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栋教授接受侠客岛采访,解读中美元首会晤

人访问

11月16日,中美两国元首举行视频会晤,举世瞩目。会晤持续时间近4个小时,涵盖外交、经贸、能源安全、台湾问题、气候变化、全球抗疫等多个领域,双方也谈及包括阿富汗、伊朗核和朝鲜半岛局势等其他国际和地区问题。新闻通稿用4个词形容此次会晤:坦率、建设性、实质性和富有成效。怎么理解这场重要会晤?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副部长、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执行主任王栋就此接受了侠客岛的采访。

11月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视频会晤(图源:央视)

问:近期美方依然两手出招,一方面在气候问题上寻求中国合作,另一方面仍就台湾问题打擦边球,承诺“保卫台湾”。怎么看待这种气氛下的两国元首会晤?

答:我们可以先看会晤的时间安排。这次会晤,中方是早上,美方是晚上,外媒也在强调一点,会晤是拜登提出的要求,这体现出在解决中美关系问题上,主动和被动的态势开始变化。

现在,中美关系正处在非常关键的转折点上。两国是合作共赢还是走向冲突对抗?这是中美元首会晤首先要解决的方向问题。

之前特朗普政府采取了非常不负责任的恶劣做法,给中美关系造成了极为严重、堪称中美建交以来最恶劣的损害。新一届美国政府承继了特朗普“全面竞争”的思维,提出所谓“竞争、合作、对抗”的对华政策,但中方明确提出,要推动中美关系重回正轨,就不能简单以“竞争”来定义中美关系。

在“全面竞争”的思维下,白宫依然认定中国要挑战美国霸权,这是很严重的战略误判。不过,和特朗普政府不同,拜登回归了多边主义,意识到中美如果不断对抗、走向新冷战,对两国关系和世界来说都是不能承受之重。

但美方还抱有一种幻想,既想在主权和发展等核心利益上打压中国(如台湾问题、香港问题等),又想在一些议题上寻求中国合作(如气候问题等)。这是美国政府在对华政策上凸显的两面性。

元首外交有“把舵定向”的作用。在此次视频会晤中,习近平主席提出新时期中美相处应坚持的三个原则: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这也是明确告诉美国:由美国单方面定义中美关系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中美未来必定要进入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时代。

11月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视频会晤(图源:新华社)

问:外界高度关注台湾问题。拜登明确重申美国政府奉行长期一贯的一个中国政策,不支持“台独”。您怎么看拜登的表态?这会不会影响台湾问题走势?

答:拜登上台以来,回调了特朗普时期一些较为激进的做法,但同时加强了美台关系,包括强化美台军事关系。应该说,美国政府依然在台湾问题上“切香肠”,一方面打擦边球试探大陆底线,另一方面不允许台当局主动挑衅,倾向于维护台海现状。

但我们要清醒认识到,围绕台湾问题的博弈和斗争肯定会继续,美国国会内部亲台势力不小,并且始终妄图“以台制华”。美国政府表面上承认一个中国原则,但现实中还会继续表现出两面性,不断试探红线。对中国来说,台湾问题事关主权领土完整,由不得他国干涉,这事没任何商量余地。此次会晤中,习近平主席明确正告美方:我们是有耐心的,愿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但如果“台独”分裂势力挑衅逼迫,甚至突破红线,我们将不得不采取断然措施。

这个断然措施是什么,相信美方和台当局都懂。

歼-16战机(图源:台媒)

:前几年,经贸一直是两国关系的敏感话题。会晤前,美国财长等放风称对华加征关税推高了美国物价,被外界解读为在经贸问题上松口。此次会晤也谈到了两国经贸问题。您觉得这会对两国经贸关系产生哪些影响?

