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的周边外交政策展望前言中国与周边国家山水相连,人文相通,利益相融,命运与共。双方逾千年的友好交往历史就是一部生动的文明交流互鉴史,充分展示了“贯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的友好情谊。周边是中国安身立命之所,发展繁荣之基。作为亚洲大家庭一员和负责任大国,中国高度重视周边外交,始终将周边置于外交全局首要位置,始终致力于促进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繁荣。《新时代中国的周边外交政策展望》基于对亚洲...
2023-10-2610月24日,纪念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提出10周年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主题为“亲诚惠容:新内涵 新发展 新愿景”,由中央外办、外交部联名举办。国家主席习近平向纪念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提出10周年国际研讨会发表书面致辞。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首先宣读了习近平主席书面致辞。习近平指出,中国周边外交的基本方针,就是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理念。10年来,中国...
2023-10-26【摘要】基于儒家传统的精神人文主义作为一种面向未来的实现人类持续繁荣与昌盛的渠道,或将有助于各种思想、宗教、文化传统发展出真正的公共意识,以解决整个世界人类所碰到的困境,当然也有助于世界各国关系的改善。而中国传统思想中以孟子为代表的心性之学之以“仁”为核心的“性善论”等观念,实则是强调发挥个人的主体性,如此能够推动我与他人、与社会、与世界的和谐共处。这一精神人文主义在实践中应把握四种关系,分别...
2023-10-252022年3月2日,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博士在他的纽约办公室会见了王缉思教授。1994年夏季,我发表了一篇题为“政如其人——读《基辛格传》”的文章,刊登在《美国研究》上。当时写作的动机和背景,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我用笔名发表的原因,是当年我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任职,担心借写书评之机臧否美国的“大人物”,引起不必要的猜疑。那时评述的是沃尔特·艾萨克森撰写的《基辛格传》的1992年英文初版。时过近30年,...
2023-10-24在世界历史进入到“百年未有大变局”的背景下,在主权国家仍然是而且还将长期是世界舞台上最重要角色的情况下,一个国家在其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追求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自主知识体系,是极具必要性和正当性的,这也提醒我们去深入理解哲学社会科学的一些本质性特征。1.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本质性特征近年来,我们国家高层多次强调要努力建立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可见,这个问题并不是一件小事,可能也不只是学术界自...
2023-10-21美国是近期巴以战争的罪魁祸首!当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哀悼死者,并担心那些现在失踪的人的消息时,很多人都无法抗拒寻找一个可以归咎的对象。以色列及其支持者想要将所有的责任都归咎于哈马斯(Hamas),其对以色列平民的可怕袭击的直接责任是毋庸置疑的。那些更同情巴勒斯坦事业的人认为这场悲剧是由于数十年的占领以及以色列对其巴勒斯坦居民的严酷和长期的待遇所导致的。还有一些人坚持认为责任应由多方承担,任何人如果认为...
2023-10-2111-16 | 王栋:解读中美元首视频会晤 |
12-01 | 王勇:中美混双再续“乒乓外交”佳话 越竞争越需要人民间的友谊 |
11-26 | 王勇:美多数人为啥不认为美国是民主好榜样? |
11-17 | 王勇:中美峰会为何是关键阶段的战略对话? |
03-08 | 贾庆国:线下外交活动今年恢复情况有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