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俄乌冲突背景下的核战争风险与构建全球安全新格局问题,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关注。相关各方,特别是俄罗斯、美国和北约,在这个事关国际社会共同安全和人类文明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上,立场严重对立。双方进行的战争准备,尤其是核战争准备,不再仅仅是令人忧虑,而是令人不寒而栗。在这里,我想就当前的核战争风险与防止核扩散、俄罗斯和北约的关系走向、如何构建新的国际和地区安全架构、以及如何发挥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安...
2024-04-1820年前战略对话所构建的双方认知,已经不适应时代的现实。2008年的金融危机后,美国越来越认为,中美经贸关系不是双赢而是中国赢两次,经济关系的压舱石似乎正在成为绊脚石;而负责任利益攸关方的身份,则似乎被最大战略对手所取代。中美关系的稳定已经超越利益交汇点的阶段,而是要积极构建战略认知交汇点的时刻。近期,中国领导层在提及中美关系时,频繁出现一个关键词“战略认知”。3月2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美国工...
2024-04-17正在崛起的中国在宏观经济、产业结构、居民收入、医疗卫生等各方面都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巨变,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供了必要条件,奠定了坚实基础。适逢新一轮医疗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如何全面提高医院以仪器设备、医护人员配备为代表的“硬实力”和以医院管理水平为体现的“软实力”,是当前改革关注的重点和难点。来自经济学界的专家,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中...
2024-04-16新一轮巴以冲突自去年10月7日爆发,至今已逾半年。本轮冲突持续时间长,规模强度大,造成了大量平民的伤亡以及十分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然而双方停火谈判至今无明显进展,且谈判障碍重重充满变数,双方长期全面的停火协议恐难以达成。能否达成相对有限的、短期的停火协议,还需进一步观察。冲突致严重人道主义危机据卡塔尔半岛电视台报道,加沙地带卫生部门的数据显示,本轮巴以冲突已造成超过3.3万名巴勒斯坦人死亡,超7.5万名...
2024-04-15国际安全是世界各国的共同关注点。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主张国家主权和尊严应得到尊重,秉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国际理念和安全观。中国提出全球安全倡议,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共同安全与合作共赢,与西方的冷战思维形成对比。中国欧洲学会会长、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学术委员冯仲平撰文对中国的国家安全观与全球安全观进行分析,并指出了中国的全球安全观对世界的积极意义。
2024-04-15日前,77岁的美国财政部部长珍妮特·耶伦飞抵广州白云机场——这是她继2023年7月后再度访华,她也成为拜登政府任内,两次访华的内阁官员。中国财政部3日公布,经中美双方商定,美财政部部长珍妮特·耶伦于2024年4月4日至9日访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美国研究中心主任王勇接受中新网专访时指出,耶伦时隔九个月再次访华,释放出多重信号,对话将有助于两国增进了解、减少误判,促进中美关系稳定。资料图:耶伦。中新社记者...
2024-04-1211-16 | 王栋:解读中美元首视频会晤 |
12-01 | 王勇:中美混双再续“乒乓外交”佳话 越竞争越需要人民间的友谊 |
11-26 | 王勇:美多数人为啥不认为美国是民主好榜样? |
11-17 | 王勇:中美峰会为何是关键阶段的战略对话? |
03-08 | 贾庆国:线下外交活动今年恢复情况有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