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 首页
  • 动态
  • 专家
    • 执行委员
    • 特约专家
    • 研究人员
    • 高级访问研究员
  • 观点
    • 两会
    • 2023全球数字经济论坛专题论坛
  • 研究
    • 议题研究
    • “十大机制”
    • 研究文章
  • 出版
    • 图书
    • 报告
    • 智库摘要
  • 项目
    • 领导力培养
    • 学术训练
    • 其他项目
  • 视频
  • PODCASTS
    • 对话思想者
    • 高端论坛
    • 蓝厅论坛
    • 全球数字经济论坛
    • iGCU独家专访
  • 关于我们
    • 基地简介
    • 主任致辞
    • 宗旨和理念
    • 管理团队
    • 联系我们
EN
  • 首页
  • 动态
    • 基地动态
    • 蓝厅论坛
    • 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论坛
    • 中美高级别战略与政策系列对话
    • “中美+”三边对话
    • 中韩学术政策研讨会
    • 中美青年学者论坛
    • 北京大学-乔治城大学学生对话
    • 洞明书屋
  • 专家
    • 执行委员
    • 特约专家
    • 研究人员
    • 高级访问研究员
  • 观点
    • 两会
    • 2023全球数字经济论坛专题论坛
  • 研究
    • 议题研究
    • “十大机制”
    • 研究文章
  • 出版
    • 图书
    • 报告
    • 智库摘要
  • 项目
    • 领导力培养
    • 学术训练
    • 其他项目
  • 视频
  • PODCASTS
    • 对话思想者
    • 高端论坛
    • 蓝厅论坛
    • 全球数字经济论坛
    • iGCU独家专访
  • 关于我们
    • 基地简介
    • 主任致辞
    • 宗旨和理念
    • 管理团队
    • 联系我们
    • 赵明昊:“全球南方”成中美博弈新焦点

      小 i 导 读 近年来,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全球南方”崛起。在中美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美国担心其对“全球南方”的影响力下降,一方面质疑中国的“全球南方”国家身份,另一方面试图在“全球南方”内部制造分裂,同时与部分重要的“全球南方”国家加强联系。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赵明昊对此进行深度分析,指出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始终坚持其“全球南方”身份,维护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赵明昊强调


      2024年10月30日
    • 谁是总统的“大脑”?特朗普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人选预判

      小 i 导 读 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进入最后冲刺阶段,谁将入主白宫,世界为之瞩目。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作为总统行政办公室的高级助手,对于影响总统决策发挥着关键作用。 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研究助理、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硕士研究生王艇戈撰文,在2024年美国大选中特朗普获胜的可能前景下,对特朗普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人选进行预判,详细分析了其外交政策观点,尤其是对华政策取向


      2024年11月04日
    • 谁是总统的“大脑”?特朗普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人选预判

      小 i 导 读 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进入最后冲刺阶段,谁将入主白宫,世界为之瞩目。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作为总统行政办公室的高级助手,对于影响总统决策发挥着关键作用。 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研究助理、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硕士研究生王艇戈撰文,在2024年美国大选中特朗普获胜的可能前景下,对特朗普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人选进行预判,详细分析了其外交政策观点,尤其是对华政策取向


      2024年11月04日
    • 直击大选关键战场县:两党主席交底,你觉得谁会赢?

      小 i 导 读 从特朗普遇刺到拜登退选,再到哈里斯接棒,这场堪称美国现代历史上最激烈的总统大选已进入了最后冲刺时刻。宾夕法尼亚州伊利县是摇摆州里的摇摆县,因其社会结构与全州相似,被称为美国大选的风向标。在该县两党的竞争形势如何?谁将赢得更多支持?凤凰网《与世界对话》对话当地的民主党和共和党主席,对本次大选进行深入解读。 在美国总统大选中,素有“得宾州者得天下”的说法。位于宾州西北角的伊利县更是


      2024年11月06日
    • 圆桌讨论:特朗普重返白宫之后

      小 i 导 读 当地时间6日凌晨,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前总统特朗普在佛罗里达州棕榈滩会议中心发表讲话,宣布在2024年总统选举中获胜。 今年7月,《世界知识》杂志以“假若特朗普重返白宫”为封面话题,邀请多位学者以圆桌讨论的形式,共同探讨特朗普一旦重新上台,美国内外政策、特别是对华政策可能发生的变化。本文为第一部分,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国际关系学系教授、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学术委员达巍


      2024年11月07日
    • 刁大明:2024年大选对美国政治意味着什么

      小 i 导 读 从特朗普遇刺到拜登退选,再到哈里斯接棒,2024年大选堪称美国现代历史上最激烈的总统大选。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刁大明撰文分析了此次美国大选中值得注意的新趋势与新动向:族裔多元化驱动下的“南方政治”,初选制的失灵与政党衰败,司法政治化对政治框架的破坏,两党候选人的代际错位等。 2024年大选是美国政坛在新冠疫情之后的首次全面重大洗牌,其结果将影响未来二至四年美国的重大


      2024年11月07日
    • 安刚:大选之后,中美战略竞争的“终局”是什么?

