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美国大选之后,国际形势孕育新局,值得高度关注。在此背景下,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韩国亚洲大学中美政策研究所以及金九论坛于2020年11月12日联合主办第七届中韩政策学术会议。本届会议以“全球秩序变化与中韩关系”为题,汇聚了两国专家深入探讨的关键议题,强化了更加稳定的中韩合作伙伴关系。
南开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副主任、韩国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春福围绕《美国新政府上台与朝鲜半岛无核化走向》这一主题发言,对美国新政府的对朝政策进行预估,分析了关键节点及变数,并对当前情况下中韩如何应对提出了建议。发言内容整理如下。
美国新政府上台后对朝政策预估
拜登政府上台,他在朝鲜半岛问题的态度上,既不是特朗普式的,也不是奥巴马式的。拜登重视程序、原则,摒弃特朗普政府“自上而下”的方式,重新启动“自下而上”的方式。拜登上任后面临着诸多国内难题,如国内整合、防控疫情、纠正前任退群重返诸多国际协议,在政策的优先顺序上,朝核、半岛问题可能不是优先重点,且都需要时间。即便这样,仍有一些机遇可以争取。
首先,相比特朗普政府,拜登政府多次重申与盟国的同盟关系。文在寅政府重视构筑和平对话解决半岛核问题。在此意义上,文政府的斡旋对于拜登政府对于半岛问题缓慢走到对话轨道上,仍然有相当大作用。文在寅政府任期还有1年半,根据韩国10年政权轮替规律及当下韩国政治生态,进步政府仍有望赢得下届大选。
与奥巴马时期相比,拜登政府很难重返奥巴马时期的“战略忍耐”政策。由于朝鲜半岛的核武能力显著提升,朝核问题不仅重要,而且成为非常紧迫的问题,所以必须通过对话解决,没有其他办法。此外还有学习效果。奥巴马“战略忍耐”政策在后期受到美国国内批判,特朗普与朝鲜对话很重要的原因也是批判奥巴马的战略忍耐政策,在拜登政府的学习效果上,还存在很多机遇点。
关键节点与变数
拜登政府新一届外交安全班子的搭建、组建可能需要大概3个月至半年时间,从现在到明年6月将是一个战略机遇期。其中有两个关键节点:
第一,朝鲜已经宣布明年1月份召开劳动党八大,届时会制定国家新的经济发展五年(2021-2025)计划,包括对美战略与政策,努力维续当下朝鲜重视民生、和平发展的势头,这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拜登政府的对朝、半岛政策成型以及团队组建需半年左右,包括组建新政府外交安全团队、亚太助理国务卿、对朝政策特别代表等任命等。目前的态势看,可能会加快。一则拜登曾任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二则曾领导过奥巴马时期的外交团队。与美朝关系等双边关系不同,拜登政府重视核不扩散、新冠疫情防控、气候问题等全球议题,半岛核问题很有可能成为中美寻求合作的突破口。这也是可以抓住的机遇。
所以这一阶段中韩及国际社会能做些什么,这一点非常重要。
另外还有两点变数需要重视,一是明年2月份的韩美联合军演,军演的规模、强度和朝鲜的反应需要格外关注。当下新冠疫情下,驻韩美军感染率也较高,正常举行的可能性很低,但仍需高度跟进事态进展。二是朝鲜在过渡期间会不会做出新的举动。事实上,如上所述拜登政府在半岛问题上也只有外交解决、谈判协商的办法,没有其他的选择。况且,拜登做过八年副总统,比起奥巴马、特朗普,有丰富的外交经验,这一点也使拜登不会成为“奥巴马第三期”。尤其在总统竞选第二次辩论时期,拜登着重强调,如果朝鲜在核问题上有进展,可以恢复对朝对话。如果拜登迟迟不与朝鲜对话,不能排除朝鲜做出新一轮行动的可能性。
中韩要做什么?
对于目前的现状,我提出几个建议:
巩固中朝关系,推动朝美对话。“双暂停”新时期仍然有必要坚持巩固,切实防止局势升级。明年年初韩美联合军演实行的强度及规模,我们需要重点关注。
加强中韩在半岛核问题的协作。中韩及国际社会也要考虑美朝对话陷入僵局,迟迟没有进展的时候,通过何种机制安抚或给予朝鲜补偿,这也是当下应当重视的一点。王毅国委曾经提出关于中国解决半岛问题的思路——“坚持分阶段、同步走、一揽子解决的推进思路”,现阶段非常必要再次强调。现在面对拜登政府上台,中韩美三方尤其需要在半岛核问题上有一个一揽子解决共识的推进思路,在这个推进思路的基础上,坚持分阶段、同步走。因此中韩与朝美有必要各自紧密沟通、斡旋,构建推进半岛无核化新的中韩朝美四方对话机制,有必要的话,重启六方会谈。
第三,经过磨合、调试后,美朝可以重启对话。比起特朗普政府时期(尤其2017到2018,再到2019年)半岛局势的跌宕起伏,拜登政府一旦启动,有序推进朝核问题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基于这一点,中韩双方跟朝美之间的沟通、斡旋非常必要。
本文根据南开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副主任、韩国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春福在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韩国亚洲大学中美政策研究所及金九论坛联合主办的“第七届中韩政策学术会议”上的发言整理,是本次会议观点的第三期。欢迎分享和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