答:症结还是在美国对经贸问题过度安全化、政治化,如打压华为、中兴等中企,将涉及大数据、5G、供应链等的行业都跟“国家安全”挂钩。此外,美方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人为搞“脱钩”,都在割裂一体化的全球市场。会晤中,习近平主席要求美国停止滥用和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打压中国企业,就是要求美国避免过度安全化、政治化的倾向,不要动辄将商业领域的事上升到国家安全,任由美国政客从中捞取政治利益。

事实上,美国不断挥舞关税大棒,真的是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美国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主席欧伦斯最近撰文称,因加征关税,美国已失去30万个就业岗位,美国一个四口之家一年要为此多支出2300美元。

可见,美国在经贸问题上的零和博弈思维,对两国都没好处。中美双方需要在平等、互利、互惠基础上再挂钩,这符合两国共同利益。

美国企业参展第四届进博会(图源:央视)

问:最近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表态,“不寻求改变中国体制”;白宫“印太”战略协调人坎贝尔也说,“今后将进入竞争时代”;美国务卿布林肯提出对华“竞争、合作、对抗”,竞争是主轴。会晤中,拜登也提到“竞争”,但希望中美“竞争不滑向冲突”。怎么看美方的这一系列言论?

答:上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后,美国国内形成了一个“接触共识”:希望通过与中国的接触,将中国纳入美国主导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进而改变中国,让中国在政治、经济上与美国趋同。显然,这种旧的“接触共识”是傲慢的,无异于刻舟求剑,存在严重的认知偏差。

在很多美国政客看来,近半个世纪过去,中国非但没有如美国的愿,反而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没有“变色”,这让他们很失望,认为对华的接触战略失败了。于是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从最初的“改变中国”转为视中国为威胁,进而打压中国。

从根子上讲,这种心态的转变一方面是基于维护自身全球老大、全球霸权的心理,另一方面则是基于对中国战略意图的严重误判——美国始终认定中国要挑战美国霸权,当然要用强硬的手段打压挑战者。

会晤中,习近平主席再次强调,中华民族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王称霸的基因。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没有主动发起过一场战争或冲突,没有侵占过别国一寸土地。中国无意满世界推销自己的道路,相反我们一直鼓励各国找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之路。

话说得非常明白。通过重申中国的发展道路和战略意图,敦促美方把不打“新冷战”的表态落到实处。毕竟搞意识形态划线、阵营分割、集团对抗的冷战,殷鉴不远。

问:不过,从美国国内环境看,对华强硬一定程度上成了两党共识。这种情况下,双方该如何落实元首共识、推进务实合作?

答:的确,美国有一部分政客依然抱残守缺,抱着冷战心态不放,千方百计打压中国。对此,中国要做好长期艰苦博弈斗争的准备,坚决反制美方无理打压,捍卫我们的国家利益。同时也不要把美国看成“铁板一块”,美国还有不少理性派、务实派、中间派,只不过现在美国国内政治极化,这些人想发声,顾虑重重。

中美合作有许多抓手。比如气候问题,完全可以成为中美新的合作亮点。疫情期间的公共卫生安全合作也颇有现实意义,包括中方提出的携手破解“疫苗赤字”,消除全球“疫苗鸿沟”等。美方若能积极响应,两方联手,对全球公共卫生及传染病防控将起到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

习近平主席做了一个很好的比喻:中美两国是两艘在大海中航行的巨轮,要把稳舵,不偏航、不失速,更不能相撞。这为未来50年的中美关系发展标明了方向和路线。


文章来源:侠客岛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KO7SP_sXREeEY6VNebtWQQ

人访问

更多文章

  • 黄靖:中美关系或将继续面临困境2021年12月07日

    美国发起的所谓“民主峰会”将于近期以视频形式举行。这一活动将为中美关系带来新的风险。北京语言大学国别和区域研究院学术院长黄靖撰文分析,此前中美两国元首视频会晤对中美关系有着非常正面的积极影响。然而,当前的现实决定中美关系在短期内难有根本性转变。由于美国国内政治的高度不确定性,两国关系甚至有进一步恶化的可能,在今后几年中有效管控中美关系将至为关键。本文经作者授权转发,以下为文章全文。美国发起的所...

