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3日,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伯杰纪念奖学金(USCET's Samuel "Sandy" R. Berger Memorial Fellowship)五周年纪念仪式暨2024奖学金颁奖仪式成功举行。中美多位嘉宾齐聚北京大学,与历年获得伯杰纪念奖学金的学子亲切交流,并就中美关系未来发展及中美人文交流等重要议题进行研讨。
仪式开幕式上,党委常委、副校长方方,中美教育基金会前董事、美国前驻尼泊尔大使张之香,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美国研究中心主任王勇分别致辞。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执行主任王栋担任主持人。

方方致辞
方方在致辞中指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美青年需要携手同行,成为促进两国关系的新使者,做真挚活跃的新使者。他表示,伯杰纪念奖学金不仅是对优秀青年的褒奖,更是激励他们为中美合作贡献力量的契机。他向获奖学生表示祝贺,鼓励她们在未来的学术与实践中,再接再厉,为中美关系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张之香致辞
张之香在致辞中指出,伯杰纪念奖学金于2019年设立,2020年首届颁发。今年两位获奖学子拥有出色的专业能力和学术热情,以及深入研究中美关系并寻求改善途径的毅力与潜能,中美关系的未来寄托于以诸位学子为代表的年轻一代。尽管中美关系时有波澜,但双方的人文交流始终未曾中断,伯杰纪念奖学金正是中美人文交流的典范之一。她向两位获奖学子表示衷心的祝贺,并期望进一步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推动中美教育合作的蓬勃发展。

王勇致辞
王勇在致辞中指出,伯杰纪念奖学金为本科生和研究生提供了良好的机会,激励他们在中美关系及相关领域奋发钻研。他强调,人文交流是中美关系的关键,呼吁大家共同努力,推动两国关系进一步向好发展,为全球发展贡献力量。

苏珊·伯杰女士以视频形式致辞
美国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萨缪尔·桑迪·伯杰先生遗孀苏珊·伯杰(Mrs. Susan Berger)女士以视频形式代表伯杰家族向获奖学子表示祝贺,并对参与伯杰纪念奖学金相关工作的各位专家学者及双方工作人员表示感谢。她表示,若伯杰先生看到各位奖学金获得者,看到中国青年一代对中美人文交流的热情和做出的贡献,一定会感到十分慰藉。
嘉宾致辞后,王栋宣读了获奖名单。2024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伯杰纪念奖学金获奖者为(按照首字母排序):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组织与公共政策专业本科生刘思宇;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专业博士研究生吕紫烟。

刘思宇发言

吕紫烟发言

陈涵、李帅宇发言
在汇报环节,两位获奖者对各自的研究计划、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和汇报,并讲述了个人经历和感想。刘思宇的研究主题为中美人工智能治理规范中的策略和影响,旨在探讨两国如何通过合作促进互信;吕紫烟主要关注美国对外政策,尤其关注美国与国际组织的互动及其对全球治理的影响。往届获奖者学生代表陈涵、李帅宇随后发言,分享伯杰纪念奖学金在促进中美文化与学术交流中的关键作用,并呼吁所有获奖者接下火炬,继续为两国未来的发展做出贡献。

戴维· 兰普顿发言

卢晓发言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研究学院(SAIS)中国研究荣誉教授、外交政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戴维·兰普顿(David M. Lampton),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助理教授卢晓对获奖学生的演讲进行了精彩点评。专家们对获奖者的研究给予了高度评价,对其研究设计和学术细节表示出浓厚兴趣,并提供了宝贵的建设性意见。

季瑞达发言
闭幕环节,奥尔布赖特石桥集团高级顾问,前美国驻上海总领事,前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亚洲事务主任季瑞达(Kenneth Jarrett)总结认为,伯杰纪念奖学金是中美关系的积极例证,体现了推动教育事业与人文交流的使命,期望未来能进一步推进合作与交流。

王栋发言
王栋在闭幕总结中表示,以获奖学子为代表的年轻一代,使我们看到中美关系“未来在青年”。这正是北京大学致力于推动人文交流,尤其中美青年之间的交流的初衷。他表示希望获奖学子能够胸怀人类福祉,秉持人文情怀,增进两国青年人之间的信任和友谊,为推动中美关系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为增进世界和平稳定繁荣做出积极贡献。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伯杰纪念奖学金(USCET's Samuel "Sandy" R. Berger Memorial Fellowship),由伯杰家族委托美国中美教育交流基金向北京大学基金会(美国)捐赠。该奖学金项目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设立,旨在纪念美国著名国务活动家、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国家安全顾问萨缪尔·桑迪·伯杰(Samuel "Sandy" R. Berger)先生,褒奖有志于推动中美合作和友好的中美优秀青年,自2020年至今已成功举办五届。

仪式参会者合影
采写:徐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