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 基地动态
  • 2023/05/13

    章百家:我相信未来世界会趋于多极化

    当前,国际形势正进入一个大变革时代,充满不确定性;与此同时,中国也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样有很多不确定性。在面对一个不确定的世界时,回头看看历史或许是个好办法。对于现实问题,人们的看法各有不同;历史或可以为我们展望未来提供一个平台。中国的发展受外部世界的影响比我们原以为的要大得多历史为我们提供的最重要的一条经验是什么?我想,这就是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同外部世界如何互动,不仅影响中国的未来...

  • 2023/05/12

    赵明昊:所谓共同警长:日本与美国在印太的“小多边”

    近年来,为推进所谓对华战略竞争,美国越发注重“拉帮结伙”,力图构建具有议题导向特征的多边阵营,打造更为灵活、相互嵌套的盟伴体系。尤其是,美国在亚太地区加紧拼凑、充实各类“小多边”(minilateral)机制,如美日印澳四边机制(QUAD),以及美日澳、美日韩等三边协作。日本在这些“小多边”机制中扮演的角色极为关键,这一角色也基于日本自身安保战略的重大调整。随着日本军费开支将从全球第九升至全球第三,且日本与澳...

  • 2023/05/11

    杨洁勉:美国视中国为“主要威胁”的思想溯源和理论依据(二)

    摘要为了维护霸权地位并延缓自身衰落,美国将中国视为“主要对手”和“安全威胁”,推行所谓“全政府”和“综合威慑”的对华战略。准确认识美国的对华错误认知,需要把握其哲学思想、历史观、世界观以及战略理论等思想根源。美国根深蒂固的“天命论”和“盎格鲁-撒克逊优越论”及对丛林法则的信奉,导致其形成了唯美国独尊的历史观,建立了固执己见的当代史观和自恋式的未来史观。美国从零和博弈和二元对立思维出发,形成了偏执...

  • 2023/05/10

    吕晓宇:从欧洲归来,世界亟需重新认识中国

    在英国和欧陆完成了近两周的会议和走访,各类大会的主题不离开三个关键词:乌克兰、中国、人工智能。对中西之间的认知鸿沟我有所准备,但是这三年造成的影响还是远超于我的想象。不止一次,我在私下的场合被问到,你们现在出来方便吗?国外的研究者还能进入中国吗?这些问题不是来自对中国一无所知的人,反是之前去过中国、并对于中国持中立友好的态度的人,他们目前十分踟蹰、心存疑虑。这一趟下来,可以说得到的倾听的姿态比...

  • 2023/05/10

    朱锋:当下中美关系已发生质变,“春寒料峭”恐将持续一阵

    问:前不久,习近平主席访问俄罗斯。双方签署联合声明,强调通过和谈解决乌克兰危机。您如何解读习近平主席此次访问俄罗斯的意义?此次中俄间达成的一系列重要共识和成果,美方乐见吗?答:首先,习近平主席这次对俄罗斯的访问,在整个国际形势处于动荡变革期的今天,向国际社会非常清晰地展示了中国声音,而且中俄战略合作能够为世界和平发展提供重大积极贡献。双方领导人签署的联合声明,我觉得对今天的世界而言有三个方面的...

  • 2023/05/10

    【高端论坛】联合国前副秘书长:中国的环境治理经验值得其他国家学习

    10月28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主办,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协办《全球变局下的中国机遇与世界发展》高端电视主题论坛,美国、英国、西班牙、挪威、南非、吉尔吉斯斯坦、尼泊尔等多国政要、国际组织负责人和知名学者围绕“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等话题展开深入讨论。中国部分学者也与会。论坛嘉宾普遍认为,中共二十大为中国未来发展描绘出清晰蓝图,为世界各国携手应对挑战、实现共同...

  • 2023/05/10

    【高端论坛】巴黎政治学院院长:中国理念对发展中国家影响深远

    10月28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主办,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协办《全球变局下的中国机遇与世界发展》高端电视主题论坛,美国、英国、西班牙、挪威、南非、吉尔吉斯斯坦、尼泊尔等多国政要、国际组织负责人和知名学者围绕“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等话题展开深入讨论。中国部分学者也与会。论坛嘉宾普遍认为,中共二十大为中国未来发展描绘出清晰蓝图,为世界各国携手应对挑战、实现共同...

  • 2023/05/09

    张云:马克龙访华与欧洲主动追随美国战略的怪圈

    法国总统马克龙对中国进行了国事访问,中法领导人在北京和广州举行了长时间会谈,并发表了内容相当丰富的联合声明。可以说此访不仅为中法关系注入强大新动力,也为中欧关系发展带来契机。4月5日晚,法国总统马克龙抵达中国后出席第17届“中法文化之春”艺术节开幕式。马克龙总统访华后接受采访时候说,欧洲不应卷入台海,不应该成为附庸,欧洲要实现战略自主才能成为第三极。此言引发一些欧洲国家和美国的猛烈攻击,如对中国软...

  • 2023/05/09

    姜锋:希望中国之行能触发贝尔伯克反思

    德国外长贝尔伯克首次访华受到德媒广泛关注,主要原因之一是她过去在对华政策上给人留下较为负面的印象。正因如此,她受到德国和欧洲对华存有偏见人士的追捧,但也有德国政客觉得她的对华言论还不够狠。给人的感觉是,柏林政治和媒体圈子中的一些人把对华关系当成德国内政党派斗争中“比狠”的工具,德媒对德国外长访华的期待似乎就是要看她有“多狠”,甚至要求她通过此访“纠正”法国总统马克龙访华造成的所谓欧盟“疏美亲华...

  • 2023/05/08

    林至敏、王建伟:拜登八十,尚能饭否?

    虽然离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还有一年半时间,美国政治的时针已开始为此对表。当地时间2023年4月25日,现任总统拜登正式宣布,他将参加2024年总统竞选,寻求连任。此前,共和党内宣布参选的重量级人物已有三位——前总统特朗普、原驻联合国大使黑莉和原阿肯色州州长哈钦森,而呼声仅次于特朗普的佛罗里达州长德桑蒂斯竞选动作频频,就缺正式宣布这一步了。拜登正式宣布参选,他会面临哪些挑战?在美国政治进一步极化背景下,他以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