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

个人专栏

  • 翟崑:持续深化区域国别学研究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作为交叉学科门类下的一级学科,我们需要发展什么样的区域国别学研究?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学术委员翟崑从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体现鲜明学科特色、建构自主知识体系三方面出发,阐述了区域国别学建设的现实价值与实践路径,从而为推动区域国别学研究向纵深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2024-05-24
  • 翟崑:美国推进对东南亚青年公共外交的韧性迭代

    疫情期间,随着美国“印太战略”的深化,东南亚成为美国外交的战略重心和中美博弈的重要场域。美国以教育交流、文化传播、政治干预等多种手段强化对东南亚青年公共外交,形成战略性和联动性较强、重视适切性和差异化、力促内外宣协同发展、关注数字化转型机遇的韧性迭代体系。“东南亚青年领袖计划”是该体系的代表性项目和主轴,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规模化网络,统摄多元利益相关方。该体系对我国在东南亚开展青年公共外交构成多维挑战,但同时也带来诸多机遇和启示。我国面向东南亚的青年公共外交工作,亟须在综合评估现状的前提下建立结构合理、运转流畅的韧性体系。以下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学术委员翟崑教授课题组《韧性迭代——疫情期间美国对东南亚青年公共外交》原文,以飨读者。

    2024-03-20
  • 薛澜:企业创新最怕的是政策发生方向性变化

    今年全国两会,“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成为热词。全国政协委员、德勤中国主席蒋颖向记者表示,大企业或中小企业,尤其是专精特新企业不断提升创新水平对提升整个创新体系的运行效率至关重要。2022年,全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30782.9亿元,同比增长10.1%;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54%,同比提高0.11个百分点。其中,企业、政府属研究机构、高等学校经费所占比重分别为77.6%、12.4%和7.8%。尽管...

    2024-03-09
  • 翟崑: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互鉴的“北京论坛模式”

    202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面向世界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引发国内外广泛关注。习近平总书记用四个“共同倡导”对全球文明倡议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即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北京论坛所坚持的推进全球文明互鉴的“北京论坛模式”与之不谋而合。这一模式可以概括为三张名片,即北京大学引领全...

    2023-11-08
  • 翟崑:全球公域国际战略的突破创新

    极地、深海、网络和外层空间同属于全球公域,是各种国际力量竞争与合作的新领域。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各方向、各领域不断取得积极进展,成为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前进方向的鲜明旗帜。中国外空治理领域国际战略的演进,进一步发展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认知层面,在外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野从“地球观”提升到“宇宙观”。未来,可秉持长期主义,积极审慎探索中国外层空间国际战略发展路径,在外...

    2023-05-26
  • 翟崑、刘嵩:“四大浪潮”推动中国—东盟数码经济合作

    刚刚在东南亚结束的三大峰会上,数码治理和数码化转型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门话题。图为上月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峰会(图源:路透社)刚刚在东南亚结束的三大峰会上,数码治理和数码化转型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门话题。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G20)峰会期间指出,“各国应携手推动数字时代互联互通,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全民数字技能和素养,尤其要帮助发展中国家和弱势群体融入数字化浪潮。”新加坡总理李...

    2022-12-21