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纪念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提出10周年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主题为“亲诚惠容:新内涵 新发展 新愿景”,由中央外办、外交部联名举办。国家主席习近平向纪念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提出10周年国际研讨会发表书面致辞。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首先宣读了习近平主席书面致辞。

习近平指出,中国周边外交的基本方针,就是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理念。10年来,中国积极践行亲诚惠容理念,全面发展同周边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双方政治互信不断增强,利益融合持续深化,走出了一条睦邻友好、合作共赢的光明大道。
习近平强调,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将赋予亲诚惠容理念新的内涵,弘扬以和平、合作、包容、融合为核心的亚洲价值观,为地区团结、开放和进步提供新的助力。我们将推动亲诚惠容理念新的发展,让中国式现代化更多惠及周边,共同推进亚洲现代化进程,使中国高质量发展与良好周边环境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中国将继续践行亲诚惠容理念,同地区国家携手构建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共生的亚洲家园,共同谱写推动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篇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在研讨会开幕式上以“弘扬亲诚惠容理念共建美好亚洲家园”为主题发表讲话,以下为发言全文: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和大家相聚北京。在习近平主席提出亲诚惠容理念10周年之际,我们在此共商大计,共同盘点亚洲发展的春华秋实,共同探讨地区合作的美好未来。习近平主席高度重视中国同周边国家合作,专门向研讨会发来重要贺辞。在此,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向大家表示热烈欢迎,向长期支持中国发展、促进地区合作的各位朋友致以衷心感谢! 10年前,面对亚洲深刻复杂变局和各国期待,习近平主席把握世界大势和地区发展规律,在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和睦邻、安邻、富邻方针基础上,与时俱进提出了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10年来,在习近平外交思想指引下,中国积极践行这一重要理念,始终将周边置于中国外交全局的首要位置,我们同地区国家一道,坚定不移走长期睦邻友好、共同发展繁荣的正确道路。我们高兴地看到,亲诚惠容从理念到行动,从愿景到现实,思想内涵不断丰富,实践效果持续显现,为亚洲友好合作、团结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有益镜鉴。 “亲”体现在亲仁善邻,亚洲大家庭展现新力量。中华民族历来注重敦亲修睦、协和万邦,同周边国家发展睦邻友好关系是中国周边外交的一贯方针。10年来,习近平主席亲自擘画中国同周边国家交往蓝图,出访足迹遍及周边各国,有力引领拓展睦邻友好格局。中国同周边国家在常来常往中相知相亲,在守望互助中共建家园。我们共同应对新冠疫情、恐怖主义等挑战,我们共同克服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书写了同甘共苦的邻里佳话。中国救援队第一个驰援尼泊尔地震救灾,中国疫苗第一个支援东帝汶抗击疫情,中国已经向东盟国家提供超过6亿剂疫苗,总数相当于东盟各国人口总和,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命运共同体精神。 “诚”体现在以诚相待,伙伴关系得到新提升。中国外交向来注重礼尚往来、诚而有信。10年来,我们践约守诺、平等待人,同周边国家广泛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同东盟国家、中亚、澜湄五国的命运共同体建设扎实推进。中国积极践行新安全观,作为第一个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的东盟对话伙伴国,我们同地区国家携手构建起多层次安全对话合作机制。中国始终坚持同地区国家以真诚沟通增进理解信任,以对话协商寻求解决分歧,以实际行动维护本地区的共同安全。 “惠”体现在互惠互利,务实合作迈上新台阶。中国始终本着互惠互利原则同周边国家开展合作,共享发展成果。共建“一带一路”源自中国,始于周边。10年来,地区国家纷纷加入共建“一带一路”,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建设加快推进,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中巴经济走廊、中马“两国双园”等一大批项目形成示范效应。中老铁路助力老挝人民实现“陆锁国”变为“陆联国”的梦想,雅万高铁作为东南亚第一条高速铁路正式通车,为当地经济插上腾飞翅膀。中国成为亚洲国家主要贸易伙伴和重要投资来源地,已连续3年同东盟互为最大贸易伙伴,双方贸易额比10年前翻了一番多。地区国家达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潜力最大的自贸区,在全球化逆风中树立了合作典范。 “容”体现在开放包容,区域融合开拓新局面。海纳百川、有容乃大。10年来,中国以宽广胸襟促进区域合作,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构建开放而非排他的朋友圈。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上海合作组织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世界上幅员最广、人口最多的综合性区域合作组织。中国坚定支持东盟在区域架构中的中心地位,积极推动东亚合作、亚太经合组织、亚信等框架下合作,主动发起中国—中亚峰会、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推动中日韩合作深入发展,举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搭建多层次、跨领域合作平台。着眼各方向睦邻合作,持续打造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以及中国—南亚博览会等一张张闪亮的名片。 亲望亲好,邻望邻好。10年来,正是在亲诚惠容理念指引下,中国与周边国家携手前行,在国际风云激荡中守护来之不易的和平安宁,在重重危机挑战中建设全球最有活力的发展高地。