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晚,由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主办的“我眼中的新疆”线上国际研讨会在新疆喀什召开,来自黑山、斯洛文尼亚、吉尔吉斯斯坦、英国、巴基斯坦、美国、挪威、丹麦等国前政要、专家、学者、律师、企业家等外方嘉宾以及来自NBC、彭博社、埃菲社、塔斯社等驻京媒体记者和中国国际新闻交流中心记者50余人线上参会。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会长吴海龙,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中国传媒大学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学术委员董关鹏,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执行主任王栋等专家学者在会上发言。
会前,由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组成的代表团在乌鲁木齐市、和田地区和喀什地区实地参观考察了“新疆的反恐和去极端化斗争主题展”、新疆伊斯兰教经学院、和田夜市、喀什老城以及艾提尕尔清真寺等,深入了解当地在反恐和去极端化、经济社会发展、依法保护公民宗教信仰自由、各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等方面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见证了新疆前所未有的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宗教和睦和顺、经济稳步发展真实情况。

代表团于20日晚在喀什老城区民宿“古丽的家”举办新疆问题国际研讨会。会上,代表团成员从经济发展、社会繁荣、基础教育、宗教自由、女性地位等多个角度,讲述了实地走访的所见所闻,盛赞新疆社会和谐稳定,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助力脱贫致富,民众生活幸福指数高,令人印象深刻。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会长吴海龙指出,国际社会小部分政客、媒体就所谓“种族灭绝”、“强迫劳动”等问题不断炮制谎言,抹黑新疆,我们举办这次活动就是想向世界展示一个社会安定祥和、人民安居乐业的大美新疆。他说:“希望大家有机会一定要到新疆来看一看,你们一定会看到一个真实的新疆,一个大美的新疆。只有真正到过新疆,才会对新疆有一个全面的、真实的、客观的了解,谎言定会不攻自破。”

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会长吴海龙发言
“新疆充满了各种色彩和欢乐。我实在无法把它和一些西方媒体所说的‘这个地方很危险’联系起来。我看到各民族同胞坐在一起成为朋友,团结和睦。”实地走访新疆多地后,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中国传媒大学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学术委员董关鹏这样说。

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中国传媒大学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学术委员董关鹏发言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执行主任王栋在会上肯定了新疆的最新发展:“众所周知,贫困确实是激进主义的主要根源之一。所以中国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人民脱贫。新疆政府正努力创造就业机会,发展经济。”

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执行主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栋发言
与会外宾也踊跃发言,批驳西方涉疆不实报道和所谓“种族灭绝”等世纪谎言。
上海合作组织前秘书长拉希德·阿利莫夫说,四年多来,新疆没有发生一起暴恐案件,这一成果得益于其有效打击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的综合施策,这些措施不针对特定民族和信教群众,宗教信仰自由和民族传统在新疆得到了很好保护。十年间,新疆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了10倍,新疆成为中国热门旅游目的地,仅2020年新疆就接待游客1.58亿人次。

上海合作组织前秘书长拉希德·阿利莫夫发言
斯洛文尼亚前总统达尼洛·图尔克说,探讨中国新疆的人权问题,必须要立足真实的情况。现在国际上一些政客、媒体拿新疆问题说事,主要出于政治上的偏见,也没有任何的事实基础。

斯洛文尼亚前总统达尼洛·图尔克发言
黑山前总统菲利普·武亚诺维奇通过视频高度赞赏了中国新疆在各方面取得的成绩,他表示,此次对话会是一个了解新疆的好机会,除维吾尔族之外,中国还有55个民族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从国家层面上付出巨大努力来保护民族间差异性,保障各民族之间和谐发展。

黑山前总统菲利普·武亚诺维奇发言
吉尔吉斯斯坦前总理卓奥玛尔特·奥托尔巴耶夫说,他每次去北京、广州、深圳时,都会经过新疆乌鲁木齐中转,亲眼见证了乌鲁木齐的变化。一些西方政客和媒体关于新疆的一些说法和报道是不真实的,希望他们能够真正去新疆实地看一看,希望更多的人到新疆走一走,进一步加强交流。

吉尔吉斯斯坦前总理卓奥玛尔特·奥托尔巴耶夫发言
美国《全球策略信息》杂志社华盛顿分社社长威廉·琼斯说,我曾经访问过新疆乌鲁木齐,走访了国际大巴扎、清真寺,亲眼见证了那里人们的热情好客和快速发展。所谓的新疆违反人权,其实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制造的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