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 基地动态
  • 2023/04/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法兰西共和国联合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法兰西共和国联合声明应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邀请,法兰西共和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于2023年4月5日至7日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在两国即将迎来建交60周年之际,两国元首回顾中法关系坚实基础和两国人民友谊,就双边关系、中国-欧盟关系和重大国际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决定在2018年1月9日、2019年3月25日和2019年11月6日的联合声明基础上,为中法合作开辟新前景,为中国-欧盟关系寻求新动能...

  • 2023/04/08

    乔治·普罗迪:欧洲有可能在中美竞争中保持中立吗?

    从3月西班牙首相桑切斯访华,到4月法国总统马克龙、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访华,中欧之间的互动在这个春天格外频繁。这背后,是俄乌冲突一年多来,欧洲深陷其中,面临能源、经济等多重危机,急需寻找突破口。俄乌冲突对欧洲评估同美国、中国的关系会有哪些影响?欧洲认为中国的崛起是挑战还是机遇?对此,意大利费拉拉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高级访问研究员乔治·普罗迪(Giorgio Prodi)接受了观...

  • 2023/04/08

    庆祝中国友城暨天津友城工作50周年:“习近平外交思想与国际友城工作”研讨会圆满举行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外交思想,庆祝中国友城暨天津友城工作50周年,进一步推动国际友城工作高质量发展,2023年3月27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天津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联合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和天津外国语大学在津举办了“习近平外交思想与国际友城工作”研讨会。天津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主任栾建章,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秘书长、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徐步,全国对外友协办公厅副主任张振兴,...

  • 2023/04/08

    巴西会否与中国签订“一带一路”合作协议?

    巴西总统卢拉将率200多人的代表团访华,料与中国在绿色经济、数字经济、高新技术等多个领域加强合作。而令国际社会更为关注的是,作为东西半球各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巴西会否与中国签订“一带一路”合作协议,中巴两国从此踏上“政经双热”新局面?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当前已有21个拉美国家与中国签订了“一带一路”合作协议。虽然中国自2009年以来一直是巴西最大贸易伙伴,如据中国海关统计,2022年中巴双边贸...

  • 2023/04/03

    习近平主席复信阿拉伯知名艺术家代表

    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参加“艺汇丝路”访华采风活动的阿拉伯知名艺术家代表,鼓励艺术家创作更多体现中阿友好的艺术佳作,为增进中阿人民友谊作出新的贡献。习近平主席指出,文化能够连接心灵,艺术可以沟通世界。从开辟古代丝绸之路到共建“一带一路”,中阿文明交流跨越千年、相互欣赏,书写了互学互鉴的历史佳话。去年底,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决定全力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中阿关系发展处在新的历史起...

  • 2023/04/03

    埃及前外长法赫米谈中国外交、全球安全与发展

    两会是中国最重要的年度政治活动之一,是外界了解中国发展成就、计划、施政方针、外交理念和全球倡议的重要窗口。“两会”为国际社会各界人士提供了一个能近距离观测中国行动并得以认识到中国发展的窗口。围绕中国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埃及前外长、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高级访问研究员纳比尔·法赫米(Nabil Fahmy)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无论是在发展还是安全方面,中国方案最引人...

  • 2023/03/31

    大湾区的智慧未来:凝聚多方视野的重磅方案

    虽然全球智库或商业机构已开展大量“区域融合与发展”为主题的学术研究,但是为全球的前瞻性思想和决策者行动的具体指引是缺位的。因此,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与港湾海外、香港国际金融学会共同发起《亚洲智慧城市季评》合作研究项目,从国际关系、全球治理、产业发展等视角识别目标区域的挑战,提供建设智慧城市的方法和融资建议。首期季评围绕西亚地区展开讨论,已于2023年1月正式发布。本期季评将聚焦粤港澳大湾区。...

  • 2023/03/31

    曹德军:政治修辞的技艺:战略叙事中的说服、框定与历史记忆(一)

    内容提要政治叙事的可信度离不开修辞表达技艺的施展,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政治修辞的“叙事转向”关注了政治话语的说服力问题。基于亚里士多德修辞三原则,话语分析的叙事转向凸显了说服诱导、认知框定、记忆沉淀三大机制。在高度不确定性的政治互动情境下,为增强政治修辞的可信度与说服力,叙事者需要使用多元的修辞策略来框定听众注意力。政治修辞技艺作为社会建构过程,凸显了政治话语的武器化。本文围绕政治话语的多维...

  • 2023/03/31

    “秩序的重建:1940年代的中国与世界”跨国史论坛成功举办

    2023年3月25—26日,“秩序的重建:1940年代的中国与世界”跨国史论坛在复旦大学“亚洲青年中心”隆重召开。本次论坛由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抗日战争研究》编辑部联合主办,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协办。来自国内30余所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的100余位学者和在校学生参加了此次论坛。会议现场1940年代的中国乃至世界都迈入生死存亡的十字路口。以英美中苏和德意日为代表的两大阵营渐次形成。随着旧秩序轰然崩塌,新秩序方兴未艾,法...

  • 2023/03/29

    林毅夫对话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赫克曼谈教育和中美关系

    2022年12月18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第七届国家发展论坛在线举办。世界银行前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特邀专家林毅夫与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赫克曼(James J. Heckman)在线对话,就教育的基本点与中美关系的难点展开了深入交流。林毅夫:非常感谢您支持第七届国家发展论坛,并带来充满启发性的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