放眼未来,中国愿同各方一道,倍加珍惜睦邻友好合作局面,共同弘扬亲诚惠容理念,充实拓展这一重要理念的丰富内涵,不断照亮亚洲各国的前行之路。 ——我们要让和平安全的传统薪火相传。习近平主席指出,和平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历史昭示我们,和平与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地区各国自主探索出来的相处之道,是亚洲长期发展繁荣的坚实基础。冷战思维只会破坏全球稳定,霸凌强权只会危害世界和平。地区各国要独立自主、团结自强,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建立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对话协商的亚洲安全模式,警惕形形色色的冷战思维、集团对抗、外部干涉,始终把亚洲长治久安的前途掌握在自己手中。 ——我们要让合作共赢的成果普惠各方。“亚洲发展奇迹”的历程表明,成功的密码是合作共赢,而不是零和博弈。地区国家比邻而居,共同利益、共同责任把我们紧紧联系在一起。47亿多亚洲人民要过上幸福生活,离不开互帮互助、互利合作。众行才能致远,共赢才有未来。只有始终把发展摆在优先位置,坚持互惠互利而不是你输我赢,开放合作而不是脱钩断链,才能在更高水平合作中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我们要让开放包容的理念发扬光大。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地区国家不论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平等一员;各国的事由各国人民做主,地区的事大家商量着办,这是亚洲模式对当今世界的重要贡献。倡导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坚持和而不同,践行开放的区域主义,在交流互鉴中取长补短、美美与共,才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推动区域合作更好发展,充满自信拥抱世界。 ——我们要让融合共生的潮流浩荡前行。文明是多样的,亚洲是多彩的。亚洲是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共同家园,地区各国是搬不走的邻居、离不开的伙伴,已经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大家庭。任何把地区阵营化、集团化、分裂化的行径,都违反潮流、不得人心。只有坚持推动命运共同体意识落地生根,将自身发展融入到地区发展大势中,才能把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维护好、建设好、发展好。 各位朋友, 当前,亚洲正处于迈向发展振兴的重要关口。我们今天的选择,将塑造亚洲的明天。亚洲的未来,关键在做好自己的事情。亚洲的振兴,关键在地区国家团结奋斗。亚洲幅员广袤,横亘两洋,通衢五洲,这里不仅是众多悠久文明的诞生地,更是全球发展繁荣的热土,完全可以成为开放合作的广阔天地。 中国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将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长期保持在30%以上,对亚洲地区经济的贡献率保持在60%以上。中国的现代化必将为世界各国特别是亚洲邻国带来持久红利,提供更多机遇,注入不竭动力。 回首10年前,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为国际合作凝聚了强大共识。同样也是在10年前,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搭建了全球合作平台。这几年,习近平主席又相继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为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共同发展、深化互利合作、加强文明互鉴提出了中国方案,得到越来越多周边国家的欢迎、支持和参与。 展望未来,中方将保持周边外交政策的延续性和稳定性,将始终秉持亲诚惠容理念,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和睦邻、安邻、富邻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友好合作和利益融合,建设好我们的共同家园。为此,中方愿提出四点建议: 第一,坚持共商共建共享,携手打造“一带一路”示范区。前几天,中国成功举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全球150多个国家、40多个国际组织代表齐聚北京。我们要落实好本届论坛成果,深化基础设施“硬联通”和规则标准“软联通”。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同地区各国发展战略对接,促进区域经济循环畅通升级,为地区各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 第二,坚持共谋发展,携手打造全球发展倡议先行区。我们要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加强国际发展合作,促进改善民生。共同实施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力争2024年内完成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加快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贸易合作便利化,拓展数字经济、绿色经济、海洋经济等领域合作,培育合作新增长极。 第三,坚持和衷共济,携手打造全球安全倡议实验区。我们要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坚决反对外部势力干涉地区国家内政。旗帜鲜明反对冷战思维,决不让地缘冲突的悲剧在本地区上演。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全面有效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DOC),力争早日达成“南海行为准则(COC)”,共同建设和平之海、合作之海。对于历史遗留的争议问题,中国愿通过协商谈判寻求公平合理的解决方案,走亚洲共同安全之路。 第四,坚持亚洲价值,携手打造全球文明倡议首善区。我们要从悠久历史和多元文化中汲取智慧,弘扬以和平、合作、包容、融合为核心的亚洲价值观,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以2024年举办“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等一系列活动为契机,拓展地区国家人文交流。促进体育、智库、媒体、旅游等领域交流,促进民心相通,不断筑牢相知相亲、世代友好的基石。借此机会,中方将在此宣布,中方将于今天正式发布《新时代中国的周边外交政策展望》,大家可以更全面、准确了解中国的立场主张。 各位来宾,朋友们, 中国人常说,家和万事兴,人和百业顺。让我们携起手来,坚持践行亲诚惠容理念,彰显亚洲世纪的蓬勃力量,焕发亚洲文明的时代活力,共同构建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共生的亚洲家园,为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预祝本次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10月24日,纪念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提出10周年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图为分论坛。
