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i 导 读 吉尔吉斯斯坦前总理、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高级访问学者卓奥玛尔特·奥托尔巴耶夫(Djoomart Otorbaev)11月5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近年来,中美关系日趋紧张,导致人们对两国关系的预期趋于悲观,而且可能引发全球分裂。因此,中美重建信任对世界至关重要。 2023年7月,由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联合港湾海外、香港国际金融学会共同承办的2023全球数字经济大会
2024年11月08日小 i 导 读 当地时间11月6日凌晨,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前总统特朗普发表讲话,宣布在2024年总统选举中获胜。香港大学政治与公共学系教授、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创始主任李成,据对美国大选情况的观察并结合研究经验,指出相较于外交政策,经济和移民问题更值得关注。为改善中美双边关系,李成提出了四点举措:换位思考,求同存异,增强信心,扩大中产互动的包容性增长路径。同时,他强调了人文交流尤其是
2024年11月12日2024年11月3日下午,北京大学临湖智库国际讲坛(第十期)暨北大经济学院“国际组织与全球经济治理讲坛”(第十四讲)在经济学院107教室举行。新西兰基础设施委员会主席、新西兰储备银行原行长、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原执行主任艾伦·博拉德(Alan Bollard)以“全球贸易格局变化背景下的亚太经济增长”为题进行学术演讲。奥克兰大学名誉教授巴希尔·夏普(Basil Sharp)、梅西大学副教授杰拉德·普
2024年11月14日小 i 导 读 美国2024年大选结果揭晓,特朗普以显著优势胜出,如何理解其内政外交政策?将对中美关系产生何种影响?对此,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执行院长、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学术委员朱锋撰文分析认为,特朗普将强化总统权力,调整移民和贸易政策,并大力推进能源项目。在对华关系上,预计将维持强硬立场,但经贸中美合作仍存空间。台湾问题预计短期内保持稳定,而乌克兰战争停火可能成为中美合作的新契机
2024年11月19日小 i 导 读 2024年美国大选已落下帷幕,这场选举被视为美国未来路线的关键抉择。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刁大明撰文分析了这次特殊选举的意义,指出它是两个美国、两种路线的对决,反映了美国政治的极化。选举结果具有风向标意义,可能标志着一个政治周期的结束。同时,文章还探讨了美国司法政治化的问题,指出两党都在破坏现有政治秩序,共同导致了美国政治的癫狂状态。 本文经作者授权转发。 2024年美国
2024年11月24日小 i 导 读 11月16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利马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会晤。这是自2021年以来,习近平主席与拜登总统的第三次线下会晤。 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主任贾庆国指出,此次会晤在美国权力过渡期具有重要意义,旨在总结过去四年中美关系经验,并向新一届政府传递明确信号。中国将坚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方向,捍卫国家核心利益。作为世界上最重
2024年11月23日小 i 导 读 2024年11月6日,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金九论坛系列讲座“从文化外交看中国-新西兰关系”在国际关系学院成功举办。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高级访问研究员、奥克兰大学新西兰亚洲研究所研究员陈新聚焦文化外交这一重要外交手段,深度解析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外交以及人文交流如何作为有效沟通渠道,弥合冲突和差异,推动世界和平与稳定,为促进中新两国更深层次的理解与互信提供了有益的视角
2024年11月19日2024年10月22日,“2024年国际冲突斡旋:迎接新挑战”国际问题专家对话会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成功举办。中外专家学者围绕中国和挪威在解决和调解冲突中的作用、乌克兰危机、中东问题、缅甸问题等议题深入研讨。 此次参会的中方代表有: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经济学教授査道炯,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执行主任王栋,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翟崑
2024年10月22日小 i 导 读 日前,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以芬太尼问题为借口,在社交媒体上宣称,将对所有中国进口商品加征10%的关税。美方将芬太尼问题政治化,甚至作为对华外交施压的工具,这种做法本质上是在逃避国内毒品滥用问题的根源,试图通过对外施压来转移国内矛盾。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和南南学院双聘教授、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学术委员查道炯撰文探讨了芬太尼问题在中美关系中的角色和影响,分析了芬太尼作为一种强效镇痛药
2024年11月29日小 i 导 读 2024年11月19日,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确认提名了新一届内阁成员,其中不乏被视为对华鹰派的重要人物。对此,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主任贾庆国在接受《南方周末》专访时表示,特朗普团队的对华鹰派将推动美国对华政策趋向更加强硬,可能加剧中美战略对抗。 贾庆国强调,特朗普政府面对的内外挑战将对其外交政策产生深远影响,其中,台湾问题和俄乌冲突尤为重要
2024年12月01日小 i 导 读 2024年11月19日,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确认提名了新一届内阁成员,其中不乏被视为对华鹰派的重要人物。对此,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主任贾庆国在接受《南方周末》专访时表示,特朗普团队的对华鹰派将推动美国对华政策趋向更加强硬,可能加剧中美战略对抗。 贾庆国强调,特朗普政府面对的内外挑战将对其外交政策产生深远影响,其中,台湾问题和俄乌冲突尤为重要
2024年12月01日小 i 导 读 特朗普赢得2024年美国大选,即将重返白宫,其关税政策将对各国经济及全球贸易带来怎样的影响?《彭博商业周刊》发文,深入分析特朗普政府可能采取的关税措施对全球经济的冲击,尤其关注对中国、墨西哥、加拿大等主要经济体的影响。 研究发现,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能够通过调整贸易关系来降低美国加征关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但墨西哥和加拿大等过度依赖美国市场的国家将遭受严重冲击。此外,美国的关税
2024年12月01日小 i 导 读 日前,在香港大学举办的“美国大选后重塑中美关系的前景”讲座中,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会长史蒂夫·欧伦斯(Steven Orlins)详细阐述了他对中美关系未来发展的乐观态度,他建议双方打破旧有思维,促进更多贸易投资和人员交流,以防两国走向脱钩,并强调人与人的交流对修复中美关系具有积极意义。在问答环节中,他断言中美之间不会发生军事冲突,这一观点赢得了现场听众的广泛认同。 2022年2月
2024年11月24日小 i 导 读 2024年11月20日,“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理事会第六次会议在贵阳举行。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共同理事长陆慷,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秘书长赵志敏,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兼统战部部长姜国华,复旦大学副校长陈志敏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会上,“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秘书处发布了《“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工作报告》。西南交通大学、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对外合作
2024年11月26日小 i 导 读 2024年11月,由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与乔治城大学美中全球议题对话项目委员会共同举办的2024秋季“北京大学-乔治城大学”中美青年对话活动在线上成功举办。本次对话活动分三场举行,讨论涉及商业贸易、气候变化、和平安全、全球治理及人文交流等话题。 本次活动不仅为中美青年搭建了交流对话的平台,也为新时代的中美关系注入了新思路与新活力。通过跨文化的沟通与深度探讨,中美青年正携手
2024年11月28日共有 2,176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46 页 当前第 130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