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 基地动态 / 正文

贾庆国教授获第二届“北京大学参政议政服务发展同心奖”突出贡献奖

2024-05-12 22:20
人访问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进一步弘扬北大光荣传统,凝聚思想共识,增强前进动力,2024年5月6日下午,第二届“北京大学参政议政服务发展同心奖”表彰仪式在阳光厅举行。中央和北京市统战工作部门出席会议的负责同志有:中央统战部五局副局长吴茜,北京市委统战部知识分子工作处处长郝媛和北京市委教育工委统群处副处长相京。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郝平,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医学部主任乔杰,党委常务副书记、组织部部长、医学部党委书记陈宝剑,党委副书记、统战部部长姜国华等校领导出席会议,第二届“同心奖”获得者,学校各民主党派校级组织和侨联负责人,学校统战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参加表彰仪式,北京大学民主党派新成员代表、北京部分高校统战干部代表列席表彰仪式。仪式由北京大学党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魏中鹏主持。

仪式现场合影

表彰仪式上播放了《北大同心·新征程》短片,回顾和展现了党的二十大以来,北京大学统战系统广大成员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奋进新征程的精神风貌和部分优秀成果。

乔杰宣读《关于表彰第二届“北京大学参政议政服务发展同心奖”的决定》。

乔杰宣读表彰决定

郝平、吴茜为第二届“北京大学参政议政服务发展同心奖”突出贡献奖和优秀成果(集体)奖的获奖代表颁奖。

颁发第二届“北京大学参政议政服务发展同心奖”突出贡献奖

颁发第二届“北京大学参政议政服务发展同心奖”

优秀成果(集体)奖

乔杰、陈宝剑、姜国华、郝媛、相京为第二届“北京大学参政议政服务发展同心奖”先进个人奖和优秀成果(个人)奖的获奖代表颁奖。

颁发第二届“北京大学参政议政服务发展同心奖”先进个人奖

颁发第二届“北京大学参政议政服务发展同心奖”

优秀成果(个人)奖

颁发第二届“北京大学参政议政服务发展同心奖”先进个人奖

颁发第二届“北京大学参政议政服务发展同心奖”先进个人奖

颁发第二届“北京大学参政议政服务发展同心奖”

优秀成果(个人)奖

突出贡献奖获得者、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原常委、国际关系学院教授贾庆国,优秀成果(集体)和先进个人奖获得者代表、北京市政府参事、九三学社北京大学第二委员会主委、药学院教授屠鹏飞,优秀成果(个人)奖获得者、无党派人士、国务院参事、北大科协主席、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朱彤院士介绍了所在党派组织的发展建设历程,以及作为民主党派组织和民主党派人士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建言献策、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一些工作成果和工作体会。

贾庆国发言

屠鹏飞发言

朱彤发言

姜国华在讲话中回顾了党的二十大以来,北京大学统战系统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和加强自身建设上取得的新成绩。他表示,党委统战部下一步将在加强思政引领的同时,着力有组织、系统化地提升学校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侨联成员和党外代表人士的建言资政能力和服务发展水平,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切实发挥北大统一战线的强大法宝作用和智力密集优势。

姜国华讲话

仪式后,吴茜、相京等与会领导和在京30多所高校的党委统战部负责人先后参观了第二届“北京大学参政议政服务发展同心奖”获奖代表优秀事迹(成果)展、北京大学校史馆,以及设在图书馆的“北京大学学科建设成就展(2014—2024年)”。本次活动也是北京高校统战工作坊第3期活动。北京高校统战工作坊旨在总结推广北京高校统战工作典型经验,加强统战工作交流借鉴,切实解决统战工作重点难点问题,不断加强统战队伍建设,夯实基层统战基础,形成北京高校统战工作品牌。2024年初,北京大学的“设立‘同心奖’为参政议政服务发展凝心聚力”项目荣获新时代北京高校统战工作示范项目。

第二届“同心奖”获奖代表优秀事迹(成果)展

工作坊活动合影

附:第二届“北京大学参政议政服务发展同心奖”表彰名单一、突出贡献奖(10名)(按姓氏首字母排序)1.陈平原(无党派人士,中国语言文学系)2.甘子钊(无党派人士,物理学院)3.顾晋(农工党党员,首钢医院)4.季加孚(民盟盟员,肿瘤医院)5.贾庆国(民盟盟员,国际关系学院)6.李庆云(无党派人士,经济学院)7.倪晋仁(民建会员,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8.吴明(九三学社社员,公共卫生学院)9.叶文虎(致公党党员,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10.赵进东(致公党党员,生命科学学院)