  • 张云:习拜会对中美日关系的影响2021年12月06日

    11月16日,中美元首进行了长时间的首次视频会晤,会晤释放了中美双方稳定关系的共同意愿这一积极信号,是中美关系走出持续恶化的怪圈,进入调试期的重要转折。日本国立新潟大学副教授张云撰文分析,此次会晤中美之间气氛良好,双方在中美关系大方向、管控分歧等方面达成共识。中美近期的国内政治日程大事,从时间点上来说也基本一致。但同时,双方也存在关系定位上的分歧,给未来的双边关系带来不确定性。而日本作为美国在亚洲...

  • 王栋教授同唐·赫尔曼教授云端对话,深度解读两国元首会晤2021年11月21日

    北京时间11月16日上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了长达三个半小时的视频会晤,引起全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会上,双方领导人就中美关系发展的战略性、全局性、根本性问题以及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进行了充分、深入的沟通和交流。本次中美元首视频会晤为下一阶段中美关系发展指明了怎样的方向?又释放了怎样的信号?11月21日,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执行主任、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栋应邀与华盛顿大学杰克逊国际...

  • 阮宗泽、董春岭、王栋:两国元首“面对面”,中美再解“必答题”2021年11月19日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6日上午同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举行视频会晤,两国元首就事关中美关系发展的战略性、全局性、根本性问题以及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进行了充分、深入的沟通和交流,如何搞好中美关系的这一道“必答题”迎来最新解答。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阮宗泽,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研究员董春岭,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副部长、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执行主任王栋针对此次会晤进...

  • 达巍:中美元首视频会晤有这几大意义2021年11月18日

    北京时间11月16日上午,习近平主席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视频会晤。元首会晤之前,沙利文接受美国媒体采访,对于美国对华政策和中美关系走向的关键问题进行回应。如何理解沙利文提到的美国与中国“共存”?美国对华“接触”战略真的失败了吗?面对拜登政府的盟友策略,中国应该如何应对?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国际关系学系教授、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学术委员达巍接受凤凰网《风向》的采访并做解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 苏格:中美元首会晤为中美关系带来利好2021年11月18日

    11月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视频会晤,就中美关系发展的战略性、全局性、根本性问题以及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进行了充分、深入的沟通和交流。众所周知,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那么,两国元首此时会晤透露出哪些信息?对中美关系发展又有何意义?对此,中评社记者日前采访了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原院长苏格,他表示,“从中美关系若干年发展的历程来看,新一届美国总统入主白宫后,中美往...

  • 朱锋:国际曾对中美峰会期望低,但三个观察消除了疑虑2021年11月17日

    国家主席习近平11月16日上午在北京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视频会晤。11月16日中美两国首脑线上峰会牵动了全球关注的目光。两国领导人在双方外交经贸骨干团队的陪同下举行的这一首次线上峰会长达4个小时。从相关视频来看,已经79岁的拜登从头到尾精神饱满,不闭眼、不打瞌睡,近乎难得。从这次线上峰会的内容来看,不仅广泛、深入、具体,更就一系列重大的两国关系问题坦诚、真挚地交换了意见,为拜登执政以来两国关系持续的尖锐和紧...

  • 王栋教授接受侠客岛采访,解读中美元首会晤2021年11月16日

    11月16日,中美两国元首举行视频会晤,举世瞩目。会晤持续时间近4个小时,涵盖外交、经贸、能源安全、台湾问题、气候变化、全球抗疫等多个领域,双方也谈及包括阿富汗、伊朗核和朝鲜半岛局势等其他国际和地区问题。新闻通稿用4个词形容此次会晤:坦率、建设性、实质性和富有成效。怎么理解这场重要会晤?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副部长、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执行主任王栋就此接受了侠客岛的采访。11月16日,国家...

  • 阮宗泽、王栋接受玉渊谭天专访,解读中美元首视频会晤2021年11月16日

    经中美双方商定,北京时间2021年11月16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视频会晤,就中美关系和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受玉渊谭天邀请,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阮宗泽和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副部长、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执行主任王栋对此次中美视频会晤进行了深度解读。习近平指出,当前,中美发展都处在关键阶段,人类的“地球村”也面临诸多挑战。中美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和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