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次印度对俄乌危机的态度和历史上中立主义的传统看,印度的参与对四国机制走向集团政治,反而会有内在制约作用。印度的中立主义,决定了四国机制很难成为集团军事或者政治组织。俄乌冲突发生后,外交焦点首先集中在联合国舞台,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通过视讯,在各国议会演讲也颇受瞩目。人们关注不足的另一个国际外交舞台是印度。俄乌冲突爆发后,印度可说成了各国外交竞争的重点对象。最近,英国首相约翰逊到访印度,旨在劝...
2022-04-304月1日晚,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Charles Michel)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在会见中,习近平主席希望欧方“同中方一道,推动中欧关系行稳致远,为动荡的世界局势提供一些稳定因素。”值得关心的是,当下的欧洲如何认知中国?欧洲的对华政策发生了哪些变化,中欧关系又将走向何方?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学术委员冯仲平撰...
2022-04-22在国际关系变革进程日趋繁绕复杂的当下,中国和欧盟作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两大重要力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应该携手同行,紧密合作。然而2020年以来,中欧关系变数横生。中欧关系应该如何走出困局?上海大学特聘教授江时学借用五个中国成语阐述看法,指出欧盟不应“为虎作伥”、“指鹿为马”、“叶公好龙”、“疑人偷斧”,而应该与中国“比翼齐飞”,担当世界和平进步的建设者。本文中英文版本由作者授权本平台独家发布。1...
2022-04-22当前,在国际格局调整与世纪疫情叠加影响下,中国的周边环境发生了一些新变化,出现了新矛盾,面临着新挑战。一些周边国家担心中国作为综合实力快速上升的国家,会拓展自身利益、加强自身影响力,会使用强力甚至武力解决争端等。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山东大学讲席教授、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学术委员张蕴岭撰文指出,“面对周边国家的不同心态,中国更加需要加强与周边国家的互动交流,增进理...
2022-04-213月24日,北约峰会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北约总部举行,会后发表了《北约成员国元首和政府首脑联合声明》,决定继续对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声明指出,俄乌冲突彻底改变了欧洲安全局势,北约需要作出长期和持久的战略调整。俄乌冲突对欧洲产生了何种冲击?面对新局势,北约又该何去何从?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学术委员冯仲平参加由浙江外国语学院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环地中海研究院联合主办的“俄...
2022-04-20特朗普执政以来,对华采取了一系列强硬措施,中美关系急转直下。舆情普遍认为,美国对华发难的目的是要阻碍中国发展,保持美国霸权地位。然而,与中国为敌能够使美国保持强大吗?借力美苏对抗,促成内部整合以史为鉴,有助于我们更理智地掌控目前紧张的中美关系。冷战期间,美国曾两次借助与苏联的强势对抗,对外调整盟友关系,对内推动国内利益集团间的让步与妥协,对美国经济、政治以及社会结构进行整体调整,进而克服内在矛盾...
2022-04-1911-16 | 王栋:解读中美元首视频会晤 |
12-01 | 王勇:中美混双再续“乒乓外交”佳话 越竞争越需要人民间的友谊 |
11-26 | 王勇:美多数人为啥不认为美国是民主好榜样? |
11-17 | 王勇:中美峰会为何是关键阶段的战略对话? |
03-08 | 贾庆国:线下外交活动今年恢复情况有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