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洁勉认为,建设亚洲命运共同体与地区、全球治理体系是一项世纪工程,需要亚洲和世界各国及其人民的长期不懈奋斗和整个国际社会的积极配合和共同努力,要不断增强亚洲的综合实力,增强与域外国家互动的能力,更需要加强与全球治理体系的基础性、有效性和创造性互动。
2025-09-19在当前美国对国际秩序态度发生重大转变的背景下,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外交学系主任刁大明认为,特朗普二任期的美国对国际秩序"放弃多于修正",试图将世界推向"丛林式多极化";面对美国的"权力诱惑",中国应坚持自身外交方向,警惕"大国决定论"的陷阱,同时抓住可能的大国协调新机遇,将中美关系的"剧本"掌握在自己手中。
2025-09-19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研究员、海洋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南海战略态势感知计划”主任,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特邀专家胡波撰文分析当前国际海洋秩序指出,二战前国际海洋秩序是霸权工具,弱小国家无话语权;战后 80 年总体向公平民主发展,第三世界国家功不可没。二战后,国际海洋秩序逐渐分化,政治经济秩序较开放平等,安全秩序仍有强权烙印。当前制度化存倒退风险,中国等新兴海洋大国崛起将推动国际海洋秩序重大调整。
2025-09-12近年来,美国右翼民粹主义思潮深刻影响其国内政治生态与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社会科学部副部长兼智库中心管理办公室主任、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执行主任、中华美国学会副会长王栋在《求是》杂志2025年第17期发表理论文章,对美国右翼民粹主义的生成根源、特征表现和现实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
2025-09-12小 i 导 读8月30日,中国驻美国大使谢锋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上发表致辞,缅怀中美及世界人民共同抗击法西斯的历史。谢锋表示,要弘扬二战正确史观,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战后国际秩序,践行真正多边主义,并继续凝聚中美人民的友谊与青年力量。谢锋强调,中美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应展现大国格局,推动中美关系这艘巨轮沿着稳定、健康、可持...
2025-09-12在当前中美关系复杂且紧张的背景下,民间交流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美国对华政策的变化,尤其是对中国留学生签证政策的不确定性,影响了两国人民的互动和相互理解。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 、国际战略研究院创始院长、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特邀专家王缉思在今年6月“中美新生代学者论坛”中推荐了《当中国人遇见美国》(Chinese Encounters With America)一书。
2025-09-1111-16 | 王栋:解读中美元首视频会晤 |
12-01 | 王勇:中美混双再续“乒乓外交”佳话 越竞争越需要人民间的友谊 |
11-26 | 王勇:美多数人为啥不认为美国是民主好榜样? |
11-17 | 王勇:中美峰会为何是关键阶段的战略对话? |
03-08 | 贾庆国:线下外交活动今年恢复情况有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