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i 导 读
2024年美国大选即将揭晓,副总统哈里斯的国家安全顾问菲利普·戈登(Philip H. Gordon)在此关键时刻备受关注。媒体预测哈里斯若胜选,戈登极有可能成为其政府的核心外交政策制定者。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研究助理、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王双就此撰文,深入探讨戈登的职业背景、学术成就及其对美外交政策的潜在影响。
本文约2000字,读完约7分钟

哈里斯及其国安顾问菲利普·戈登(左)外媒资料图
菲利普·戈登(Philip H. Gordon),现年61岁,现任美国副总统哈里斯的国家安全顾问。这位一向较为低调的美国外交政策专家近期受到较多的关注,《金融时报》、《华尔街日报》等多家媒体预测称,若哈里斯赢得大选,戈登可能成为哈里斯政府负责外交政策的核心人物,有望被任命为总统国家安全顾问。因此,戈登的职业生涯、学术背景及外交政策立场对于预测未来可能的哈里斯政府的外交政策走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戈登拥有丰富的外交经验和学术研究经历。在克林顿政府时期,他曾任国家安全委员会欧洲事务主任;在奥巴马政府时期,他于2009年至2013年担任美国国务院助理国务卿,负责欧洲和欧亚事务,并于2013年至2015年担任总统特别助理及白宫中东、北非与海湾地区事务特别协调员。此外,戈登还拥有丰富的学术研究经验,他于2000年至2008年在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担任高级研究员;他还是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美国外交政策高级研究员;他还出版了几本著作,其中包括《输掉长期博弈:中东政权更迭的虚假承诺》(Losing the Long Game: The False Promise of Regime Change in the Middle East)和《赢得正确战争:美国和世界的安全之路》(Winning the Right War: The Path to Security for America and the World)。
戈登是少数几位对欧洲有深入了解的美国高级官员之一,非常重视跨大西洋伙伴关系,被称为“彻头彻尾的跨大西洋主义者”。他深厚的跨大西洋主义情结与早年经历不无关系,他在大学里学习法语,也会说德语、意大利语和一些西班牙语,并在20世纪80年代作为交换生前往法国图尔。他的博士毕业论文题为《法国的某种观念:法国安全政策与戴高乐主义大战略》,探讨了法国关于主权和全球影响力的观念,以及这些观念与美国和北约的关系。正如哈里斯重视美国战后建立的同盟体系一致, 戈登也十分重视维护包括北约在内的同盟体系,但主张建立一个能自负其责的北约。 戈登并不视欧洲所追求的战略自主为威胁,认为一个强大的欧洲是符合美国利益的。欧洲人当然乐见这位“跨大西洋主义者”在美国国家安全事务中担任重要职位,前美国驻俄罗斯大使迈克尔·麦克福尔(Michael McFaul)声称,若戈登成为下一任美国总统的国家安全顾问,“欧洲将有一位盟友”。
处理中东事务的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戈登的外交风格,并影响了他对美国力量局限性的认知。中东事务使戈登认识到美国力量的有限性,他在《输掉长期博弈》一书中写道,他逐渐认识到,美国在整个中东地区进行政权更迭的无效努力,往往是由天真的乐观主义和有缺陷的假设推动的失败。因此,他呼吁制定和采取更为温和的政策目标和手段,比如威慑、针对性制裁、外交压力等。针对新一轮巴以冲突,在重申美国对以色列的安全承诺的同时,戈登在为哈里斯塑造更具同情心的语气、表达对加沙巴勒斯坦人所处困境的关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戈登对俄罗斯的态度发生过较大的转变,他曾希望在2010年代及之前改善与俄罗斯的关系,但他在2018年一篇题为《遏制俄罗斯》的共同署名的报告中写道,“自冷战结束以来,我们一直致力于建立更具建设性的美俄关系,但我们只能不情愿地得出结论,美国需要更有力地对抗俄罗斯。同时,在符合美国利益的情况下,美国不应该拒绝与俄罗斯进行实际合作或达成军控协议。” 针对本轮俄乌冲突,戈登公开在社交平台X表态将继续支持乌克兰,并声称美国对乌克兰人民的支持是持久的。
戈登的对华态度兼具强硬和理性,他认为“中国是唯一一个既有意愿又有能力推翻和挑战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甚至超过了苏联的能力。”戈登曾在2020年撰文称,在特朗普政府的所有外交政策失败中,对华政策的失败是最全面、最严重的。他认为对中国带来的挑战的回应不应该是幻想美国经济与中国经济“脱钩”,因为这将给美国人带来巨大的经济成本,也不应该妖魔化中国,把中国当作敌人。他提出,美国应该制定一个全面的战略来捍卫自己的利益,并在国内经济复兴的基础上与中国竞争,利用全球联盟,加强区域威慑,并与中国进行清晰的对话。
总的来说,戈登是一位较为务实的外交政策专家,他更关注国际政治的实然而不是应然,并以此为基础来考量、推进美国的战略利益。若哈里斯成功当选,戈登也有望成为新一任政府中外交政策核心人物,其外交思想也将会对美国外交政策产生影响。
本文为iGCU原创,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标明文章来源: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