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高兴和大家分享我对中东问题或者中东国家的一些感受。我不是阿盟的代表,但是看到这个名单上阿拉伯城市,我感到很激动。名单中提及的迪拜、阿布扎比、多哈等城市,可能在座的各位都非常熟悉,也许大家去这些城市旅游、购物过,特别是迪拜这样的大城市。有一个城市,即刚才不断谈到的利雅得,它既不是一个湾区城市,又不是一个海滨城市,而是一个内陆城市。如何在这些年取得这么长足的进步,我在这当中可能有三点直接的感受...
2023-07-10中国的双循环发展需要制度创新两个半小时的报告会,肖耿结合研究成果,运用丰富的知识,深度的洞见和广阔的视野,主要从双总部衔接双循环,以制度性开放释放跨境运作企业高质量发展潜力为主线为大家讲述了双循环双体系衔接面临的挑战、解决方案。他指出,畅通国内大循环,首先要打破国内市场上存在的各种显性隐性障碍,还要确保消费市场的持续扩大与消费持续升级。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要保证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要积极参与...
2023-07-05我收到2023年印度二十国峰会(G20)的智库峰会(T20)第三项目组(生活、韧性和社会福祉)的请求,就建设发展中经济体未来城市的韧性、社会福祉和城市投资提交评论,就此提出如下直接、务实和系统的路径,并展示亚洲发展的潜力。挑战:需要一种直接、务实和系统的方法城市韧性通常是指城市从灾害或突发事件中恢复的能力,这些灾害或突发事件包括雨洪、流行病、生产事故、恐怖袭击、停电或主要道路频繁的交通堵塞。提升城市韧性...
2023-06-28一、北京大学是世界智能学科的发源地北京大学是我国智能学科的创建者与引领者。1985年,北京大学以数学系、计算机系、无线电系为主体,以学科交叉为特色,成立了信息科学中心。依托信息科学中心,1988年成立了北京大学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视觉与听觉信息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2002年创办了我国第一个智能科学系,2003年在国内率先设立“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并于2004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7年成功增列智能科学与技术...
2023-06-28用“全球南方”(Global South)来描述世界政治和经济形势变化,似乎已形成潮流。在前不久的G7广岛峰会上,向“全球南方”扩容也被纳入议事日程。事实上,在英文表述中,仅以美国《外交事务》杂志为例,自2022年以来,有55篇文章以“全球南方”作为标题描述全局或作为背景讨论单一性事件。在英文相关文献语境中,“北方”和“南方”都是伴随冷战格局出现的语汇。“西方”和“东方”被用来描述冷战格局下地缘政治的两大阵营,二...
2023-06-27全球变局,变的是什么?我们总说“全球变局”,变的到底是什么?我的理解是,这个变局中最大的冲击力量是中国的崛起。中国的崛起过去几十年,世界上意义最重大的事就是中国无与伦比的崛起。因为中国作为人口和国土面积的巨型国家,在短短四十年里从几乎赤贫变成经济体量世界第二,而且在很多方面已经走在世界前列。这一异乎寻常的崛起对世界有三方面的改变:第一,改变世界经济格局。以前,美国GDP总量占世界的比例最高超过40%...
2023-06-2711-16 | 王栋:解读中美元首视频会晤 |
12-01 | 王勇:中美混双再续“乒乓外交”佳话 越竞争越需要人民间的友谊 |
11-26 | 王勇:美多数人为啥不认为美国是民主好榜样? |
11-17 | 王勇:中美峰会为何是关键阶段的战略对话? |
03-08 | 贾庆国:线下外交活动今年恢复情况有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