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美国建国初期,美国民主输出就已开始。美国先是进行领土扩张,直接移植美式民主,而后进行殖民扩张,向外输出民主。早期美国民主输出的主要对象是拉丁美洲。二战结束后,美国的占领区成为其民主输出的主要对象,如日本、德国等。冷战爆发后,美国的民主输出又有了深刻的意识形态斗争色彩。冷战结束后,其历届政府将促进民主作为全球战略的重要内容,其民主输出的战略手段也在不断发展演变。克林顿时期:从“扩展战略”到“...
2022-03-3150年前的1972年2月21日到28日,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两国于2月28日共同发表了《上海公报》。(点击链接,回顾“与世界对话·上海公报发表50周年纪念论坛”活动)今天人们回顾那段历史并再读《上海公报》时,讨论较多的是其对中美关系和台湾问题的重大意义,这无疑是正确的。不过,《上海公报》更宏大的意义,则在于其体现出的国际格局与大国战略之间的互动。国际格局就像地壳运动,其变迁与重组对大国关系会产生根本性的...
2022-03-30在俄乌冲突仍在延续的背景下,习主席与拜登总统举行视频会晤,双方寻求深化战略沟通,即便在诸多问题上依然存在重大分歧。习主席明确指出,中国不愿看到这场危机,冲突不符合任何人的利益,国家关系不能走到兵戎相向这一步。在战争与和平这个问题上,中国选择的是和平,反对的是战争。然而,在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中国要选择哪一边?这显然是个假问题。中俄是邻国,也都是拥有核武器的大国,双方所建立的“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
2022-03-29乌克兰危机已经进入第四周。虽然俄乌双方举行了四轮对话,但由于各自立场迥异,通过谈判来促成双方迅速停火、达成外交解决的可能性短期内似乎并不乐观。乌克兰危机的性质不仅是俄乌冲突,更是欧洲地区安全秩序自冷战结束30年来的历史性崩溃。乌克兰在部分地区“纳粹化”、反俄极端化以及急于“西方化”等问题上对俄罗斯造成的威胁是客观存在的。但正如习近平主席在3月18日同美国总统拜登视频通话中所指出的,“国家关系不能走到...
2022-03-29拜登政府对华战略竞争在人权、安全、经济与科技领域“四管齐下”打压中国。拜登政府中国政策有所调整,提出中美经济“再挂钩”(此前,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执行主任王栋曾在Foreign Affairs上发表文章,深度解读中美“再挂钩”,点击链接查看文章详情)、扩大和延续两国对话渠道等建议,更多的是为了有效配置国内资源、缓解高通胀和整合盟友关系。在关键性的高科技领域美国企图对中国形成全面围堵的...
2022-03-28尽管白宫高级官员警告称,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战争“可能随时爆发”,但印太地区仍是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焦点。白宫于上周五公布了令外界期待已久的印太战略,在其中明确表示东南亚将是地区战略的核心。在拜登政府制定上述战略的一年内,中美在东南亚的竞争持续升温。这份战略文件称,美国的目标“不是改变中国,而是塑造中国的战略环境,在世界上建立最有利于美国及其盟友和伙伴的影响力平衡”。尽管美国官员否认印太战略是一...
2022-03-2511-16 | 王栋:解读中美元首视频会晤 |
12-01 | 王勇:中美混双再续“乒乓外交”佳话 越竞争越需要人民间的友谊 |
11-26 | 王勇:美多数人为啥不认为美国是民主好榜样? |
11-17 | 王勇:中美峰会为何是关键阶段的战略对话? |
03-08 | 贾庆国:线下外交活动今年恢复情况有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