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i 导 读
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SCO)峰会8月31日在天津开幕。作为上合组织成立24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集会,这场为期两天的会议迎来了20多位外国领导人和10位国际组织负责人。
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张云在文章中表示,上合组织自2001年成立以来不断扩容和拓展议程,覆盖全球约一半的人口和四分之一的GDP,成为地理与人口规模全球最大的区域合作组织。张云强调,上合组织的成功对传统西方地缘政治理论构成了有力的反驳,同时体现了全球南方的内生性安全观,即安全的实现仰赖于内部的政治稳定与经济发展。
本文经作者授权转发。
本文约1000字,读完约4分钟

张云教授最新文章 Bigger,broader,better 于9月1日发表。
来源:CHINA DAILY
更大、更广、更好
上海合作组织(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SCO)的扩容与议程拓展正在塑造全球地缘政治格局
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SCO)峰会于周日在天津开幕。作为上合组织成立24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集会,这场为期两天的会议迎来了20多位外国领导人和10位国际组织负责人。
一个多世纪前的1904年,英国地理学家哈福德·约翰·麦金德(Halford John Mackinder)在伦敦的英国皇家地理学会(Royal Geographical Society)会刊发表《历史的地理枢纽》(The Geographical Pivot of History)一文,将如今的上合组织所在区域界定为大国争夺影响力的竞争舞台。这部作品如今被视为现代地缘政治理论的奠基之作。中亚一贯是大国竞争的舞台,也是其地缘政治野心的战略试验场。三十多年前苏联解体后,该地区诞生了五个新独立国家。此后岁月里,按照麦金德的地缘政治逻辑,该地区是否会再度成为大国争夺影响力的战场,成为事关欧亚安全的关键问题。
然而,这些预言并未成真。相反,该地区实现了稳定与经济增长——而上合组织对此功不可没。自2001年成立以来,上合组织已由最初的六个成员扩大至10个成员国、2个观察员国和14个对话伙伴。它如今覆盖全球约一半的人口和约四分之一的全球国内生产总值,成为在地理与人口规模上均为全球最大的区域合作组织。从这个意义上说,上合组织的成功对传统西方地缘政治理论构成了有力的反驳。
首先,上合组织体现了全球南方(Global South)的一个核心安全理念:内生性安全观(an endogenous view of security)。对全球南方国家而言,实现安全仰赖于内部的政治稳定与经济发展,这二者共同强化其国内韧性。政治动荡会分流经济增长所需资源,经济衰退同样可能激化政治不稳。在上合组织框架内,地区内的矛盾与争端通过对话与磋商以和平方式解决,从而培育区域韧性。国内韧性与区域韧性的协同作用,构成了中亚安全的两大基础支柱。
1996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在上海签署了《在边境地区军事领域加强信任协定》(Agreement on Confidence-Building in the Military Field in the Border Area)。这一“上海五国”(Shanghai Five)机制随后就边境地区相互裁减军事力量达成一致,并逐步解决了遗留的边界问题。随着乌兹别克斯坦于2001年6月加入,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立。过去24年间,其成员国之间未发生重大冲突,组织内部的经济一体化也在稳步深化。
......
(本文为节选编译,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查看原文内容。)
来源:节选、编译自《CHINA DAILY》2025年9月1日观点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