二、先进个人(50名)(一)本部26人(按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港澳台侨排序)1.鲁安怀(民盟盟员,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2.李 玮(民盟盟员,新媒体研究院)3.王 蓉(民盟盟员,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4.王彦晶(民盟盟员,哲学系宗教学系)5.朱江玲(民盟盟员,城市与环境学院)6.孙卫玲(民建会员,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7.周 丰(民建会员,城市与环境学院)8.佟 新(民进会员,社会学系)9.周昌令(民进会员,计算中心)10.马辛民(民进会员,出版社)11.蔡一茂(农工党党员,集成电路学院)12.王若鹏(致公党党员,物理学院)13.张向英(致公党党员,档案馆、校史馆)14.刘运全(致公党党员,物理学院)15.沈兴海(九三学社社员,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16.段慧玲(九三学社社员,工学院)17.郭召杰(九三学社社员,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18.王 征(九三学社社员,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19.焦晨曦(台盟盟员,体育教研部)20.葛晓音(无党派人士,中国语言文学系)21.朱松纯(无党派人士,人工智能研究院)22.汤 超(无党派人士,物理学院)23.彭练矛(无党派人士,电子学院)24.秦雪征(无党派人士,经济学院)25.黄益平(香港籍代表人士,国家发展研究院)26.周力平(归侨代表人士,城市与环境学院)(二)医学部24人(按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港澳台侨排序)1.董琨(民革党员,医学出版社)2.涂平(民革党员,第一医院)3.张卫光(民盟盟员,基础医学院)4.王国洪(民盟盟员,肿瘤医院)5.汪欣(民盟盟员,第一医院)6.王珂(民盟盟员,基础医学院)7.于文斌(民盟盟员,肿瘤医院)8.刘兆平(民进会员,第一医院)9.邓旭亮(农工党党员,口腔医院)10.卢薇薇(农工党党员,第一医院)11.张晶(农工党党员,肿瘤医院)12.甄橙(农工党党员,医学人文学院)13.吴晓英(农工党党员,人民医院)14.谢京城(致公党党员,第三医院)15.胡晓(致公党党员,第一医院)16.姜婷(致公党党员,口腔医院)17.牛屹东(九三学社社员,人民医院)18.张会丽(九三学社社员,第一医院)19.郑瑞茂(九三学社社员,基础医学院)20.屠鹏飞(九三学社社员,药学院)21.李子健(九三学社社员,第三医院)22.姚贵忠(九三学社社员,第六医院)23.刘梅林(无党派人士,第一医院)24.鲁凤民(归侨代表人士,基础医学院)

三、优秀成果(集体,10个)(一)本部5个(按民主党派排序)1.参与承办第十九届台湾高校杰出青年赴大陆参访团到访北大活动(民革北大基层委员会)2.举办北大民盟7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民盟北大委员会)3.举办第十一届民建北大城市发展论坛(民建北大委员会)4.北大民进与江阴民进开创校地联动新模式,推动资政科研双突破(民进北大基层委员会)5.承办九三学社中央第三十三次科学座谈会(九三学社北大委员会)(二)医学部5个(按民主党派、侨联排序)1.开展“凝心铸魂强根基 团结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活动(民盟北大医学部委员会人民医院支部)2.凝聚民建北医力量 助力健康中国建设——民建北京大学医学部支部召开座谈会(民建北大医学部支部)3.关注科技工作者,义诊科普送健康——为科技工作者的健康护航(农工党北大医院支部)4.助力高质量发展,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九三学社北京大学第二委员会承办医疗机构科技成果转化主题议政会(九三学社北大第二委员会)5.发挥北大医学优势,为健康中国做贡献——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北大医学部侨联)

四、优秀成果(个人,30个)(一)本部16个(按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港澳台排序)1.参与组织第十九届台湾高校杰出青年赴大陆参访团到访北京大学活动(赵杨,民革党员,对外汉语教育学院)2.发挥专业优势,助力国防建设(王启宁,民革党员,工学院)3.撰写《当前我国民主党派直属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探》建言报告(宋春伟,民盟盟员,数学科学学院)4.参与民盟中央《系统构建国家未来人口发展战略》重点课题调研(张俊妮,民盟盟员,国家发展研究院)5.凝心聚力,发挥优势,探索民建基层组织建设的新模式(陈效逑,民建会员,城市与环境学院)6.关于“人类文明新形态”和“中华文明精神标识”的建议(张颐武,民进会员,中国语言文学系)7.关于提高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系列建议(程乐松,民进会员,哲学系宗教学系)8.组织第八期“健康北大”讲座和义诊活动(刘富坤,农工党党员,物理学院)9.协助组织承办九三学社中央第三十三次科学座谈会(张研,九三学社社员,生命科学学院)10.探索“研发代工”新模式,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彭海琳,九三学社社员,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11.提出“北京市明代壁画与彩塑精品研究宣传”项目(李松,九三学社社员,艺术学院)12.举办九届中华文化论坛(李义虎,无党派人士,国际关系学院)13.关于大力培育乡村CEO创新人才下乡机制的提案(周黎安,无党派人士,光华管理学院)14.关于加强极端天气应对与适应能力建设的建议(朱彤,无党派人士,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15.关于财税政策制度的系列建议(刘怡,无党派人士,经济学院)16.促进两岸交流(刘玉珍,台籍代表人士,光华管理学院)(二)医学部14个(按民主党派排序)1.参加首批“组团式”援藏项目,为雪域高原贡献力量(王墨培,民盟盟员,第三医院)2.研建数字心理服务系统,促进全民共同体精神幸福感建设(黄薛冰,民盟盟员,第六医院)3.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三级预防措施的规范化研究及推广(孙秀丽,民盟盟员,人民医院)4.积极参政议政,为医疗改革和发展建言献策(高承志,民进会员,人民医院)5.关于加强胜任力导向的医学教育改革的建议(齐心,农工党党员,第一医院)6.充分发挥人才智力优势,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社会服务活动(杨振华,农工党党员,第三医院)7.以病人为中心,义诊服务暖人心(张超,农工党党员,人民医院)8.利用专业优势,积极建言献策和社会服务(李剑锋,致公党党员,人民医院)9.加强国家免疫规划和基层医疗卫生体系.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方海,九三学社社员,公共卫生学院)10.助力消除我国丙型病毒性肝炎的公共卫生危害(饶慧瑛,九三学社社员,人民医院)11.援藏期间对西藏新冠疫情防控的建言献策(王玺,九三学社社员,第一医院)12.加强顶层设计,打通新型医疗器械进入北京医疗机构堵点(伊鸣,九三学社社员,基础医学院)13.聚焦疫情,建言献策(崔涛,九三学社社员,公共卫生学院)14.把心脏健康科普工作践行到大众的生活中(刘健,九三学社社员,人民医院)


原文:北京大学新闻网 2024年5月8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