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危机已经进入第四周。虽然俄乌双方举行了四轮对话,但由于各自立场迥异,通过谈判来促成双方迅速停火、达成外交解决的可能性短期内似乎并不乐观。乌克兰危机的性质不仅是俄乌冲突,更是欧洲地区安全秩序自冷战结束30年来的历史性崩溃。乌克兰在部分地区“纳粹化”、反俄极端化以及急于“西方化”等问题上对俄罗斯造成的威胁是客观存在的。但正如习近平主席在3月18日同美国总统拜登视频通话中所指出的,“国家关系不能走到...
2022-03-29拜登政府对华战略竞争在人权、安全、经济与科技领域“四管齐下”打压中国。拜登政府中国政策有所调整,提出中美经济“再挂钩”(此前,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执行主任王栋曾在Foreign Affairs上发表文章,深度解读中美“再挂钩”,点击链接查看文章详情)、扩大和延续两国对话渠道等建议,更多的是为了有效配置国内资源、缓解高通胀和整合盟友关系。在关键性的高科技领域美国企图对中国形成全面围堵的...
2022-03-28尽管白宫高级官员警告称,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战争“可能随时爆发”,但印太地区仍是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焦点。白宫于上周五公布了令外界期待已久的印太战略,在其中明确表示东南亚将是地区战略的核心。在拜登政府制定上述战略的一年内,中美在东南亚的竞争持续升温。这份战略文件称,美国的目标“不是改变中国,而是塑造中国的战略环境,在世界上建立最有利于美国及其盟友和伙伴的影响力平衡”。尽管美国官员否认印太战略是一...
2022-03-25德国态度转变观察者网:乌克兰局势高度紧张,德国总理朔尔茨此前表态不愿意跟俄罗斯闹僵,拒绝了乌克兰的请求,也不愿在“北溪-2”管道项目上让步。2月27日,德国拉高国防预算,支持俄罗斯踢出SWIFT国家结算系统,但是制裁放过了能源交易。同时,德国改变多年立场,向乌克兰运送武器,有着明显的“自保行为”。如何看待德国态度的转变?黄靖:这次俄乌战争中,德国不管怎么看都是一个输家,甚至有可能是最大的输家。从起点看,...
2022-03-252022年3月7日,《环球交叉点》主持人袁鸣对话清华大学社科学院国际关系学系教授、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学术委员达巍,就当今变化莫测的中美关系进行深度访谈。达巍将中美关系划分为三大阶段,指出目前中美之间进入新的冰封时期。中美之间具有两大共同利益,全球合作与和平共处,这正是中美之间打破坚冰的驱动力。为实现“中美再破冰”,我们要重视民间人文交流和中美高层决断的力量。以下是访谈实录,与读者分享。袁鸣...
2022-03-243月18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同美国总统拜登视频通话。通话时长近2小时,双方就中美关系和乌克兰局势等共同关心问题交换了意见。近段时间,国际形势发生了新的重大变化,世界既不太平也不安宁。如何理解中美元首的最新通话?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原...
2022-03-24| 11-13 | 习近平会见西班牙国王费利佩六世:让两国民众越走越亲 |
| 11-16 | 王栋:解读中美元首视频会晤 |
| 12-01 | 王勇:中美混双再续“乒乓外交”佳话 越竞争越需要人民间的友谊 |
| 11-26 | 王勇:美多数人为啥不认为美国是民主好榜样? |
| 11-17 | 王勇:中美峰会为何是关键阶段的战略对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