20小 i 导 读2024年美国大选风云再起,副总统哈里斯临危受命,接替拜登出战总统大选,短短数周内便扭转颓势,令选情戏剧化逆转。美国瓦尔波莱索大学政治系教授林至敏和澳门大学政府与行政学系教授王建伟撰文深入剖析哈里斯崛起的关键原因,并对其所面临的挑战和应当采取的举措作出了分析预测。本文经作者授权转发。7月初,美国副总统哈里斯临危受命,接替总统拜登代表民主党出战美国大选。接下来的故事,堪比大女主爽文。在短短六...
2024-09-199月13日下午,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第七期“洞明书屋”分享交流会在学院图书馆洞明讨论室举行。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区域国别研究院院长、博雅特聘教授唐士其作为主讲嘉宾,与同学们交流研讨他的新著《具体和可能的“是”——海德格尔思想重探》。活动由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团委、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联合主办,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执行主任、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栋,院团委书记李睿璇,院团委常务副书记冯溢昕出席交流会。来自国际关系学院的十余名同学参与了本次研讨。
2024-09-1911-16 | 王栋:解读中美元首视频会晤 |
12-01 | 王勇:中美混双再续“乒乓外交”佳话 越竞争越需要人民间的友谊 |
11-26 | 王勇:美多数人为啥不认为美国是民主好榜样? |
11-17 | 王勇:中美峰会为何是关键阶段的战略对话? |
03-08 | 贾庆国:线下外交活动今年恢复情况有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