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在上海“世界会客厅”举办的“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蓝厅论坛致贺信。习近平主席指出,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不懈追求,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既要遵循现代化的一般规律,更要符合本国实际、具有本国特色。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艰辛探索找到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中方愿同各国一道,努力...
内容提要拜登政府执政后,从把控世界政治“拐点”的考量出发,对美国国家安全战略进行了重要调整,其核心目标是采取更加精巧的方式深化大国竞争,将推进美国国内政策议程、提升美国自身长期竞争力与美国的对外战略深入结合,在应对跨国性挑战的进程中增强美国的国际领导力,同时打造针对中国等对手的新的战略优势。美国还借助所谓“民主与威权较量”的叙事,实施现实主义的价值观外交,将意识形态因素与经济、技术、安全等领域...
为回应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提出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扎实推进有组织的科研并庆祝《北大国际关系理论创新丛书》第一卷《反思全球化:理论、历史与趋势》的出版和国际政治经济学专业成立20周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于2023年4月15日-16日召开“新时代国际关系理论创新”研讨会暨国际政治经济学专业20周年纪念会。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外交学院等国内20余所高等院校、科研...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并就此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这为我国推动基础研究实现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行方向,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指引。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必需之举。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特征,决定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在于实现高质量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
陈杰讲话陈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国际国内重大场合宣示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饱含深情给海外学子、留学归国人员、外国来华留学生、外国中小学生和中文学习者回信,为推进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提供了根本遵循。当前,全党正自上而下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自觉将其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陈...
2005年9月,默克尔(Angela Merkel)开启了作为德国总理的16年执政生涯。在默克尔时期,德国不仅成功领导欧盟应对一系列国际危机,而且在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开始由欧洲的“领导者”向成为全球性领导大国转变。尤其是在特朗普入主白宫后,其处处强调“美国优先”,使西方国际秩序面临“失序”的危险。在这种背景下,德国希望以维护和强调西方价值观和规范来填补西方世界由于“特朗普冲击”带来的领导真空...
当地时间2023年4月13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在撒马尔罕出席第四次阿富汗邻国外长会。乌兹别克斯坦代外长赛义多夫主持会议,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塔吉克斯坦外长穆赫里丁、土库曼斯坦第一副外长哈吉耶夫、巴基斯坦外交国务部长希娜出席。秦刚说,当前阿富汗局势稳中有忧、变乱交织,处于内外政策调整转型的关键时期,亟需国际社会特别是邻国给予更多关注和投入。各方要彰显睦邻友好、守望相助的邻里精神,...
【内容提要】随着中非合作的深化,我国对非传播工作本土化推进的趋势不断加强,以贴近非洲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受众的需求,实现精准传播的目标。针对中非合作和非洲发展实际,我国对非传播以诠释中国发展道路和中国文化内涵为核心内容,尤其在建党百年之际通过讲述中国共产党党史、中国经验和中国贡献,满足了非洲民众深入了解中国的愿望。对非传播路径在多元主体参与和多语言传播助力下不断拓宽,企业、智库和高校的作用持续提...
当地时间2023年2月22日,外交部长秦刚在雅加达同印尼外长蕾特诺共同主持中印尼双边合作联委会第四次会议后向记者介绍了会议成果和双方达成的共识:双方一致认为,在两国元首战略擘画下,中国和印尼深度对接发展战略,携手应对风险挑战,政治、经济、人文、海上“四轮驱动”合作新格局持续深化,树立了发展中国家命运与共、联合自强、团结合作的典范。双方将坚持元首引领,继续密切高层往来,巩固高水平战略互信,加强防务合作,...
摘要中等强国通常具有区域和全球两方面的身份认知,在区域层面中等强国往往以区域大国的身份自居,而在全球层面又强调自身的中等强国身份认知。印尼作为新兴中等强国也具有这种特征,并据此展开中等强国外交。在东南亚地区,印尼是区域性大国,在这一身份认知下,印尼的外交主要集中在区域秩序构建上,围绕东盟等区域性组织展开。放眼全球,印尼以新兴中等强国的身份自居于国际社会,通过相关多边机制、国际热点问题、专业性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