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 摄
研讨会上,巴基斯坦参议院主席桑吉拉尼、蒙古国总理奥云额尔登、尼泊尔总理普拉昌达、柬埔寨副首相孙占托、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韩国前总理李海瓒、吉尔吉斯斯坦前总理博罗诺夫、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张明等以线下或线上方式出席。
与会各国各界人士表示,习近平主席专门向研讨会发来书面致辞,体现了对周边外交的高度重视,书面致辞赋予亲诚惠容理念新的内涵,展望亚洲美好未来新愿景,将为推动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新发展、促进地区团结开放和进步注入强劲动力。 尼泊尔总理普拉昌达在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视频致辞中表示,习近平主席10年前提出的亲诚惠容理念“非常具有前瞻性”,“当前世界发生复杂深刻变化,亲诚惠容理念对于构建和谐国家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正如习近平主席经常讲的,‘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尽管发展道路、政治体制不同,蒙中关系却成为邻国双边关系的典范。”蒙古国总理奥云额尔登在视频致辞中呼吁以中国的价值观及原则为榜样,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作出贡献。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赵可金表示,亲诚惠容理念是重要的理论创新,在世界外交思想史上具有重要意义。“10年来,在亲诚惠容理念的指引下,中国同周边国家交往的实践创新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现场参会的吉尔吉斯斯坦前总理博罗诺夫对习近平主席书面致辞中所说的睦邻友好、合作共赢印象尤为深刻。他表示,近年来,中国同周边国家经济往来更加密切,各领域合作稳步推进。亲诚惠容理念在地区日益深入人心,对世界也越来越具有示范性意义。 巴基斯坦参议院主席桑吉拉尼表示,上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这本身就是中国睦邻友好外交的成功实践。“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帮助我们打造了互联互通和地区一体化的样板,树立了国家间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范例。” “亲诚惠容不仅仅是一种理念,更是实实在在的行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陈波说,10年来中方积极践行亲诚惠容理念,拓展与周边国家合作,为各国人民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亲诚惠容正逐渐成为亚洲国家普遍认同的价值理念。 “弘扬以和平、合作、包容、融合为核心的亚洲价值观”“让中国式现代化更多惠及周边,共同推进亚洲现代化进程”“同地区国家携手构建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共生的亚洲家园”……习近平主席在书面致辞中强调的亲诚惠容理念的新内涵、新发展、新愿景,成为与会嘉宾热议的话题。 “这是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弘扬以和平、合作、包容、融合为核心的亚洲价值观,也是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经过10年实践,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的最新发展成果,包含了习近平主席对地区和全球发展的最新思考。中国是地区有影响力的重要国家,中国领导人阐释亚洲价值观正当其时。”泰国泰中“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任威伦·披差翁帕迪说。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既有分裂对抗之危,也有团结合作之机。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表示,随着中国国力不断增强,更多国家将从中国的现代化发展中受益。实现发展进步、建设亚洲家园,需要各国共同努力。各国应践行亲诚惠容理念,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周边,推动全球发展进步,走向更加繁荣美好的未来。 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张明表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是国际社会迫切的需求和任务。在此背景下,继续大力弘扬亲诚惠容理念有着重大现实意义。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携手构建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共生的亚洲家园的新愿景,代表着亚洲各国的共同愿望。 “面向未来,中国同地区国家一道,共同践行亲诚惠容理念,必将谱写推动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篇章。”柬埔寨皇家科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金平说。
开幕式前,王毅集体会见了出席研讨会的外方嘉宾。各方表示,面对当前地缘政治、应对气变、卫生环境等各种全球性挑战,周边国家更需要加强团结合作。各国愿同中国一道,坚持睦邻友好、互利共赢,共同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和发展繁荣。
研讨会当日还发布了《新时代中国的周边外交政策展望》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