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i 导 读美国进入权力过渡期,这样一个微妙的时间节点,中美元首再会晤,会给中美关系带来哪些影响?近日,玉渊谭天对三位中美专家进行了采访。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学术委员吴心伯认为过去四年中美关系处于大的转型期。外交学院副院长高飞则表示,目前中美关系面临的最大问题是需要重新定位,当前两国关系仍处于建交后最困难的时期。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执...
2024-11-18小 i 导 读2024年美国大选落幕,特朗普领导的共和党取得全面胜利。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学术委员金灿荣撰文,分析特朗普胜选的主要原因,以及共和党掌权后将推进的议程。金灿荣教授认为,特朗普的对内政策预计将包括推动制造业回归、强硬移民政策等;在对中国的影响方面,特朗普可能加征关税,但并不会轻易推行“联俄制华”;此外,孤立主义外交会削弱与盟...
2024-11-16小 i 导 读当地时间6日,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宣布赢得总统选举,将再次入主白宫。特朗普政府将会奉行怎样的对华政策,中美关系将何去何从备受关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美国研究中心主任、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学术委员王勇7日接受《香港文汇报》专访时指出,特朗普上台后可能会在经贸、科技、投资、地区影响力等方面给中国带来更多挑战,但中国有信心也有能力予以妥善应对。特朗普若一意孤行对华推动高关税,也...
2024-11-14小 i 导 读11月7日,央视财经评论邀请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一带一路学院研究员,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学术委员万喆分析特朗普当选后的金融及货币政策。万喆指出,当前市场对特朗普的减税和监管放松等政策有所期待,选举前的“特朗普交易”一定程度减少了胜选后的市场动荡。中长期来看,科技、能源、金融等行业或将迎来利好。然而,现在判断未来美国金融货币政策会向哪个方向走还是为时过早,特朗普的政策承诺具体能否兑现...
2024-11-14小 i 导 读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11月2日,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中国日报社、中国公共外交协会联合主办的“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国与世界——第90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在海南海口正式开幕。来自32个省、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的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和媒体代表以及24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使领馆代表参加本次国际论坛。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国际...
2024-11-14小 i 导 读当地时间11月6日凌晨,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前总统特朗普发表讲话,宣布在2024年总统选举中获胜。特朗普的第二个任期将对全球政治格局以及安全局势产生怎样的影响?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首席国际安全记者尼克·帕顿·沃尔什(Nick Paton Walsh)撰文指出,特朗普的不确定性可能令盟友不安,并令敌对国家难以预测他的行动。这种反复无常或带来更直接的冲突,或迫使国际社会重新审视合作方式。尼克认为,尽管特朗普的上台...
2024-11-1311-16 | 王栋:解读中美元首视频会晤 |
12-01 | 王勇:中美混双再续“乒乓外交”佳话 越竞争越需要人民间的友谊 |
11-26 | 王勇:美多数人为啥不认为美国是民主好榜样? |
11-17 | 王勇:中美峰会为何是关键阶段的战略对话? |
03-08 | 贾庆国:线下外交活动今年恢复情况有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