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中美关系的演变既受到大趋势的影响,又受到小周期的作用。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学术委员吴心伯教授在《国际问题研究》撰文,分析了双方外交政策的发展变化,并提出需要辩证看待大趋势与小周期,对中美博弈的长期性、复杂性和尖锐性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做好应对美国对华遏制打压的政策准备,不断提升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能力。2023年下半年以来,中美关系...
2024-06-27中美元首日前在美国旧金山举行会晤,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共识和成果,对稳定和改善双边关系具有积极意义。从中美关系演变的大背景看,这次会晤是拜登执政以来中美两国间最重要的外交事件,有助于推动处在转型期的中美关系的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有助于界定中美博弈的边界。中美关系的发展目标是什么?双方对此有大不相同的愿景。中方希望发展相互尊重、和平共处、互利共赢的中美关系,其中“共赢”是关键。美方则不然。拜登政府明...
2023-12-01中美关系新动向今年5月份之后,中美关系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动向,中美两国之间的高层交往明显增加。自6月份美国国务卿访华以来,美国财长、商务部长、参议院两党代表团、美国加州州长等陆续访华,美国众议院代表团也即将来访。目前,美方的对华交往从行政部门扩展到立法部门,从联邦扩展到州一级,呈现出全面恢复的态势。图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州长纽森我认为,美国国会代表团访华有着非常重要...
2023-11-02从特朗普政府到拜登政府,美国对华政策始终以遏制打压为主,将中国视为主要战略竞争对手。两届政府期间,这一战略设计在理念上不断强化,在实践中不断深化。针对美国对华战略的重大变化,中国也不断调整对美战略,中美战略博弈愈加激烈。在此背景下,中美两国相互认知越来越负面,针对对方的叙事越来越消极,行为上的对抗倾向越来越突出,走向恶性循环的趋势更加明显。不仅如此,中美战略竞争和对抗越来越受到国际和国内结构性...
2023-06-01主持人: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国外交如何坚持正道、主动破局?2023年3月7日上午,外交部长秦刚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围绕当前备受关注的中美关系,秦刚再次强调,美国的对华认知和定位出现严重偏差,这导致美国对华政策完全脱离了理性健康的正轨,“美方所谓要给中美关系‘加装护栏’,不发生冲突,实际上就是要中国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但这办不到。如果美方不踩刹车,继续沿着错误的道...
2023-03-20在谈及对俄乌冲突走向和前景的看法时,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学术委员吴心伯在发言中表示,目前来看有两个特点:一个是打的意愿还是很强,谈的意愿不足。打的意愿很强,从乌克兰来看,现在还处在反攻阶段,认为反攻还没有到位。从美国来讲,还在不断增加对乌克兰的军事支持,包括更先进的军事装备。从俄罗斯来看,虽然处在一个战争调整的过程中,但还是期待过一段时期以...
2023-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