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i 导 读 从特朗普第一任期到拜登政府再到特朗普第二任期,美国的对华政策不断演进,从最初的战略设计到深度动员,逐步形成系统化的打压政策。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学术委员朱锋与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助理凌邦皓撰文,全面回顾美国对华战略竞争的演变,指出特朗普第二任期的对华政策仍会保持政策惯性,但其内外限制因素不断显现。未来,中美对抗性矛盾还会
2025年03月19日小 i 导 读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学术委员李义虎日前接受中评社记者专访,就影响两岸关系走向因素、特朗普2.0内政外交开局、中美关系、解决台湾问题的区间思维、“两制”台湾方案的“单独构建”以及“一国两制”话语重塑等问题提出战略性思考。 李义虎表示,虽然从短期来看,特朗普2.0政策是影响两岸关系的一个重要变量,但影响两岸关系走向的决定性因素
2025年03月13日小 i 导 读 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中国进口商品新加10%的关税,中美贸易摩擦冲突进一步加剧。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区域国别研究院副院长李巍接受《FT中文网》“中国学者百人百访”栏目专访,指出特朗普对华加征关税源于重商主义直觉,反映了美国制造业困境及特朗普的“弱者思维”。此外,在美国目前“泛安全化”的背景下,其对来自中国的投资日益恐惧。中美的经贸依赖减少正在发生,且在特朗普任内可能
2025年03月13日小 i 导 读 西方传统经济学强调“供需平衡”,认为生产应严格匹配市场需求,以避免“产能过剩”。中国的经济发展则着眼于长远的产业积累和技术创新,而非短期的供需匹配。海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学术委员梁海明撰文分析美国经济学家索维尔(Thomas Sowell)的著作《经济事实与谬误》(Economic Facts and Fallacies),指出这种不同的经济
2025年03月19日小 i 导 读 3月19日,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长聘正教授、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执行主任王栋与合作者在《中国科学院院刊》发表封面论文(cover article)《中美地缘技术竞争视角下的中美智库观点及对我国的启示》。浙江外国语学院特聘教授、城市国际化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学术委员陈溪为本文第一作者,合作者为浙江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化学院邵广妍、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胡珈毓
2025年03月25日小 i 导 读 近年来,中国的软实力不断上升,在中东世界的吸引力也不断增加。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系教授龚炯在《环球时报》撰文认为,良好的外交关系、不断加深的经贸关系、人文交流以及蒸蒸日上的综合国力是中国在中东软实力上升的根本原因。龚炯还指出,无论一个国家取得多大成就,其对其他国家的吸引力都是基于该国文化、价值观以及政策的正当性。一个国家若频繁推行霸权主义、搞侵略扩张或沉迷于损人利己的地缘政治
2025年03月18日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Institute for Global Cooperation and Understanding,Peking University,简称iGCU,原北京大学中美人文交流研究基地)是由教育部批准设立并由北京大学承办的集教学科研、政策咨询与人才培训为一体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目前,基地是北大唯一一家教育部设立的人文交流综合智库,服务于人文交流“十大机制”,引领
2020年04月21日2025年3月6日至7日,由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与英国皇家联合军种国防与安全研究所(RUSI)联合主办的“中英智库网络安全对话”成功举行。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上海数据研究院以及英国皇家联合军种国防与安全研究所、伦敦大学学院、A&O Shearman、励讯集团等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的近二十位专家学者,围绕商品化网络犯罪、勒索
2025年03月19日小 i 导 读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东盟大国平衡战略作为东盟组织及其成员为寻求自身和地区安全与发展而实施的多面交好、不偏不倚的外交战略,日趋成熟并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特朗普2.0时期的到来,东盟大国平衡战略将面临全方位的强劲冲击,亟需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积极应对调整。对此,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学术委员翟崑在《当代世界》撰文指出
2025年03月15日小 i 导 读 2025年3月13日,吉尔吉斯斯坦前总理、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高级访问学者卓奥玛尔特·奥托尔巴耶夫(Djoomart Otorbaev)在《中国日报》撰文称,美国对华加征关税损害了自身利益,中美加强合作才能实现互利共赢。他呼吁美国重新审视政策,同时建议中国增强竞争力、拉动内需并推动创新,以应对国际挑战。 2023年7月,由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联合港湾海外、香港
2025年03月18日小 i 导 读 3月10日,中国驻美国大使谢锋应邀在“春天里的中国”全球媒体对话会美国专场发表致辞。谢锋大使在致辞中深入解读了两会传递的中国发展信号,探讨中国在全球经济复苏与治理中的角色,并分析中美关系在当前国际形势下的挑战与机遇。 谢锋强调,中华民族有着自立自强的志气、不畏强暴的骨气、踏平坎坷的底气。极限施压注定撞上南墙,打关税战、贸易战损人更害己,禁限投资如同杀鸡取卵,“以台制华”只会
2025年03月15日2024年6月,由太平洋国际交流基金会主办,北京大学燕京学堂、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协办的“中美学生领袖交流活动”于北京大学燕京学堂成功举办。中美学生共同交流讨论,促进相互理解与文化交流。在活动中,小i采访了两位来到中国交流的美国同学,一起来听听他们的“中国印象”吧!
2025年03月26日2024年6月,由太平洋国际交流基金会主办,北京大学燕京学堂、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协办的“中美学生领袖交流活动”于北京大学燕京学堂成功举办。中美学生共同交流讨论,促进相互理解与文化交流。在活动中,小i采访了两位来到中国交流的美国同学,一起来听听他们的“中国印象”吧!
2025年03月26日小 i 导 读 区域国别学作为新兴交叉学科门类下的一级学科被正式确立,其承载着完善学科建设、服务国家战略的使命。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学术委员翟崑认为区域国别学课程体系建设需体现学科交叉特点,培养学术与实践能力,推动“教—学—研—用”一体化发展。然而当前仍面临课程整合不足、跨学科师资缺乏、实践教学薄弱等问题,为此,他建议构建中国特色知识体系,加强
2025年03月21日共有 2,171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45 页 当前第 141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