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习近平主席关于“未来5年邀请5万名美国青少年赴华交流学习”倡议,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青年学者代表团“中美青年学者对话项目”于2025年正式启动。此项目由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与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联合主办。1月16日至18日,第一批美国青年学者代表团一行15人分别到访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北京市门头沟区人民法院、中国国际经济关系学会、蔚来汽车等机构,与中国学者专家及企业界人士研讨交流
2025年01月19日小 i 导 读 2025年3月26-28日,浙江外国语学院环地中海研究院院长马晓霖随国际团队深入也门胡塞武装大本营。在沙特联军军事行动十周年之际,团队探访了萨达省空袭废墟、儿童烈士陵园及胡塞运动发源地马兰镇,观察到胡塞控制区民生凋敝却暗藏组织韧性;通过实地考察和历史回溯,本文揭示了该武装从宰德派复兴运动发展为中东"抵抗轴心"的历程,剖析其借巴勒斯坦议题谋求国际合法性的战略意图,同时呈现了美英空袭
2025年04月03日小 i 导 读 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宣布将对所有国家征收10%“基准关税”。4月3日至4日,首届中亚-欧盟峰会在乌兹别克斯坦举行,为欧盟与中亚国家加强接触、扩大合作创造了机会。吉尔吉斯共和国前总理、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高级访问学者卓奥玛尔特·奥托尔巴耶夫(Djoomart Otorbaev)在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撰文,指出由欧盟推动建设的跨里海国际运输路线,即“中间走廊”,可成为中欧
2025年04月07日11月30日,由南京大学与兰州大学共同主办,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和兰州大学社会科学处共同承办的“2024新型智库治理论坛”在兰州顺利召开。本届论坛聚焦“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智库助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主题,来自全国智库界、思想理论界的数百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了新时代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使命任务与前沿热点,为推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和决策咨询体系的现代化
2024年12月10日小 i 导 读 2025年1月3日上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SIPA)青年学生代表团一行27人访问了北京大学,与北大师生围绕中美政策问题展开了深度对话。国际关系学院知识产权与科技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国际政治系讲师孙冰岩作主题发言。两校师生就中美两国的社会发展、媒体影响与政策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活动气氛热烈,此次活动为全球性政策与文化议题的理解提供了新视角,展现了青年一代在全球事务
2025年01月07日小 i 导 读 1月11日下午,美国威廉与玛丽学院青年学生代表团一行17人访问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与北大师生围绕全球发展议题展开了深度对话。本次活动由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与北京大学非传统安全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经济学系教授、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研究办公室主任查道炯作主题发言,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组织与国际公共政策系助理教授陈沐阳参会并发言。此次交流活动主要
2025年01月15日小 i 导 读 特朗普在2024年大选后,通过一系列内政、经济和外交政策对美国及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区域国别研究院副院长李巍在主题报告中指出,2024年大选后,共和党在行政、立法、司法等领域的全面优势为特朗普的强人政治铺平了道路,其执政风格呈现“强人政治”特征,强调忠诚、效率和保守价值观。特朗普的政策方向包括复兴制造业、削减政府开支、收紧移民政策、推动传统能源发展
2025年04月03日小 i 导 读 3月25日-28日,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在海南博鳌举行,本届年会的主题是“在世界变局中共创亚洲未来”。在变局之中,亚洲国家面临哪些挑战、有哪些机遇?美国新一届政府保护主义政策突出,亚洲国家应如何应对? 3月25日上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学术委员姚洋接受长安街知事采访,对相关议题发表
2025年04月08日小 i 导 读 俄乌冲突背景下,欧洲战略自主的讨论再度升温。上海外国语大学中英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主任、英国研究中心主任高健近日在《环球时报》撰文指出,所谓“欧洲战略自主”早已沦为空谈,核心原因在于法德两国对自主权的定位存在根本分歧。同时,欧洲安全高度依赖美国军事存在,缺乏实质性自主防务投入。文章强调,欧洲对美国的依赖不仅体现在安全层面,还深刻渗透至科技与金融体系,但这种深层次的跨大西洋依赖结构
2025年04月07日小 i 导 读 3月底,美国YouTube知名博主IShowSpeed(“甲亢哥”)开启中国行,先后来到上海、北京、河南、成都等地,开启户外直播,“引爆”了国际互联网。“甲亢哥”在直播中与当地居民随机互动,亲身体验中国文化,全球网友纷纷在视频中赞叹中国科技的发展速度、风土人情。 中国正用真诚与烟火气向世界递出无需翻译的名片,凭硬核体验全球“圈粉”。“甲亢哥”的中国行用数字的方式弥合了文化鸿沟,为
2025年04月08日小 i 导 读 在中美关系日益紧张的背景下,特朗普2.0时期的外交政策受到了广泛关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主办,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上海国际战略问题研究会共同协办《多维挑战下的世界局势与中国外交》系列研讨会,邀请与会专家就特朗普政府亚太政策与中国周边形势进行研讨。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中国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夏立平深入分析特朗普2.0政府的亚太政策,并探讨其对中国周边国家的影响。夏立平指出,可以
2025年04月09日小 i 导 读 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政策引发全球的广泛不满和反对。7日,马斯克也在呼吁撤销全面关税,跟美政府唱起了反调,这释放了哪些信号?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一带一路学院研究员、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学术委员万喆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指出马斯克此举反映出美国内部在经济和政治上的分歧加剧。万喆表示,这一呼吁既反映了其企业利益的直接诉求,也揭示了美国商界对贸易政策的深层担忧,更折射出全球
2025年04月09日张海滨,男,贵州铜仁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现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国际组织与国际公共政策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北京大学国际组织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联合国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商务部贸易与环境专家组成员、中国文化与旅游部国家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专家委员会委员、德国外交部气候与安全专家组成员、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理论界委员、中国气象学会气候变化与低碳发展委员会委员、未来地球计划中国
2020年04月20日袁明,女,北京大学燕京学堂院长,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委员,兼任亚太安全合作理事会中国委员会委员,外经贸部中美顾问小组成员,中国人民外交学会理事。国际上兼任美国纽约“亚洲协会”董事会董事,美国华盛顿布鲁金斯学会东北亚研究中心顾问,英国牛津大学国际问题研究会顾问,日本立命馆亚太大学客座教授,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顾问。
2020年04月20日小 i 导 读 特朗普第二任期执政团队,将会继续对中国奉行坚定的“鹰派”立场和政策。尽管都属于战略“鹰派”,但特朗普2.0官员的言行风格明显不同于特朗普1.0。 对此,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讲师孟维瞻撰文指出,特朗普2.0更加关注如何实质性地削弱中国的经济与科技实力;团队成员中的鹰派可能会呈现一种结构性的式微,这在1.0期间是没有的;特朗普2.0将会对华展现出“交易性”的鹰派风格,尽管这种
2025年04月10日共有 2,171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45 页 当前第 143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