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i 导 读随着中国国际地位提升和全球形势变化,深入了解世界成为国家发展的迫切需求,2018年北京大学正式成立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创始院长、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特约专家钱乘旦在新书《目标、路径与方法:钱乘旦论区域国别研究与区域国别学》中系统阐述了这一新兴学科的建设历程与发展路径。该书聚焦区域国别学从无到有的学科创建过程,揭示了学科建设在国家战略需求下的重要意义。钱...
2025-05-28小 i 导 读5月13日至1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完成了第二任期内首次出访,先后对沙特阿拉伯、卡塔尔和阿联酋展开访问。此次中东之行,特朗普与三国达成了巨额投资承诺和军售协议。就此,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世界经济副研究员、以色列中心主任朱兆一撰文分析称,特朗普此次再访中东,释放了政策转向的重要信号,强调“不干涉、只做生意”的外交理念;但从长期看,中东局势的复杂多变和各国利益的精细算计,决定了美国要想...
2025-05-27小 i 导 读近日,北京大学燕京学堂名誉院长、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特约专家袁明应邀为教育部思政司党支部与驻部纪检监察组党支部围绕“中美关系”作专题授课。袁明教授回顾了中美关系历史,结合与不同时期驻美大使交流学习的心得体会,分享了外交实践中的经验与思考;并表示,当前人工智能浪潮下,需结合当前思政工作实际,确定“真题目”,研究“真问题”,引导青年学生在中美交流中提升自信和底气,讲好新...
2025-05-27小 i 导 读5月12日,备受瞩目的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在瑞士日内瓦落下帷幕。这场被认为是坦诚、深入、具有建设性的会谈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双方宣布暂停24%的“对等关税”90天,取消91%的相互惩罚性关税,仅保留10%基础税率,并建立定期磋商机制。这一超预期的谈判成果为全球供应链注入稳定预期,也折射出大国博弈的微妙平衡。那么,中美经贸关系的“阶段性缓和”能否转化为长期的确定性?近日,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国际关系学系教...
2025-05-26小 i 导 读2025年5月22日,美国国土安全部以“纵容反犹主义”“不配合调查”等为由,撤销哈佛大学“学生和交流访问学者项目”(SEVP)认证,禁止其招收国际学生,并要求现有6793名国际学生(占总学生数27.2%)在2025-2026学年结束前转学,否则将失去合法身份。受影响学生包括已录取但未入学的新生,他们可能面临签证失效或遣返风险。麻省理工学院前校长、电气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专业荣誉主席雷欧·拉斐尔·莱夫(L. Rafael Reif)近...
2025-05-26小 i 导 读近年来,中东凭借独特的地缘战略地位和雄厚的资本实力,正成为人工智能行业发展的新高地,中美等科技大国加速在此布局。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博士后、中国论坛媒体传播主任、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特约专家文晶分析指出,中东吸引AI投资的底层逻辑在于两大核心因素:一是AI与能源行业相辅相成,中东丰富的能源资源为高耗能的AI数据中心提供电力保障,同时AI技术又能为能源行业转型创造数万亿美元价值;...
2025-05-2311-16 | 王栋:解读中美元首视频会晤 |
12-01 | 王勇:中美混双再续“乒乓外交”佳话 越竞争越需要人民间的友谊 |
11-26 | 王勇:美多数人为啥不认为美国是民主好榜样? |
11-17 | 王勇:中美峰会为何是关键阶段的战略对话? |
03-08 | 贾庆国:线下外交活动今年恢复情况有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