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i 导 读日前,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备忘录,要求实施“对等关税”,即让美国与贸易伙伴彼此征收的关税税率相等,并考虑对使用增值税制度的国家加征关税。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学术委员吴心伯指出,此举标志着美国从自由贸易转向贸易保护主义,可能扰乱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特朗普政府该政策旨在解决贸易逆差、推动制造业回流、增加税收及胁迫他国配合美国非经济诉求。...
2025-02-27小 i 导 读特朗普在2024年美国大选中的胜利标志着保守民粹主义的主流化成为美国政治的突出特征。他的“让美国再次伟大”政策议程及其更加忠诚于特朗普的执政团队,将给美国的内政外交带来深刻变革,也会对中美关系产生外溢性影响。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赵明昊在《外交评论》撰文指出,特朗普试图开启的“新里根周期”,既可能令美国缓解沉疴痼疾、焕然一新,也或使美国陷入更为深重的对立和危机。考虑到西方多国出...
2025-02-27小 i 导 读2024年12月,由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两个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联合编纂的《经济学研究年评(第一卷)——中国问题与国际前沿》正式出版。本书作为年度综述系列首卷,突破传统论文汇编模式,内容涵盖劳动经济学、国际贸易、市场设计等交叉领域的前沿成果,兼顾国际视野与中国议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学术委员姚洋撰文为本...
2025-02-26小 i 导 读2024年12月29日,北大国发院30周年庆典收官之际,学院推出“商学共创日”,聚焦中国商学前沿议题。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BiMBA商学院院长黄卓在“EMBA论坛”第97期发表主题演讲,深度解析AI技术革命与中国企业的战略机遇。黄卓指出,以ChatGPT为标志的生成式AI跨越技术奇点,驱动需求侧和生产侧双重革命,面对AI浪潮,企业应遵循六大战略路径:提升AI领导力、制定AI战略、布局AI与自身应用场景及产品的结合...
2025-02-26小 i 导 读2月14日至16日,第61届慕尼黑安全会议在德国慕尼黑顺利召开,会议聚焦于全球安全挑战、国际秩序现状、地区冲突和危机,以及跨大西洋伙伴关系的前景和欧洲的全球角色等等。外交部原副部长、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创始主任傅莹出席会议并撰文回忆了她对此次会议的四点印象和重点内容。傅莹认为,欧洲人普遍对美国态度的重大转变表达了担忧和焦虑,欧美之间如何在折...
2025-02-25小 i 导 读2025年2月12日至14日,第61届慕尼黑安全会议在德国举行,《世界知识》杂志社编辑安刚撰文分析了欧洲在会上经历的“冷战结束以来最大的心理震荡”:美俄通话、美防长对北欧和乌克兰的集体训话、美副总统万斯对欧洲的冷嘲热讽。安刚认为,欧洲不得不直面特朗普集团的“冷酷现实主义”,乌克兰寻求安全保障、欧洲寻求持久和平,而迫于地缘政治斗争的强势回归,欧洲各国的防务开支将不可避免地进一步升高,进而拖累经济复...
2025-02-2511-16 | 王栋:解读中美元首视频会晤 |
12-01 | 王勇:中美混双再续“乒乓外交”佳话 越竞争越需要人民间的友谊 |
11-26 | 王勇:美多数人为啥不认为美国是民主好榜样? |
11-17 | 王勇:中美峰会为何是关键阶段的战略对话? |
03-08 | 贾庆国:线下外交活动今年恢复情况有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