      小 i 导 读 2024美国总统大选结果即将揭晓,选举结果将对未来中美关系及国际格局产生怎样的影响?《世界知识》杂志社编辑安刚撰文,深入分析过去十几年中美关系动态及美国对华新战略的定型,指出无论谁当选,基本的对华政策叙事框架都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安刚强调,科技竞争、安全摩擦与贸易冲突为中美关系带来巨大挑战,如何在此过程中避免“新冷战”格局的形成,将是双方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 过去十几年,中美关系


      2024年11月06日
    • 谁是总统的“大脑”?特朗普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人选预判

      小 i 导 读 当地时间6日凌晨,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前总统特朗普在佛罗里达州棕榈滩会议中心发表讲话,宣布在2024年总统选举中获胜。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作为总统行政办公室的高级助手,对于影响总统决策发挥着关键作用。 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研究助理、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硕士研究生王艇戈撰文,对特朗普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人选进行预判,详细分析了其外交政策观点,尤其是对华政策取向


      2024年11月07日
    •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伯杰纪念奖学金五周年纪念仪式暨2024奖学金颁奖仪式成功举办

      2024年10月23日,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伯杰纪念奖学金(USCET's Samuel "Sandy" R. Berger Memorial Fellowship)五周年纪念仪式暨2024奖学金颁奖仪式成功举行。中美多位嘉宾齐聚北京大学,与历年获得伯杰纪念奖学金的学子亲切交流,并就中美关系未来发展及中美人文交流等重要议题进行研讨。 仪式开幕式上,党委常委、副校长方方,中美教育基金会前董事、美国


      2024年10月25日
    • 建立碳排放交易体系,中国可以和新西兰学这些

      11月4日上午,“新西兰的碳排放交易体系”学术讲座在北京大学碳中和研究院成功举行。此次活动由北京大学碳中和研究院与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共同主办,奥克兰大学名誉教授巴希尔·夏普(Basil Sharp)主讲,北京大学法学院、碳中和研究院双聘研究员金自宁主持,北京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张海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执行主任王栋,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中心


      2024年11月13日
    • 习近平:中国致力于加强国际人文交流,促进全球文明对话

      小 i 导 读 11月7日,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在北京开幕。本次大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等五家单位共同主办,主题为“古典文明与现代世界”,旨在深化古典文明研究,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李书磊出席开幕式,并宣读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贺信。与会嘉宾纷纷表示,加强古典学研究对推动人类文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1月7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教育部、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希腊文化部、希腊雅典


      2024年11月08日
    • 黄靖:特朗普大胜就不太会出动乱,但要关注这个意外情况

      小 i 导 读 当地时间11月6日凌晨,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前总统特朗普在佛罗里达州棕榈滩会议中心发表讲话,宣布在2024年总统选举中获胜。 这次大选结果会对美国政治产生哪些影响?特朗普能多大程度上兑现选前种种承诺?从现在到明年1月新总统正式就职前,美国政治中还有哪些细节值得关注?观察者网对话上海外国语大学特聘教授、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美国与太平洋研究所所长黄靖,对特朗普当选后


      2024年11月11日
    • 中美聚焦:美国政策特朗普化前瞻及中国应对策略

      小 i 导 读 未来十年,经济发展、地缘政治风险和军事冲突、新兴科技和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将持续影响中美关系。美国国内的政治极化和社会撕裂等内部矛盾越来越多地影响其外交政策,特朗普所代表的右翼民粹主义仍在高涨,且有强烈的外溢效应。中国对此应该保持警惕。这也是中国面临的世界之变和时代之变的一个缩影。 应当如何看待未来美国外交政策特朗普化?美国将在哪些领域对中国会进一步施压或强化竞争与限制


      2024年11月11日
    • 习近平:“修昔底德陷阱”不是历史的宿命,“新冷战”打不得也打不赢

      小 i 导 读 2024年11月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拜登在利马举行会晤。 两国元首重申双方就中美关系指导原则达成的7点共识,即相互尊重、和平共处、保持沟通、防止冲突、恪守《联合国宪章》、在有共同利益的领域开展合作、负责任管控双边关系中的竞争因素。双方愿秉持这些原则,继续稳定中美关系,实现平稳过渡。 当地时间11月16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利马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会晤。新华社记者 李学


      2024年11月18日
    • 中美元首再会晤,会给中美关系带来哪些影响?

      小 i 导 读 美国进入权力过渡期,这样一个微妙的时间节点,中美元首再会晤,会给中美关系带来哪些影响?近日,玉渊谭天对三位中美专家进行了采访。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学术委员吴心伯认为过去四年中美关系处于大的转型期。外交学院副院长高飞则表示,目前中美关系面临的最大问题是需要重新定位,当前两国关系仍处于建交后最困难的时期。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


      2024年11月18日
    共有 2,176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46 页   当前第 129 页
友情链接
  • 政府机构
  • 国内研究机构
  • 国外智库
  • 相关机构
  • 媒体平台
联系我们 订阅

邮箱:igcu@pku.edu.cn

电话:+86(10)6275578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B110办公室

版权所有@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